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伟志 《理论月刊》2006,(5):121-123
下游企业参与反倾销程序,既涉及反倾销程序本身的公正性,也涉及反倾销利益考察的广泛性。作为利害关系方,下游企业可以对反倾销实体要件的认定发表意见和提供信息。而根据我国新近确立的公共利益审查原则,下游企业可以在反倾销程序中主张自己的利益。为了保证准确理解和适用公共利益审查原则,必须明确下游企业和公共利益审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反倾销措施是各国为保护国内相关企业利益而经常使用的措施之一。然而长期以来仅仅保护相关企业而忽视其他与反倾销行为有密切关系的公共利益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本文讨论了在反倾销领域中引入公共利益原则的原因,介绍了现存反倾销法律中有关公共利益的规定,另外对于我国分别作为反倾销措施的对象时和我国作为反倾销立法者时所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贺政国 《湖湘论坛》2007,20(3):99-100
加入WT0以来,我国的反倾销立法和实践取得了长足进步,并逐渐与世界接轨.但在公共利益和反规避条款方面,无论是实体规则还是程序性规则仍有一些缺陷,不能充分发挥公共利益原则和反规避原则应有的价值,在实践中也缺乏可操作性.完善我国反倾销法中的公共利益条款和反规避条款,正确协调处理公共利益原则和反规避原则的冲突,有利于我国有效运用反倾销这一贸易救济手段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4.
张素琴 《湖湘论坛》2002,15(5):59-61
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而WTO实质上是由自身的规则(即《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及历次多边贸易谈判所达成的众多协议和规则性文件组成,并按此运作的。这些协议和规则性文件,可以集中归纳为必须依循的若干规则,用以破除各种贸易壁垒,保障推进平等的世界贸易自由化。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中,同税收关系较为密切的主要原则有:1.最惠国待遇原则;2.国民待遇原则;3.关税减让原则和反倾销、反补贴原则;4.透明度原则;5.例外原则和发展中国家优惠原则。调整和改革税制,不但是要主动地清理、修改那些不符合WT…  相似文献   

5.
公共利益是典型的不确定的法律概念。公共利益常常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混淆在一起,公共利益的表象性往往掩盖了其以个人利益为起点和归宿的本质内容,甚至抹杀了个人利益。在行政行为中,公共利益是有限的,它无法逾越产权保护原则、比例原则、行政补偿原则的界限,正是这三大原则构成了对公共利益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从涉案9.6亿美元的美国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案,到涉案金额1.8亿美元的印度对中国丝绸反倾销调查;从欧委会化纤布(35类纺织品)反倾销案到土耳其外贸署对原产于中国的拉链做出反倾销终裁……2005年中国有更多的行业遭遇了反倾销“大棒”。  相似文献   

7.
地方立法利益衡量过程中要对公共利益进行确认和界定,公共利益应当具备地域性、整体性、受益多数性和直接相关性.要对“少数人”利益、弱势群体利益、环境利益、商业利益、政府利益是否属于公共利益进行小心甄别,上述利益,有的属于公共利益,有的则不属于公共利益.在地方立法利益衡量过程中,要优先选择公共利益,这是地方立法应有的利益衡量观.除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外,还要注意比例原则和补偿原则的运用.同时,公共利益优先还有例外情况,个体的基本生存利益要优于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8.
肖顺武 《前沿》2010,(17):164-169
比例原则在公共利益的实现中具有"帝王条款"的地位。公共利益实现中贯彻比例原则对于遏制不当的行政自由裁量、维持公共利益实现进程的正义性及协调此种进程的价值冲突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在公共利益的实现中贯彻比例原则,一方面需要对行政机关的行为进行语境分析,而不能以事后的评价作为标准,并且要将必要性原则进行标准化;另一方面要注重公共利益实现过程中的"经济性"因素,并以宪政主义的眼光来检视"己域"和"群域"的区辨。  相似文献   

9.
《民主与法制》2011,(7):22-23
首先是征收规划阶段——到底要不要征收?要防止征收泛滥,新条例必须规定市场自愿交易是原则,政府强制征收是例外。换言之,只有确实符合重要的公共利益而又不能通过自愿交易实现的目标,才允许政府征收。征收是否符合“公共利益”不能由政府自己说了算,  相似文献   

10.
公共资源与市场资源分配的最大区别在于,不但要寻求价值的最大化,更重要是必须坚持维护公共利益,增进公众福利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公共利益是土地征收的前提性要件,而相关立法对公共利益的规定较为原则,造成实践中征收目的被泛化.文章从集体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理论出发,针对在我国现行集体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规定本身存在的问题,从实体与程序两方面对集体土地征收中的公共利益规定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公众人物名誉权的制衡机理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兴利 《求索》2007,(10):104-106
公众人物的产生与大众传媒相关,其核心因素是公共利益。公众人物名誉权制衡的逻辑前提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区分。对名誉权的保护.在私人领域相对强,在公共领域相对较弱。公众人物名誉权制衡的基本价值为:当公众人物的具体行为与公共利益无任何关联时.名誉权应受到平等保护;但其具体行为与公共利益有一定关联时,名誉权应受到严格限制,其程度与该具体行为和公共利益的关联程度的高低成正向关系。公众人物名誉权制衡的主要内容为过错程度、举证责任、赔偿范围与普通人之不同。公众人物名誉权纠纷案件中最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公众人物名誉权与言论自由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郭庆珠 《新东方》2005,(1):72-75
行政补偿,又称为行政损失补偿,是指为了实现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合法的给特定人的财产带来特别损失时,基于保障财产权和平等负担的原则,对该损失予以弥补的行为和制度。①关于行政补偿的理论基础有众多的理论观点,其中“公共负担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同,该理论认为,如果公民为了公共利益受到了“特别损失”就违背了由全体社会成员公平负担的原则,应该由国家对其“特别损失”予以填补。具体的行政补偿制度、标准、范围等一般由法律进行规定。  相似文献   

14.
WTO的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关税减让原则和反补贴、反倾销等原则与税收政策关系密切。加入WTO将会对我国税制结构、关税、国内商品税、所得税、税收征管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适应入世的需要,我国应采取必要的政策调整。  相似文献   

15.
新闻自由权和隐私权之间经常发生冲突,主要是由于权利主体利益的冲突、权利主体的不对等以及法律规定的不完善,解决二者的冲突就要遵循隐私权优先保护原则、涉及公共利益权利让渡原则和新闻自由权的抗辩原则,同时建议从两个权利的法律地位和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两方面解决二者的冲突。  相似文献   

16.
<正>从涉案9.6亿美元的美国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案,到涉案金额1.8亿美元的印度对中国丝绸反倾销调查:从欧委会化纤布(35类纺织品)反倾销案到土耳其外贸署对原产于中国的拉链做出反倾销终裁……2005年中国有更多的行业遭遇了反倾销“大棒”。不仅如此,向中国提起反倾销的国家也逐渐增多,并且从过去大多数是发达国家发起扩散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去年印度、土耳其、南非、哥伦比亚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管制作为具有自身特点的政府管制的一种,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为:公共利益原则、法治原则、风险分析原则、全过程管制原则、预防原则、溯源性原则、透明原则、比例原则、共同治理原则。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台湾地区输入大陆的芒果,因今年多次检出大洋臀纹粉蚧等检疫性有害生物,自8月21日起被大陆暂停进口;经过9个多月的反倾销立案调查,商务部初步裁定,台湾地区输陆的聚碳酸酯存在倾销,损害大陆相关产业,8月15日起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8月18日,国务院台办表示,对台贸易壁垒调查显示,台涉违反贸易公平原则,支持相关主管部门将结合初步结果,依据有关规定研究采取相应的措施。大陆推出一系列相关措施,是整顿和规范两岸经贸往来,依法维护公平竞争原则,切实保障两岸共同市场利益的做法,受到两岸舆论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对外经贸的迅猛发展,国外持续大规模对我国出口产品实施反倾销。本文深入分析了我国遭遇国外反倾销的特点、原因,并将wT0反倾销的基本规则和我国实际紧密结合,研讨提出应对反倾销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公安研究》2009,(1):87-87
吴卫东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撰文认为,公共利益是国家启动征收征用的前提和基础。我国现行法律还未就公共利益作出相应规定,以至政府利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被认定为公共利益,导致征收征用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合法进行征收征用,合理维护公民权益,正当实现公共利益,有赖于法律规范公共利益,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界定公共利益是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共同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