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在西方伦理学中,幸福是个重要的伦理范畴。英国近代功利主义思想家密尔继承、发展了边沁功利主义幸福论,修正了“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他的最大幸福原则。首先,通过幸福是可欲的推导出普遍幸福是可欲的,得出幸福是唯一可欲的结论。其次,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处理、人的社会情感两方面论证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幸福自古以来就有多种理解。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时期也是整个西方哲学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幸福观是古希腊哲学中最系统最完善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德性的现实活动”。在他看来,幸福就是至善,幸福是终板的、自足的,我们是为了它本身而选取它,而永远不是因为其他别的什么。幸福是通过德性,通过学习和培养得到的,此外幸福也需要外在善的辅佐和合乎中道行为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刘芳红 《世纪桥》2008,(2):69-70
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灵魂的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他认为幸福既是一种好的生活状态,又是一种现实的活动,是人们追求的最高善。他的幸福观以完整的人性为基点,具有很强的优越性。它把人的理性和快乐生活有机统一了起来;把个体幸福和整体幸福有机统一了起来;强调幸福是通过人的现实的活动实现的,从而肯定了现世幸福。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的社会化不但有利于激发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而且还有利于落实集体主义原则。  相似文献   

4.
长清 《廉政瞭望》2009,(9):56-57
文中主人公系华北某市副市长,其妻是当地一家医院的科室主任,原本夫妻和睦,家族幸福。然而,自从他当上副市长后,幸福对他来说便逐渐成了过眼云烟,取而代之的是家庭冷战不断,夫妻争执升级……  相似文献   

5.
幸福指数     
《党课》2012,(4):50-50
幸福指数是对人们通常所说的幸福感的一种量化,即人们根据一定价值标准对自身生活状态所作的满意度方面的评价。幸福指数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提出的。他认为,幸福=效用/欲望。也就是说,幸福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他还把影响效用的因素分为物质财富、  相似文献   

6.
陈方 《党建》2011,(9):47-47
在湖南省韶山村,有这样一位大学生村官——他大学毕业后用自己的双脚丈量着韶山的沟沟坎坎,思索着村民致富的发展路径;他不畏艰苦,宁愿做一棵小草,认定群众的幸福才是自己的幸福;他不舍不弃,在村官任期将满之时,毅然选择留在这片深爱的土地。  相似文献   

7.
有人专门研究动植物,有人专门研究气候,有人专门研究社会,还有人专门研究幸福。幸福也可以研究?是的,泰勒·本一沙哈尔博士,通过他的著作——《幸福的方法》告诉大家,其实获得幸福是件很简单的事。  相似文献   

8.
黄春景 《党课》2012,(22):78-79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央视《面对面》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董倩问:“您幸福吗?”莫言答:“幸福就是什么都不想,一切都放下,身体健康,精神没有任何压力才幸福。我现在压力很大,忧虑忡忡,能幸福吗?但是我要说我不幸福,你就会说太装了吧,刚得了诺贝尔奖还不幸福?”  相似文献   

9.
王春华 《廉政瞭望》2008,(10):30-31
局长泡妞自拍“A片” 今年47岁的马建东是浙江人,他在一个县城市管理局工作。由于工作业绩突出,他接连被提拔为水电大队副队长、队长,很快他有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小家庭。  相似文献   

10.
祁连月 《学习导报》2011,(20):51-52
这是一场并不浪漫的包办婚姻。启功本以为,为了不违母命而娶章宝琛,是人生的不完美,不料,她竟成了他难得的知己,并在最艰辛的岁月里,给了他无尽的幸福。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09,(6):110-111
美国著名健康心理学家戴维·迈尔斯博士最近向外界公布了他对幸福的最新分析和看法,得到了绝大多数公众的认可。戴维·迈尔斯博士对幸福看法的十大要素是:  相似文献   

12.
柳元是幸福的,因为他很幸运。大学刚毕业,当同学们还在为工作四处奔波时,他却进了机关.幸运地做了部长的秘书。更为幸运的是部长还是常委,跟着常委干前景还能不灿烂吗?  相似文献   

13.
新新说法     
每一批富翁都是这样造就的:当别人不明白他在做什么的时候,他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当别人不理解他在做什么的时候,他理解自己在做什么。当别人明白了,他富有了;当别人理解了,他成功了。——李嘉诚谈富翁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是,大多数人不幸福,并非他们无法得到幸福,而是大多数人希望自己比别人幸福。——社会扭曲时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08,(8):51-52
史哲在6月26日的《南方周末》上撰文指出:近日,52岁的比尔·盖茨从微软退休了。在退休前,他捐掉了全部580亿美元的个人财产。这是他和妻子共同的决定,不给自己的孩子留一分钱,盖茨为什么能?因为他不必担心,他的捐款会被人肆意挥霍浪费。将会有无数双眼睛和他一起关注每一笔被花的钱,他们真诚地相信自己能看到受惠者幸福满意的笑容,这足以带给他后半生最大的幸福和满足。因为对于他来说,捐赠不是一次讨巧的商业广告,也不是彰显个人道德的表演。作为美国最大基金会的管理者,盖茨承担的是美国社会大众和捐款人的殷殷期待,这或许比他经营微软更具挑战,更多成就感。  相似文献   

15.
心脏在狂跳,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魏俊彦,这位来自基层的党史工作者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把那个幸福的日子烙在了心灵最深处。  相似文献   

16.
语丝     
足够强大的武力可以征服一切,但这种胜利是短暂的。 如果你不会控制自己,你就会被别人控制。 如果你想让孩子脚踏实地,就要先让他们肩负责任。 如果孩子认为自己可以胜任一项工作,你就不要帮助他。 不要寻找幸福,要学会制造它。在一个地方找不到幸福的人,在别的地方也多半找不到幸福。  相似文献   

17.
人人都想得到幸福,都想生活在美好的天堂里,这无可非议。但每个人的幸福观是不同的。有的人把追求个人幸福建立在自私自利的基础上,只想获取不想付出,其结果是没有付出就没有获取,幸福也就远离于他。有的人则不同,他把幸福建立在真心关爱他人、  相似文献   

18.
刘心武 《党建文汇》2011,(11):52-52
酒桌上一帮朋友觥筹交错,谈论着各自近期的收获,猜拳喝令之际还不时交流一下各自的幸福:一个朋友很有趣味地总结了自己的“六小幸福”,他说。  相似文献   

19.
幸福是什么     
最近看到许多关于幸福的文章,都在讨论幸福是什么,我们到底幸福不幸福,怎样才能幸福。看得多了,我也不禁问自己,我幸福吗?幸福到底是什么?答案没有很快得出,因为我首先想到了很多烦恼,但是经过细细思量,我的结论是:我很幸福,并且每个人都可以很幸福。  相似文献   

20.
我们倡导老有所乐。但什么才叫老有所乐?读了下面这篇这位老人助人为乐的故事,您可能会找到答案,看他是如何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了幸福和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