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储昭根 《南风窗》2012,(17):43-45
本届奥运会上英女王的虚实两种身份亮相,尤其是在众多前帝国成员的小字辈面前从直升机到伦敦碗的"虚拟一跃",可以视作伦敦天际线上的"帝国"余晖在回光返照。若以财富来衡量一国崛起或者衰落,英国是不折不扣地衰落了,连筹办奥运会这种在全世界面前争面子的体育盛事,都力求节俭。在有节制的开支范围内,开幕式把这个国家几个世纪以来推动本国乃至世界进步的力量、精神近乎完美地贯穿起来,自信和抱负自然地流露。英国国力的下降轨迹在19世纪之前,英国借助军事实力动摇了三大殖民帝国—西班牙、荷兰和法国的地位。1588年英国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之后又在  相似文献   

2.
大国与奥运     
伦敦奥运会落下帷幕,世界体育竞技赛场"中美争霸"的新格局尘埃落定。本届奥运会举办前已召开了26届现代奥运会(另有3届因战争取消),美国曾16次雄踞奖牌榜榜首,苏联曾7次位列奖牌榜第一。似乎奥运奖牌榜上的名列前茅是大国身份的标志,其实不然。有些国家国力殷实,社会平稳,但奥运表现却平平无奇。有些国家或小,或穷,或动乱不已,但奥运成绩却好得令人咋舌。这次的东道主英国的成绩也足以让英国人开怀,而1996年英国耻辱性地仅获1金。由于有良好的体育基础,只要舍得投钱,成绩提升会很快。当年,日本、韩国曾经借助体育"振奋国民精神",在自认为达到目的、可以"转入常态"后,对竞技体育的国家补贴、投入降低,"收获"也就应声而降。  相似文献   

3.
刘成 《当代世界》2019,(9):23-29
英国"脱欧"公投引发了英国主权与欧盟超国家治理之间的矛盾,英国的外交政策与国际发展之间的联系将变得愈发紧密,并牵动英国、欧盟与北约等多边关系的走向。"脱欧"后的英国对国家的掌控将有所加强,但其在欧洲和全球的地位和影响力将遭受挑战。英国"脱欧"是其传统对欧政策和现实政治交织的产物,"脱欧"公投呈现出英国地域、阶层和族群的差异性。英国政党的对欧政策不能完全违背传统对欧政策的"孤立主义"原则。英国未来将面临诸多调整,成功与否取决于政党能否达成共识,并使其成为真正符合"人民意志"的期待。回归历史与传统则是英国发展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4.
2014年英国的"特洛伊木马"事件震动了社会各界,促使英国政府大力推行英国价值观。但英国人对其价值观的忧思并非始于此次事件,早在工党政府执政的13年间,推行英国价值观就已成为一项重要政策。从表面上看,英国政府进行价值观建设是为了对抗极端主义思想观念,应对恐怖袭击;但从更深层次来说,推行英国价值观旨在解决多元文化带来的困境,加强国家认同,增强国际影响力。在理论建构上,工党政府和卡梅伦联合政府对英国价值观的阐释基本上围绕自由、民主、法治、宽容、责任、公平、平等以及尊重英国历史、文化、制度、遗产等内容展开。在具体实施上,英国政府把学校教育视为价值观建设的重要途径,但在推行价值观建设过程中仍面临着如何恰当地通过历史传统彰显其英国特性、如何较好地保持价值观的融合统一与多样性之间的平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朱学东 《南风窗》2008,(17):3-3
伴随着奥运会,中国正前所未有地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为了这一刻,中国政府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和努力。我们真诚祝愿北京奥运顺利成功!祝福所有参与北京奥运会的运动员、观众和志愿者快乐!从100年前天津南开学校的师生们在《天津青年》上发出"中国何时能自己举办一届奥运会?"的著名的"奥运三问",到现在举办北  相似文献   

6.
正在欧洲深受难民危机和恐怖主义威胁的大背景下,英国作为欧盟重要国家通过全民公投宣布"脱欧",将严重冲击欧盟的外交与安全政策,也会极大地削弱欧盟应对中东乱局的能力,而英国也无法在日趋复杂的全球反恐形势中独善其身。2016年6月24日,英国通过公投宣布"脱欧"。英国是一个与中东有着深厚传统关系的欧洲国家,英国脱欧,不仅会影响到英国对中东的政  相似文献   

7.
南方朔 《南风窗》2010,(11):94-94
<正>每个时代,或每个知识领域,许多时候都有所谓的"盲点",它讲的是问题明明就在那里,但大家却就是看不到,有的是因为不想看到而真看不到,有的则是那个问题当时已成了"政治正确",它已让人们不敢看到和不准看到,它的道理就和"国  相似文献   

8.
英国未能如期完成"脱欧",被迫参加2019年5月举行的欧洲议会选举。在英国"脱欧"问题上态度明确的脱欧党和自由民主党取得胜利,而传统大党保守党和工党则明显失利。英国参加欧洲议会选举的结果将在国内政治和欧盟政治层面产生重要影响,如增加英国"无协议脱欧"的可能性、强化英国国内政治分裂和政治极端化趋势、影响欧洲议会内部政治运作和欧盟高级职位人事安排等。此外,在国内政治和欧盟政治的相互作用下,欧盟成员国民众对欧盟的态度将受到影响,英国"脱欧"后的未来发展也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英国在"脱欧"背景下参加欧洲议会选举及其产生的影响说明当前西方传统政党政治正面临挑战和危机。  相似文献   

9.
雷墨 《南风窗》2014,(17):62-64
<正>在北约"进化"为带有"后现代"色彩的安全合作机制时,欧洲却出现了传统安全威胁。当美国想把亚太同盟体系升级为赢得大国竞争的工具时,亚太格局又不具备泾渭分明的冷战式对抗的条件。9月4日至5日,2012年芝加哥峰会之后的首次北约峰会将在英国新南威尔士举行。英国常驻北约代表亚当·汤姆森此前对媒体表示,在乌克  相似文献   

10.
陶短房 《南风窗》2014,(17):66-68
<正>利比亚温和原教旨派、世俗自由派、极端原教旨派三足鼎立,让"一人一票"无法产生强有力的政府。两年过去,各路豪强依旧拥兵自重,割据称雄,政府、议会和政府军则徒具形式。8月4日,一艘英国战舰悄然停靠在利比亚首都的码头,不停地将英国侨民接上军舰,准备疏散到利比亚以外更安全的地方。这艘英国战舰的出现,标志着迄今在利比亚撤侨问题上态度最保守的西方国家—英国,也开始改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是微不足道的,运动就是一切",这个著名的"修正主义公式"出自于伯恩施坦《崩溃论和殖民政策》一文。该公式的提出意味着伯恩施坦正式公开了他的修正意图,并转向修正主义。而这一公式则是伯恩施坦在同英国社会主义者巴克斯的争论中直接提出的,两人的争论涉及有关资本主义三方面的问题,即资本主义是文明的还是邪恶的;资本主义是否会迅速崩溃;社会主义的实现能否通过资本主义文明的整体演进。在这一争论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伯恩施坦转向修正主义的起点是对教条革命者的批判,也正是以此批判为基础,伯恩施坦逐渐远离了马克思主义,彻底转向修正主义。  相似文献   

12.
"自由放任"是英国劳资关系的传统特征,但这一传统被1979年开始执政的撒切尔夫人所打破。在她执政的11年中,每隔一两年出台一部劳资法,对工会的权利及集体谈判作出严格的限制。撒切尔政府的劳资立法不仅改变了劳资关系的状况,而且在其后历任政府的劳资立法中留有深刻的印迹,在客观上积极回应了英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变革,是其劳资立法得以延续的基石。  相似文献   

13.
资讯     
《南风窗》2012,(17):14-21
声音|VOICE1"竞赛规则是由各项目联盟制定,羽毛球比赛时那些选手突破了底线,所有人都看到她们消极比赛,与其相比,毫无疑问,英国自行车队是有尽全力取得胜利。"——国际奥委会发言人对于羽毛球女双组合因假打被取消资格,英国自行车选手因假摔为团队获利,并夺得金牌,而国际奥委会最终认可英国队的成绩,还强调不会调查,国际奥委会发言人如此解释道。刘翔在受伤的情况下,面对着困难,坚定地走上跑道,这需要有非常大的毅力。——在伦敦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预赛结束后,中国田径队总教练冯树勇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相似文献   

14.
美军热炒"电磁珍珠港事件" 不久前,美国某权威杂志对下一场世界战争进行了预测:下一次世界灾难降临之时,看不到蘑菇云,随着一声巨响和一道闪电闪过,各种计算机系统中的一切数据都将被抹去,所有电子控制设备、电力输送网、通信网都将陷入瘫痪,除柴油机外,所有电气化引擎都将无法发动,世界将倒退200年……文章指出,这并非耸人听闻,因为新一代电磁脉冲武器大规模使用后,世界就将变成这般模样.  相似文献   

15.
吴那 《南风窗》2008,(6):40-41
据专家预计2008年奥运会期间,将产生1万吨以上的垃圾。随着奥运会一天天迫近,中国的奥运垃圾处理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奥运会把数量庞大的人在短时期内集中到一个不大的区域内,产生的巨量生活垃圾是一件让历届主办方都非常头疼的事情。"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道理好说,但如何把这些资源放到合适的地方,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据专家预计,2008年奥运会期间。将产生1万吨以上的垃圾。随着奥运会一天天迫近,中国的奥运垃圾处理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处理厂的新建与停用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主要是餐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上世纪50年代英国社会的观察和思考,克罗斯兰认为英国已进入"后资本主义"社会,因而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判断已失去正当性。以"后资本主义"论为逻辑起点,克罗斯兰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修正,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他的社会主义观。克罗斯兰的"后资本主义"论对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社会民主主义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但他的这一理论以经济增长为前提,认为股份公司制的出现和管理革命造就的经理阶层分散了资产阶级的权力,使资产阶级已丧失统治地位,这是不正确的。他在"修正"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社会主义观,也只不过是淡化了传统社会主义的一些色彩,实际上并没有取得重要理论进展和建立起新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7.
张敏 《当代世界》2015,(10):50-53
<正>在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中,英国占据独特地位。作为工业革命的发祥地和世界科技发展的先驱,英国在产业创新理念和创新实践上均发挥着世界领头羊的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奠定了英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强国地位,也由此引发了其国内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应对这一发展中的新问题,英国创新性地开启了"绿色治  相似文献   

18.
孙骁骥 《南风窗》2008,(17):96-96
李约瑟与中国的"邂逅"是颇为浪漫的。根据西蒙·温彻斯特的叙述,这一切开始于他对一名中国女子的爱情。这名女子就是来自南京的鲁桂珍,抗战初期,她因仰慕李约瑟夫妇二人在生物学上的成就,远赴英国剑桥留学。李约瑟对她一见钟情。就在两人"越过友谊界线"的那晚,李约瑟学写了他的第一个中文字——"菸"。之后,约  相似文献   

19.
石勇 《南风窗》2014,(23):9-9
<正>英国人乔治·奥威尔有一本很好玩的"反乌托邦小说",叫《动物庄园》。大概意思是,在人的统治下,动物庄园里的动物们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后来,猪领导动物们起来"起义",把人赶跑了;但在猪的统治下,一切似乎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好像还更悲惨。在这部小说的最后,人和猪一起喝酒、打牌狂欢。这一幕被动物们目睹,它们惊  相似文献   

20.
正张铁林对书法有着独到的体认,他以为书法最重要的是传承,而不是一味近乎自恋式地创新。他崇尚写意抒情,反对矫揉造作。他认为,当今一切进步成果均为历史传承积淀之升华,割断历史演进血脉渊源的创新是不存在的,踩在先贤的肩膀上受惠于古代文明精神照耀又诅咒继承传统精神的"革命遗风",与自然生态规律相悖,终于会付出惨痛代价。"我对一切创新、改革之词,都保留绝对的审慎和商榷态度。对古代书法的美学传统心怀敬畏,是我习书的思想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