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苏 《前沿》2012,(24)
社会问题是社会发展的伴生物,是影响或妨碍社会生活,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并期望予以解决的社会失调现象.社会问题是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成因与价值规范失灵之间存在内在联系.社会问题对青年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应树立正确的“社会问题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功能,拓宽青年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渠道,并重视新媒体在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身心机能与社会化状况的不平衡性从根本上决定了青年是一个具有一定质的规定性的独特文化群落.青年文化与成人文化密不可分.不可更改的生命节律昭示着两代人文化继承的必然性;而迅速多变的生活又在逼迫成人时刻追求"跨代"的完成(接受来自青年人之新异刺激的催化,从而完成观念的变革).于是,青年文化与成人文化只能携手共游.这种关系可进一步表示为:1.成人把生活的若干准则传给了年轻一代(主要是以其理论文化来影响青年,内容多具传统色彩).2.青年人则更多地用其行为文化来影响成人(青年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青年文化对社会发展影响的机制不在它的内容本身,而主要通过其行为文化的新异性对成人文化的刺激与催化来完成).3.理论文化的吸收  相似文献   

3.
婚恋观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折射,当代青年面临社会转型和多元价值的冲击和影响,婚恋观也呈现出多元特征,择偶条件随时代而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婚恋状况与时代变迁的关系。婚恋难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传统意义上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观念在青年中悄然生变,背后有诸多错综复杂的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4.
有的同志认为,青年接受思想教育是外力的作用.如社会的要求、组织的压力、教育者的指令就是青年接受教育活动的驱动力.但是,理论和实践都已经告诉我们:青年接受思想教育的过程,应是一个自觉的、主动的过程,思想教育必须建立在受教育者积极参与的基础上,任何带有强制成份的教育都只能归于失败.因此,要使思想教育取得效果,首先必须使青年自愿地而不是被迫地接受思想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目标,它不仅包括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样也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内在要求.人与自然的关系怎样?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作为主体的人的不同认识活动(效用论和境界论)而导致不同的结果(异化和和谐),从而使人们自觉地规范主体行为,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现实社会,对青年来说是"神秘"的.认知社会、把握社会,是每个处于青年期的人都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将青年群体作为认识主体去研究,探寻其认知社会的一般特点,进而用科学的方法导向其认知方向,不仅对青年教育工作,而且对社会综合管理,都是有益的.把青年作为独立的认知主体来研究,能否成立?回答是肯定的.首先,青年有认知社会、准备参与社会实践的共同需求.其次,青年在认知社会时,有着共同的生理和心理的基础,其心理机制的共同特征反映到认识活动中,往往形成认识的"共鸣".10年来青年中一次又一次出现某个热点,众多的青年不约而同地关注某"焦点",正说明青年在认知社会的过程中是有规律可寻的.再次,改革开放为青年创造了容易  相似文献   

7.
青年民警是监狱工作的突击队和生力军。社会转型期,青年民警的思想状况到底怎样呢?为此,本文对X监35岁以下的民警开展了问卷调研,从理想、信念、价值追求方面、履职方面、学习与生活方面对青年民警存在的问题和现象进行梳理,从社会、监狱和民警个人层面分析了原因,并就组织工作、宣传教育工作、警察文化建设、从优待警以及"八小时以外"维度进行了深入地思考和探讨,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讲的"进化"与"功能",并不是着意讨论当代青年的进化与功能,而是指对当代青年本体研究的两种思路.诚然,青年的存在、成长和发展,都离不开进化和功能的问题,但是,从进化的角度,抑或是从功能的角度研究青年的本体及其规定性,却反映了对青年本质不同的研究本位,由此将产生截然不同的结论,并继而对现实的青年教育和实际工作产生不同的导向作用.根据当前青年的现实状况,整个社会在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特征,以及在新时期内青年工作的变化,针对当前对青年本质研究中的各种观点,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一点不甚成熟的看法.所谓进化的研究角度,指的是把青年看成一个由  相似文献   

9.
成才是有志青年的共同追求,因为它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核心内容。然而正如理想与现实总是有相当的差距一样,渴望成才和实现成才也常常是事与愿违的。于是我们就有必要致力于搭建沟通两者的桥梁,让青年美好的理想成为现实,让他们大展鸿图的愿望不再遥不可及。那么桥梁到底有哪些呢?自我素质培养便是青年成才的重要“桥梁”。素质通常指的是人们应对人生挑战的能力。素质是可以通过培养,尤其是自我培养来提高的。然而遗憾的是,人们常常关注的是外在培养,致力于营造有助于青年成才的良好社会环境,而对怎样来调动青年自我培养的能力与热情,显然…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组织对青年的多重覆盖在满足青年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把"选择组织"的权利还给了青年.青年组织与青年关系、青年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关系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成长与消亡取决于他们满足社会和青年需求的能力.本报告以胜利油田共青团组织创新发展的经验为个案,研究青年组织存在的依据、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以期对青年组织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青年这一概念是近代社会的产物.在古代社会,人们的生产多属经验型,下一代跟随上一代劳动,不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学习、准备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动分工的日益细密和劳动复杂程度的提高,人们胜任社会劳动的可能性就必须建立在以充分的时间学习知识和技能上.这就在客观上规定了近现代人必须经受相当长时间的教育和训练,而不能象古代人那样边干边学,只需极短的教育、训练时间.这样一来,人们就需要进学校学习技术.人的一生,在童年和成年两者之间无一例外地存在着一段相当长的过渡时期.现代青年阶段正是这一过渡时期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日益计算机化的持续冲击下,青年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正成为人们特别关心并最热衷于谈论的一个话题.人们尤其强调青年应该对技术持有更为积极的态度,应该有能力迎接未来的劳动所提出来的挑战.青年与技术——社会的两个希望?可以说,在很大的程度上,青年和技术共同分享着同一个无与伦比的荣誉,它们都被人们看成是社会未来的希望和寄托.在这种情况下,青年与技术能在多大程度上完成社会所赋予的职责,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和强烈的震动.自从把技术课引入教学领域,乃  相似文献   

13.
如何推进我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如何使青年积极而又健康地参与民主政治?这是人们正在寻求答案的一个重大课题.然而不少人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思路往往局限在加强对青年进行民主教育,提高青年的民主素质上,这就难免捉襟见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我认为,要处理好青年积极而又健康地参与政治的问题,必须重视对青年的民主规范问题的研究.一、青年民主规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青年群体的责任担当意识与能力,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培养敢于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年,加强青年的责任教育,深化青年群体的责任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需要,也是提升青年社会责任感的需要。对此,我们要优化道德教育环境,为青年责任教育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5.
青年劣迹行为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一社会环境中,绝大多数的青年都能遵纪守法,只有极少数的人会变成不良分子,这说明,青年是否走上歧路,不仅同外界因素有关,而且与其自身的品质、道德观念等有直接关系,一个青年选择什么样的行为,主要由他的世界观来决定.基于此,本文拟探讨一下青年劣迹行为文化.一、青年劣迹行为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加之于人的影响是精神范畴的,具有很大的潜伏性.行为是个体与社会文化环境交互作用而形成的结合体.从某种意义说,人就是社会文化关系的产物,是各种社会文化因素的承受者和体现者.人的社会化过  相似文献   

16.
50年代青年究竟是怎样的一代,从1986年《中国青年报》刊载《两代知识分子对话录》开始,到1988年《第四代人》一出面世,明显地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因此有必要予以评说.和大家商榷.一、"灰色"说提出的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50年代的青年是"灰色"的一代,"是由机器批量生产的".我把这种观点称为"灰色"说.这种观点认为50年代青年的"人生宗旨就是接受和服从".这种"服从性的思维方式只能是一种虚假的的思维方式",而服从性的行为方式则"使一代人丧失了旺盛的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中国已进入20世纪的最后10年,21世纪的曙光已依稀可见.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时代要求当代青年应具有跨世纪的意识,在这关键的10年中为祖国、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然而,近年来在某些青年中却出现了一些与此不相协调的情绪,引起世人的关注和忧虑,有人称其为"世纪末情绪".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其表现、原因是什么?怎样评价?青年思想教育工作应采取什么对策?带着这些问题本刊最近组织了一次讨论,参加讨论的是在北京师范学院政管系思想政治教育第二学士学位班深造的部分高校青年工作者.现将他们的讨论发言摘要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简论建国60年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历史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60年,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历史发展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反映,也是教育对社会发展的真实回应和贡献.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的前30年,是青年价值观教育曲折发展的阶段;改革开放至今的30年,是青年价值观教育蓬勃发展的阶段.青年价值观教育发展的每个历史阶段及每个历史阶段的不同时期都有较为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青年青睐网络"穿越"小说的深层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穿越"小说是一个青年发现自我、表达自我的平台,也是我们观察青年的凸透镜和放大镜.自由表达的"穿越"特性与青年的渴望得到良好的契合,"穿越"小说凸显了女性的主体意识,"穿越"小说也反映了青年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理.良莠不齐的"穿越"小说在艺术形式上也许是粗糙的,但是从反映青年内心上看无疑是真实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普遍讲求效益的环境下,如何提高青年思想工作的效益已成为急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所谓青年思想工作效益,是指人们从事青年思想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同取得这些成果的劳动消耗的比较.青年思想工作效益状况如何,首先取决于有无实际工作成果和工作成果大小;其次取决于取得工作成果所投入的劳动消耗的多少.在讨论青年思想工作效益的时候,重要的是用什么标准检验和评价.过去的一个时期里,人们往往把一些原理原则甚至把思想工作本身当作检验和评价思想工作的标准,这就难以作出正确的评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也应当是检验和评价青年思想工作效益的标准.共青团十二大提出"带领青年为发展生产力艰苦创业"和"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造就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