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共产党宣言》既是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重要的单篇政治文献,又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其基本理论应用于实践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价值。贯穿《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成果,所蕴含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是分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理论基础。其所提出的"自由人的联合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前景,"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当今时代,究竟应如何解读、体会<共产党宣言>,把它运用于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这是理论工作者需要认真深入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要从当今中国国情、当今时代特点和人民群众迫切需要来解读<共产党宣言>,对<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有不同的概括和理解,但不能脱离<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发展,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要借鉴民主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8,(10)
2018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这一光辉文献自发表以来,马克思和恩格斯生前如何看待《共产党宣言》?从1872年到1893年他们为各种版本的《共产党宣言》撰写了7篇序言,详细谈了他们对《宣言》的看法和再认识,尤其是恩格斯在此后撰写的多篇文章中引用和谈到《共产党宣言》。我们从《共产党宣言》的名称由来;"一般原理的正确性";消灭私有制;原理要随时随地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等方面研究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共产党宣言》的评价和再认识。  相似文献   

4.
金文 《学理论》2013,(10):36-39
《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表达了"扬弃私有制"这一重要观点。《资本家宣言》承认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分析,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扬弃私有制"的观点,同时也提出了挑战。在认识和对待私有制问题上,《共产党宣言》与《资本家宣言》存在着理论和实践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8)
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经典,《共产党宣言》中理论的光辉照耀着一代又一代有识之士。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人质疑《共产党宣言》是不是过时了,是不是还有必要去重新研读它?分析了《共产党宣言》的精髓所在,认为《共产党宣言》对于指导当今社会的改革与发展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已有200多种文字以各种形式出版了数百种版本,其影响之大在世界学术理论领域绝无仅有.全世界一切不怀偏见的学者至今仍在研究、纪念和高度评价<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概括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只要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阶级对立还存在,只要地球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矛盾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共产党宣言>的思想就不会过时.  相似文献   

7.
夏雪莲 《学理论》2014,(23):1-3
《共产党宣言》作为武装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头脑的精神支柱,被斯大林高度赞扬为"马克思主义的歌中之歌",始终燃烧着不灭的生命之火,直至今日,其伟大的历史价值还广为流传。《共产党宣言》的时代价值:坚持的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去思考民族问题;处理民族问题必备的品质:与时俱进与理论创新。局限性:对资产阶级国家进行了批判,但忽略了某些国家里还有其他族群的存在;不是完整的理论框架,还只是科学理论的萌芽和雏形;"两个必然"的理由已不适用于当代。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宣言》蕴含的社会主义全球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产党宣言》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全球化的本质。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证明,《共产党宣言》的传播进程与社会主义全球化的推进过程具有历史的一致性。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以《共产党宣言》所阐述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对于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全球化的最终实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宣言》对我国的深远影响及其核心思想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产党宣言>在我国传播以来,成为在我国最有深远影响、改变我国面貌最大的思想精神武器.经过中国共产党人把它与我国实际相结合,持续不断开展群众运动,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三次巨变,至今第三次巨变仍在进行中.<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是"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一个消灭,两个最彻底决裂"是达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步骤与手段之一.要科学准确地理解"一个消灭,两个最彻底决裂"的思想,其译文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商榷.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9,(12)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矛盾出发,运用唯物史观揭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狭隘性和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当代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特里·伊格尔顿在其著作《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对当前西方反马克思主义的十大观点进行有力驳斥,为我们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崭新视角和有益启示。基于《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的文本分析《共产党宣言》经典文本发表170多年以来思想张力的基本特性,其高度的科学性、自觉的实践性、鲜明的阶级性是《共产党宣言》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强大影响力的深刻理论特性。  相似文献   

11.
关于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当代中国意义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连志 《理论导刊》2006,3(6):23-25
如何认识阶级分析理论的当代中国意义及其命运是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命题。必须明确,阶级是客观历史存在,并且首先是包含一定经济意义的政治范畴,因而不能仅仅局限于阶级关系的狭隘政治解读。必须从阶级斗争和“左”倾意识形态话语下解放出来,在回归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全面辨证地理解阶级关系,并结合变化了的时代历史条件对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理论做出新的发展。阶层分析并非与阶级分析相对立,更不能代替阶级分析,而是内在地包含在阶级分析之中的具体方法论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本质意义上的科学论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要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要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武海荣 《学理论》2010,(11):5-6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中,中国承受着巨大压力,一部分人认为,作为社会中流砥柱的中间阶层能够以其强劲的消费拉动中国经济,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文章认为,在金融危机下,这不是一种理性的对待中间阶的态度,并从经济、政治和社会责任感三个角度,分析了在当前环境下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随后,从不能正视中间阶层的现状,忽略中国社会发展的实情以及对中间阶层理解的偏差性等方面分析了持这种观点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具有尖锐的内在矛盾和冲突,具有鲜明的二重性,它必然被更高阶段的文化价值观所代替。经典作家的这一观点为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提供了根本的方法论指导。而中外许多学者对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的二重性也进行过深入的分析和批判,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借鉴。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深、我国正在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科学认识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的二重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诠释之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丰富和实践视野的拓展,学术界出现了要求重新诠释马克思思想的热潮,发出了"回到马克思"、"走近马克思"、"走进马克思"的呼声,提出了很多诠释口号和诠释方法.本文对历史上和现当代出现的对马克思的诠释方法作了一些梳理,并对当代诠释马克思思想的合法性作了一些自己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王俞晓 《学理论》2009,(19):168-169
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等作为科学的历史分析方法,不仅在马克思的《经济学手稿(1857~1858年)》及其以后的《资本论》等政治经济学著作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及体现,而且在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有鲜明的体现,它是一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教育服务产品的二重属性理论认为,教育服务产品是一种兼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属性的准公共产品。独立学院作为扩充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较高的教育成本决定了高昂的学费,高昂的教育费用是目前中国独立学院学费价格体系的特点,试从高等教育的双重性角度解析当前独立学院学费价格体系,对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Would the third‐wave democracies have been democratized without prior modernization? What proportion of the past militarized disputes between nondemocracies would have been prevented had those dyads been democratic? Although political scientists often ask these questions of causal attribution, existing quantitative methods fail to address them. This article proposes an alternative statistical methodology based on the widely accepted counterfactual framework of causal inference. The contribution of this article is threefold. First, it clarifies differences between causal attribution and causal effects by specifying the type of research questions to which each quantity is relevant. Second, it provides a clear resolution of the long‐standing methodological debate on “selection on the dependent variable.” Third, the article derives new nonparametric identification results, showing that the complier probability of causal attribution can be identified using an instrumental variable. The proposed framework is illustrated via empirical examples from three subfields of political science.  相似文献   

19.
科学的实践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底色,面向现实的实践指向一直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达实践范式的路径,是在批判地吸收传统哲学同现实的矛盾运动中,实现革命性地突破。要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对现实指导的"肯定",必须要对从社会历史中产生的传统哲学,为何不断形而上学地构建一个个体系化的理论实体,却被发展着、革命着的现实解构掉的否定历程,进行批判性地追溯和反思。通过回溯马克思主义哲学脱胎的"源"和"流",更好地立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20.
Understanding Dialectics in Policy Network Analysi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