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80后”的创作主题大多围绕着青春、校园和自身的成长。“80后”创作不仅是一种文学现象,同时还是一种社会现象。他们用自己的文字,清晰地书写着带有青春气息的生活,体现着他们的成长历程或成长里程中的一个片段。从他们的文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其独特的青春视角和明亮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2.
作为青年亚文化的表现之一,2006年以来网络上风行的“80后”晒童年现象,是“80后”一代社会集体记忆情境的重要表现,它反映了当代青年思想的特征,折射出改革时代经济社会的变迁。对晒童年现象的表现、社会时代诱因和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引领青年文化和加强青年工作。  相似文献   

3.
"80后一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进程出生、成长起来的一代。比起他们的前辈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需要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去观察去理解。考察"80后一代",不能离开其生长于其中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独生子女群体"、应试教育的机制、网络时代的来临等等,共同构成了其生长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我们必须以辩证的思维和客观的视角,清楚地看到,造就这一代青年特质的恰恰是成人社会的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4.
“80后”作为伴随中国改革开放而成长起来的一代,在享受时代眷顾的同时,也承受着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痛”。“80后”在成长道路上所面对的重重困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自身所存在的“为人之惑”,亦即如何“为人”。像韩寒、郭敬明等虽为“80后”中在某一方面有成就的代表,但他们大多并不明白中华传统美德(如孝悌)是他们走向未来、是中国走向现代化之“根基”的“根基”。对“孝悌”二字的认知与践行,是“80后”及其以后几代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强国重任的人必须具有的“上岗证”。  相似文献   

5.
论当代青年思想的时代特征刘书林青年是社会的产物。一代社会环境和社会政策将决定一代青年的思想风貌。同时,一代成年人的内心世界,将转化为一代青年的思想和行为特征。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命题“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青年思想教育领域中的具体化。当代青年成长...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     
正作为一个有突出时代特点的代群,"95后"逐渐全面地登上了中国社会的舞台。这一代人生活在中国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他们是真正意义上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类"。这一代人的价值取向,思维、行为、生活方式都有着和以往任何一代不一样的特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这一代人的成长,而且势必影响到未来中国的整体发展。目前对于"95后"的研究还较为单薄,本栏目三篇文章,运用对相关  相似文献   

7.
80后大学生出生在改革开放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家庭、学校、社会比较“娇宠”的一代,是爱“美”的一代,也是对“网络”依赖度较高的一代。网络在线所承栽的丰富的审美对象对这一代人的审美情感产生了强烈影响,如何在网络在线背景下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帮助8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感,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80后”是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阶段性现象,人们对于“80后”给予了极大关注,而目前对于“80后”的研究更多侧重于“80后”本身。文章试图引入唯物史观,将“80后”放在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更多地去找寻“80后”所引起“80后”现象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9.
以"80后"、"90后"为标志的"鸟巢一代"是在改革开放时代成长的一代新人,在他们身上蕴含着社会发展进步的新元素.他们是主流的,又是非主流的;是社会的积极力量,又有不安定性甚至破坏性.这就给我们研究新一代青年带来了挑战.青年工作应从新的角度提出转变青年工作的价值、加强青年组织的建设、引导青年积极参与民主建设等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每年都有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便出现了。这些留守儿童在家庭生活以及早期教育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他们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面临着成长中的诸多问题。教育和保护好农村留守儿童,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80后”农民工和“80后”大学生作为我国新生代群体的代表,经过二十多年的成长,已经或正在成为中国社会的生力军。然而,面对城市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稀缺资源,新生代群体内必将为争夺较好职业、获得向上流动的条件而展开激烈的竞争,甚至是冲突。借鉴西方社会冲突理论的研究成果,及早正视这一潜在冲突并采取措施,是有效化解冲突、维护我国长久稳定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2.
目前,高校存在着“80后”与“90后”大学生并存的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这两个群体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生活交际”、“娱乐消费”、“恋爱与婚姻”以及“新媒体手段”等热点问题的认识,并对他们的性格特点进行比较性研究,以便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80后”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城乡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80后”农民工和“80后”大学生在就业观念、就业态度、就业途径、就业成本、就业结果等方面都有差异。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则是教育投入的高预期性带来的精英就业模式使大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期待,而社会资源的强弱与多寡已成为两者职业分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但两者在职业规划方面所体现的趋同性与一致性,也充分表明他们都迫切需要有职业规划的引导。  相似文献   

14.
作为生成并通行于乡土社会大众中有关法律的民间用语形态,谚语是一种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语言表达方式,它以比喻、概括的手法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经验和真实感受。法谚作为民间谚语的一种,深嵌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交往之中,揭示了很多关于法律的道理,体现着丰富而深刻的民间法思想。它不仅是乡民们对某些社会问题达成的规律性和普适性的共识,更是一种对后人进行指导和鞭策的行为法则。作为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和经验总结,法谚比较全面的反映了法律生活的范围,基本囊括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和法律现象,体现着传统中国乡民的法律意识和诉讼心态。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从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真正关注代际问题并逐渐将之发展成为一个学术议题的。随着"80后"新青年的成长,对这一代人的研究应运而生,并且结合社会现实的需要仍在深化和完善中。现有的研究多集中于"80后"问题的提出、代际特征描述的共性及个性等方面。对"80后"农村青年群体的研究,"80后"自己对自己的研究,以及如何从方法论角度解决代沟问题,将是今后研究中需要加强和完善的部分。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于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宏观社会背景下。一方面,他们大多接受过初中以上教育,向往公平与平等,追求工作的发展性;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少新生代农民工又成了城市和农村都很难融入的“边缘性群体”。消解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边缘性”问题,应当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向度进行整体思考。  相似文献   

17.
体现国家意志渗透市场理念的经济法,是以市场与政府的互动结构作为自身分析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通常机制,而就业歧视问题体现了市场调节失灵和政府管制缺陷的两难境地,其形成机理与经济法的基本机理具有相通之处,运用经济法的这一解决机制来解决就业歧视问题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改革开放以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所形成的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都是基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客观实际所提出的,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又存在内在的统一性,后一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都是对上代领导集体发展观的传承和创新。本文拟从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动力、发展战略、发展价值等五个方面,对中共三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制度特征进行了预测和探索,但他们没有形成对社会主义文化特征的系统认识。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认识的一个质的飞跃,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重大发展。邓小平是这一理论贡献的完成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