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中国经济时报》刊登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李义平的文章说,要警惕经济增长主义的弊端。文章说,如果把经济增长本身作为目的,片面追求GDP的增长,那就成了“增长主义”,就会带来很多消极后果,就会不择手段,不断加速,使资源、环境不堪重负,甚至会偏离经济增长的目的——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以及提高人们群众的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2.
迟福林 《企业党建》2012,(10):15-16
讨论我国中长期的增长前景问题。大都难以回避“中等收入陷阱”这个问题。2010年,墨西哥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开始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但墨西哥人普遍反映,经济增长并未使多数人受益。贫困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一半,陷入“发展的痛苦”之中。应当说,快速增长是好事,但把握不好也有可能出现“成长陷阱”,即经济的快速增长不仅没有带来多数人福祉的增加,反而积累和造成大量的社会矛盾,且由此形成几种看法。  相似文献   

3.
GDP再认识     
曾经有一段时间,GDP成为考核领导干部绩效的主要指标,GDP的增长成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代名词,致使有的地方一味追求GDP增长,甚至导致了“GDP的崇拜”。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GDP崇拜”自然受到了批判,但现在似乎又出现了另一个极端,即不敢大大方方地提促进GDP增长,甚至不敢讲GDP,似乎讲GDP就是搞GDP崇拜。如何理性、正确、辩证地看待GDP,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GDP再认识     
曾经有一段时间,GDP成为考核领导干部绩效的主要指标,GDP的增长成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代名词,致使有的地方一味追求GDP增长,甚至导致了“GDP的崇拜”。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GDP崇拜”自然受到了批判,但现在似乎又出现了另一个极端,即不敢大大方方地提促进GDP增长,甚至不敢讲GDP,似乎讲GDP就是搞GDP崇拜。如何理性、正确、辩证地看待GDP,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6,(1):14-14
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指标,但是现行GDP只反映了经济总量的增长,却没有全面反映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容易高估经济规模与经济发展,给人一种扭曲的经济图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现在,国际上一种新的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应运而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绿色GDP”。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仅要通过经济增长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且还要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以及扩大人民的选择余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仍是粗放型的,这种增长是低效益的增长,是高消耗、高污染的增长,不仅使人民得不到与经济增长相应的收入增长,而且给人民的健康带来极大的损害,甚至生存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2,(20):4-13
2011年,中国GDP达到47.2万亿元人民币,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也突破5000美元达到5431.8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此时的中国已跻身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就在我们为祖国的经济增长、国力变强而鼓掌喝彩时,一个更为残酷的现实已向我们缓缓逼近——-转型中凸显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使刚刚跳出“贫困陷阱”的中国在“十二五”期间又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挑战——“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8.
《当代党员》2008,(1):7-7
重庆2008年经济工作的目标任务,归纳起来主要有四大类。 经济发展方面:一是GDP增长12%,高于国家8%;的目标,低于2007年15.5%左右的实际增速。这样确定,既立足于重庆经济进入又好又快发展中长周期的基础,也体现了“加快“、“率先”的要求。二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比2007年29%左右的实际增长低1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2016年,我省全面完成重点民生实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左右,人民群众的收入越来越高、负担越来越轻、保障越来越多,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强。今年,人民群众将享受更优厚的民生“大礼包”。  相似文献   

10.
1、从淡化GDP增速到保障改善民生。在经济方面,以淡化GDP增速为目标,“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注重经济高速增长向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的适度、稳定和持续增长的历史转变。  相似文献   

11.
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首先,收入分配不平等不利于社会的人力资本积累;其次,在中国转型经济的背景下,收入分配不平等在对社会劳动投入带,来正向“激励效应”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负向的“抑制效应”;最后,收入分配不平等使得创新资金投入在不断加大的同时,技术进步效率却在不断降低.因此,调整和优化收入格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俄罗斯经济增长迅速,尤其是外贸收入连年增长,成为“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深刻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俄罗斯贸易盈余增长的原因,认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俄罗斯出口市场的扩大、全球油价的高涨是导致俄罗斯贸易盈余增加的重要因素。计量结果也证实了二者对增加俄罗斯贸易盈余的重要作用,并且得到国际油价高涨比全球经济增长更能增加俄罗斯贸易盈余的结论。最后,本文从继续保持石油出口收入、加快经济转型两个方面为俄罗斯外贸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与GDP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与GDP的关系.发展并不是简单地等同于GDP的增长.发展也不能同实现GDP的持续快速增长割裂开来.树立科学发展观同保持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是内在统一的.GDP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但GDP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陷.必须推进GDP核算制度的改革,开展绿色GDP的研究,不断完善发展的度量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面对汶川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四川把改善民生摆在全省工作首位,着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全省经济呈现止滑回升、向好发展的势头。2009年前三季度,全省GDP增长13.5%;捉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2.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7%。1—10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4%,进出口总额是全国实现正增长的两个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15.
《支部生活》2006,(7):22-22
胡锦涛总书记5月11日至15日在云南考察工作时强调,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高度重视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他指出,只有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才能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并为长远发展打下牢固基础。必须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把节约能源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胡锦涛在昆明市困难职工帮扶服务中心和农民工维权中心对工作人员说,要关心农民工,帮助农民工,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要高度重视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不断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同时要高度重视做好群众工作,坚定群众的信心,鼓舞群众的斗志。  相似文献   

16.
1.为“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一老话题赋予新内涵。2.第一次全面论述了如何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3.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将其之于全局的意义提升到战略层面。4.GDP增长目标从总量到人均。5.鲜明地提出加快发展服务业。6.“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正式出现在纲要性文件中。7.区域经济发展形成全国联动的大格局。8.“十一五”既是发展的规划,也是改革的规划。  相似文献   

17.
张立群撰文认为,今年经济将继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态势,全年GDP增长继续保持在10%左右。具体分析全年走势,得出如下判断:  相似文献   

18.
1999年四川经济增长率触底以后,近4年来四川经济增长率逐年提高。但与此同时,四川居民收入增长明显滞后于GDP增速,致使消费增长缓慢,消费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这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当前消费率偏低消费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也是发展经济的目的,更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不断扩大消费需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仅对人的全面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2000年以来,我省投资增长明显快于消费增长,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总消费年均增长8.6%,而总投…  相似文献   

19.
赵振华 《学习论坛》2008,24(7):28-30
适当收入差距有客观标准,也有主观标准,是主观标准与客观标准的统一.一个时期以来,一些人在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影响方面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需要矫正.收入差距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适当的收入差距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和经营积极性,促进经济增长;相反,过大的收入差距不利于经济增长.第二,适当的收入差距有利于形成多层次的消费结构,带动消费需求的增长;相反,过大的收入差距则不利于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会抑制消费需求的增长.第三,适当的收入差距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反,过大的收入差距则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廉政瞭望》2004,(1):4-5
“发展是硬道理”是否等于“经济增长率是硬道理”?“加快发展”是否只是“加快GDP增长”?考核干部的政绩是否以GDP增长为主要指标?《GDP与发展观政绩观》一组文章为你回答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