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翟文 《党史纵横》2003,(2):39-39
听邓小平讲话或者读邓小平的文章,总令人感到独具特色,其中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就是十分简洁。1973年2月,邓小平从江西下放地回到北京。毛泽东第一次召见他,开口就问:“你在江西这么多年做什么?”邓小平心中本来有千言万语要回答,然而他却把千言万语凝结为两个字:“等待”。1975年,邓小平狠抓各行各业,特别是军队的整顿。1975年7月14日邓小平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讲话,题目就简单朴素:《军队要整顿》,内容更是抓住要害,狠抓五个字:“肿”、“散”、“骄”、“奢”、“惰”。简单明了,掷地有声。而且说了就做,…  相似文献   

2.
《福建党史月刊》2013,(17):43-43
邓小平一生三起三落,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里,就有两次被打倒。他后一次被打倒,是因为毛泽东不愿意看到他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1973年周恩来病重,邓小平从江西“牛棚”里回到北京.开始代替周恩来分管国务院的工作。他在主持中央和国务院日常工作期间.  相似文献   

3.
1926年,邓小平与蒋经国同在苏联中山大学求学。那时,邓小平是蒋经国所在共青团小组的组长。 1975年,蒋介石死后,蒋经国于1978年3月11日被选为“总统”。对岸,老同学邓小平历经三次“沉浮”后,开始主政大陆。  相似文献   

4.
蒋永清 《湘潮》2014,(8):21-26
作为举世公认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个战略被邓小平看作是我们的“雄心壮志”“宏伟目标”,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5.
刘高平 《共产党人》2004,(17):47-48
邓小平一直很想去井冈山看看 1972年12月22日.邓小平按照惯例.早早地起了床。这一天,他和夫人卓琳要去井冈山参观访问。他对自己能有此行.从内心感到高兴。邓小平原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文化大革命”一场灾难使他成了“中国第二号走资派”,被“炮打”、“火烧”、“罢官”、隔离审查。1969年10月,他又和众多被打倒的老干部一起,被林彪的“一号命令”遣送离京,流放到江西监护劳动。从65岁到68岁,这位曾为共和国建立了不朽功勋的老人.走过了他一生中一段艰难辛酸而又悲壮的历程。  相似文献   

6.
一、邓小平全球战略思想:问题的提出与理论依据。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特别是冷战时期),人们在谈论全球战略时,一般都是指美国和苏联的全球战略。那么,在世界趋向多极化的过程当中,是不是就只有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大国”可以有自己的全球战略?事实并非如此。世界上各主要力量都提出并具有自己明确的全球力量部署战略,这种部署就是一种全球战略。那么,中国是不是有自己的全球战略?应不应该拥有自己的全球战略?可以说,我国政府虽然没有正式使用“全球战略”的概念,但邓小平对此实际上已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观点。根据李忠杰教授的查证、研究,在《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中,邓小平共4次使用“全球战略”这个词,但都说的是美国和苏联的全球战略;而在1998年出版的《邓小平思想年谱》中则有十余次使用“全球战略”这一概念,其中,既有涉及中美关系的,也有直接从中国自身角度而提出的。比如,1980年4月15日,邓小平在会见世界银行行长麦克纳马拉时,说到:“对我们中国来说,考虑问题历来不从中国自身利益一个角度考虑,而是从全球战略来提出问题,考虑问题的。这是邓小平第一次在中国自身战略的意义上使用“全球战略”这一重要概念,以后又从各个方面使用这一概念,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全球战略”思维。因此,我认为邓小平是具有全球战略思想的,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而深刻的战略性思维。  相似文献   

7.
“小康”辨     
从邓小平提出“到2000年建立一个小康社会”,到江泽民宣布进入21世纪后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表明中国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些著述在论述邓小平的“小康社会”理论时,总是喜欢引用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中关于“小康”的论述,似乎它同我们今天提出的奋斗目标有关,甚至认为从中可以看到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来源。其实并不。邓小平不仅没有引用过《礼记·礼运》中任何一句话,相反倒说过:“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事…  相似文献   

8.
岳增瑞 《发展论坛》2001,(12):33-34
一、邓小平发展思想的深刻内涵(一)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的发展思想,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发展才是硬道理。根据邓小平的有关论述,关于发展的道理主要“硬”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发展的道理“硬”在能使我们处于主动地位。邓小平指出:“从根本上说,手头东西多了。我们在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时就立于主动地位,对于我们这样发展中的大国来说,经济要发展得快一点,不可能总是那么平平静静、稳稳当当。”1984年到1988年,是我国经济大幅度发展的五年,邓小平曾经高度评价这五年的发展功绩说,这是“一种飞跃”,“也算一功”,“如…  相似文献   

9.
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思考刘伯勋1982年9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一个命题发展成为系统的理论。199...  相似文献   

10.
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三编研部、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在这里隆重举行“邓小平与大西南”学术讨论会,以“邓小平与大西南”为主题,缅怀邓小平同志为中华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从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1.
从“三步走”战略看邓小平的辩证思维方式○曲端瑞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认真研究国内外经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描绘出一幅宏伟蓝图,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再翻...  相似文献   

12.
1975年1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一号文件,任命邓小平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兼解放军总参谋长。面对“文革”造成的全国乱局,邓小平义无反顾地开始全面整顿,“军队要整顿”更是响彻全军,他从抓军队整顿开始,落实干部政策,“解放”干部。很快,他把目光转向了解放军总后勤部(下文简称总后):总后确实是“文革”中的重灾区,林彪一伙在这里干了许多坏事。  相似文献   

13.
《当代党员》2008,(12):57-57
摸着石头过河: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来的。从1984年我国确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之后,经过“摸着石头过河”,到1992年终于“摸”到了这块“石头”,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14.
曹鹏飞 《前线》2013,(11):17-19
1992年1月18日,邓小平同志乘坐的专列抵达武昌火车站,时任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陪邓小平在月台散步。邓小平同志在谈话中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要再进行所谓的争论了。”正是这一最响亮、最浑厚、最雄壮的声音,把全体中国人民从姓“资”姓“社”的无谓争论中彻底唤醒,中国改革开放走上新的征程。时隔20年,在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全体同志,借2012年11月29日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之机发表了新一届班子施政宣言,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退休后,他的女儿毛毛问邓小平:“长征的时候你都干了些什么工作?”邓小平的回答只有三个字:“跟到走。”这一回答虽然是针对毛毛提的具体问题,但笔者认为,“跟到走”对于邓小平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人生经历来讲,却有着极其特殊的含义。邓小平之所以能从平凡到伟大,几乎都可以说是从“跟到走”过来的。比如,他选择马克思主义道路是“跟到走”的结果;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立下的丰功伟绩是“跟到走”的结果;他在毛  相似文献   

16.
目前学术界对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体系形成过程中的时间阶段划分有着不同的观点,因而对这一思想体系的初步形成阶段的时间划分上也就有着不同的观点。有的研究者认为,1979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概念的提出是建构邓小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一个重要起点”。有的研究者认为,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讲话,“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理论的初创阶段”①。还有的论者认为,“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特别是党的十二大,对社会主义精神文…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是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对于我们借鉴香港回归的历史经验,进而推进祖国完全统一,具有重要的意义。早在1979年元旦,邓小平就提出要把“解决...  相似文献   

18.
彭方第 《探索》2002,2(6):27-28
江泽民从“知识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形态、“科技法制”的建立、“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等不同的角度,就如何贯彻落实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进行了探索,发展了邓小平的科技思想。  相似文献   

19.
戚义明 《党史文苑》2013,(10):11-14
在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刘少奇和邓小平分别被打为第一号“走资派”和第二号“走资派”。刘少奇被迫害.于1969年含冤去世。邓小平则得以幸存并再度被启用,这与毛泽东对邓小平的刻意保护有关。  相似文献   

20.
“科教兴国”中的“科”,不仅是指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还包括社会科学。邓小平同志在1977年8月的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说:“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