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吴德广 《湘潮》2011,(10):45-47
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等在对外交往中相互赠送的礼品称为国礼。国礼是代表国家赠送的,因此各国在国礼的选择上注重体现本国或本民族传统的物质和文化特征,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2.
超过80名各国政要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一些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即便来去匆匆,仍不远万里“风雨兼程”赶到中国。从这个意义上说,北京奥运会不仅是各国运动员的大聚会,也成了国际政要聚首的舞台。在改革开放30年的大背景下,这次以中国为中心的“奥运外交”,标志着中国进入自信面对世界的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李景贤 《党史博览》2010,(9):14-17,20
2008年初春,在北京西四国际友谊博物馆里。举办了一个名为“天地精华——国际友谊博物馆馆藏精品展”。2009年深秋,在中国国家大剧院一个大厅内。又举办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收到的国礼精品(人文部分)展。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当代外交史上,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领导集体,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对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进行客观的分析,作出正确的判断,并提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外交思想,引领中国不断开创外交新境界,使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日益彰显出独特的魅力,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建国以来党的领导集体关于“和平共处”、“和平与发展”、“和而不同”、“和谐世界”的和平外交思想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并强调“和谐世界”思想提出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世义 《世纪桥》2010,(15):56-57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的对外战略与对外交往在各个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政策。随着国际局势的转变和全球趋势的不断发展,多边外交日益频繁的出现在中国的外交活动中。中国多边外交的发展有着自身独特的历史沿革。对多边外交在中国的发展进行研究,有助于理解中国所坚持的和平发展道路,有助于把握国际形势,更有助于未来中国对外交往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1949年新中国建立,直到1958年,周恩来总理亲自兼任外交部部长,在外交战线上纵横捭阎,历经风雨。之后,作为大国总理,他一直以很大精力主持外交外事工作。在他的睿智开拓下,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也是与他亲力亲为,培育开创新中国外交翻译事业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7.
“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新一代领导集体根据时代潮流和中国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同时也是中国新时期外交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在“和平发展”战略指导下,近年来中国外交在外交理念、外交方式、外交布局、外交内容、外交策略等各方面都表现出新的特点,中国外交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型。  相似文献   

8.
《党员文摘》2009,(7):I0002-I0003
1949年新中国诞生,是中国美术史上具有关键意义的转折,它使20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美术与20世纪前半期有了截然不同的面貌。1949年以后的50年间,中国美术由民间性转化为体制性,艺术创作大都与当时的政治形势联系紧密。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中国的美术事业迎来了又一次曙光。中西方文化碰撞与矛盾的过程,使新中国美术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生机。  相似文献   

9.
军事外交是代表国家军事安全利益或国家集团安全利益,以军队为主体、以军事为主要内容的涉外活动。作为国家整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外交的价值日益为世界所认同。中国真正开展军事外交的时间并不长,新中国成立初期仅限于军事援助,冷战后开始建设自己的军事外交体系,总体来说取得过一定绩效,但仍有缺失与挑战,主要表现为形成普世文化观念的现实难度较大、参与国际机制能力尚不够强、国际形象被误读等。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改进军事外交理念,弘扬中国普世文化观念,强化国际制度的参与能力,进一步改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10.
周浩集 《学习论坛》2010,26(3):70-7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加快,国家与社会一体的状态逐渐被打破,因此,中国的民间组织蓬勃兴起,对民间组织的研究更是方兴未艾。对民间组织概念的发展变迁进行考察,是对民间组织进行研究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外交领域在外交理念、外交侧重点、外交角色及外交视阈实现了划时代的转变,中国在外交领域因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对外交往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拓展,在国际事务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与国际政治理论,以主权国家的全球时代为背景,简要分析了邓小平对毛泽东国际战略思维方法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对国际关系性质认识上的理论创新等,以期对中国外交思想的发展历程作一比较认识。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中国政府在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上,将和谐理念拓展到国际事务领域,把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与新中国的和平外交传统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和谐外交和和谐世界的理念。和谐外交是我国一贯坚持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延续和发展,而“和谐世界”则是我国外交理念的新发展。由于当前世界矛盾错综复杂,构建和谐世界绝不是轻而易举的,其实现需要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长期的、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4.
论和平发展征程中的中国文化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外交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和平发展为价值取向的中国政府围绕构建"文化中国"的战略大局,积极实施文化外交,这不仅表现在文化外交工作日趋理性、自觉和务实,而且,文化外交的内涵和手段也在不断地拓展、丰富和多样化。中国的文化外交虽然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但文化外交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切实加以改进和完善。唯此,才能增大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空间。  相似文献   

15.
200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日。在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中。有一位特殊的中国外交官是不能不提到的,他就是原中国驻英大使柯华(1978—1983年在任)。柯华,这个名字伴随着的是一段不平常的历史。但他却总谦虚地说:“我不是历史人物,我只是历史的见证者。”  相似文献   

16.
"世界秩序"与"国际秩序"两个外交名词,现在学术界基本"混用"。文章以"世界秩序"为切入点探析世界秩序优化问题,同时,探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此方面进行的全方位努力。具体而言,主要是从中国特色外交"当今担当"角度,尤其从中国世界角色定位的几方面,提些学术思考,实证中国是一个当今世界达到佼佼者水平的负责任大国的真命题,实证中国是当今世界秩序优点的用心维护者,又是促进世界秩序朝着公正合理目标优化的有力推动者。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打开国门,让新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友好往来,中国领导人抓住一切机会,采取一切必要手段,发展对外交往。其中许多饶有兴味的外交故事,不仅体现了我国外交原则性与灵活性兼备的特点,也反映出了我国领导人坚定不移维护国家利益、灵活处理外交事务的立场和谋略。  相似文献   

18.
李俊 《世纪桥》2010,(12):22-25
张闻天,我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他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起步和蓬勃发展。今年是张闻天诞辰110周年,本刊组织编发此文,以示纪念。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对未来中国外交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始终坚持把坚定的原则性和高度的灵活性辩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复兴之路。邓小平在对外交往方面的刚柔相济的处事艺术,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影响了交往国,影响了整个世界。1978年10月他对日本的访问掀起的“邓旋风”,就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精彩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