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民间,通常人们形容一个人拥有巨大的勇气时往往形容他“敢上刀山,敢下火海”。但是,人人心里都明白,这仅仅是形容而已。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即便真有“刀山、火海”,人是不能“上下”其中的。今年7月中旬,笔者参加“中国百名记者保山采访”活动期间,在腾冲亲眼目睹了几位傈僳族汉子“上刀山,下火海”的情景后,才知道原来“敢上刀山,敢下火海”不仅仅是形容,而是普遍流行于傈僳族民间的一项象征勇敢与坚强的民俗活动。傍晚时分,腾冲县城的广场上燃起了一堆堆篝火,广场中间立有一把绑有72把刀的梯子,钢刀刃口向上,把把锋利。梯子的顶部系有五…  相似文献   

2.
《今日民族》2003,(12):31
提起"上刀山、下火海",人们立刻就想到了无畏如山的傈僳族. 居住在德宏州的傈僳族约2.5万人,主要聚居在盈江县西北的苏典一带,多属"花傈僳"支系,或许是源于他们热情如花,又或许是来自妇女们富丽纷繁的五彩服饰.传说,在过去的战争中,首领们用彩带奖励勇士,得奖次数越多彩带就越多,妇女们为了炫耀丈夫的功绩,就在包头和衣服上配上尽可能多的彩带.  相似文献   

3.
邱烜  罗珊 《当代广西》2014,(24):62-62
正2014年12月6日晚,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古占瑶寨的男女老少向客人们展现了神奇的民间绝技,在赤脚上刀山、赤脚下火海和赤脚踏犁头等令人叹为观止的节目中,金秀瑶族自治县"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拉开了序幕。"世界瑶都"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世界上拥有瑶族支系最多的县,瑶族传统文化保留最为完整。瑶族黄泥鼓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瑶族织绣技艺、瑶族医药等8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级非  相似文献   

4.
陈黎明 《当代广西》2013,(16):20-20
夜幕降临,金秀县圣堂山下的长垌乡平道村古占瑶寨灯光通明,村民正在为游客表演上刀山、下火海、踩犁头等民间绝技。只见10多米高的木梯上,安放着18把锋利的尖刀,赤手裸足的表演者,从容地爬上爬下;炙热木炭铺设的两米长的"人间火海",表演者镇静自若地穿过……观赏的游客紧张得几乎透不过气来,表演者却毫发无损,安然无恙!"我们村有45户,每户都有人来参加表演。  相似文献   

5.
这里有让人惊心动魄的上刀山、下火海、踩犁头绝技,有多姿多彩的瑶乡歌舞,有功效独特的瑶医瑶药,还有悠久独特的长寿养生文化,更有秀丽迷人的山水风光……地处我区中部偏东大瑶山里的金秀瑶族自治县,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有盘瑶、茶山瑶、坳瑶、花蓝瑶和山子瑶5个支系,是世界瑶族支系最多的县份和瑶族主要聚居地之一,拥有瑰丽博大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6.
王静 《新东方》2011,(3):83
斋醮科仪音乐是在斋醮活动中产生的一种民间音乐,起源于远古的民间巫术。《尚书·伊训》有载:"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斋醮执事者按相应的斋醮科仪程式施行法事,因而就有科仪音乐的演奏。自北魏道士寇谦将道教斋醮活动诵经方式直诵改为乐诵以来  相似文献   

7.
《观察与思考》2009,(7):12-13
3月22日,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瑶族绝技大师在为游客表演“上刀山”。近年来,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充分挖掘瑶族民间绝技文化,组织民间绝技奇人在饭店,宾馆、村落等地向游客展示神秘的瑶族民间技艺。以民间绝技文化带动民族旅游业。  相似文献   

8.
一、人口与分布 保罗和路易斯认为,泰国傈僳族大概是于1921年前后从缅甸迁徙而来的.第一批进入泰国的傈僳族只有4户人家,他们住在清迈一个叫会三的村庄,同年又有另外15户人家迁到这里.数年后,傈僳族开始向四周扩散,一些人迁移到了清莱府北部一个叫多亦昌的村子.①Jiachim Schliesinger认为,傈僳族迁徙到泰国的历史最早不超过150年,其中大多数人还是在二战后迁来的.②还有的学者也认为,迄今为止傈僳族在泰国已经经历五代人,大概100年的历史.可以肯定的是,泰国傈僳族进入泰国的时间比较晚,人数也不多.  相似文献   

9.
峡谷风情     
<正>傈僳族阔时节隆冬腊月,怒江水碧蓝,暖融融的阳光洒在大峡谷。野樱花开灿然,傈僳族迎来了自己的新年"阔时节"。在嘎雀(傈僳族对朋友的称呼)盛情邀请下,我到傈僳村寨过年。每年农历十二月五日到次年正月十日是傈僳族的"过年月"。傈僳族过阔时节一般有12天,表示一年有十二月的意思。过年的第七天是女人们的休息日,女人们不干活,不背水不做饭;过年的第九天是男人们的休息日,男人们啥也不做享清福。阔时节第一天最重要的仪式是接祖祭神,供桌  相似文献   

10.
傈僳族是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之一,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历史上,傈僳族是一个迁徙民族,他们自称是"追赶太阳的民族".目前,我国傈僳族主要聚居于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流域"境内高山峡谷间,分布于云南怒江、迪庆、丽江、保山、大理、德宏、临沧、楚雄、昆明、普洱、西双版纳,以及四川凉山、攀枝花等州市,形成"大...  相似文献   

11.
傈僳族是我国少数民族大家庭成员之一,现有574856人,聚居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傈僳族源于西迁的古羌。唐代时是“乌蛮”的一部分。明代时,其活动地域主要在我省雅砻江、金沙江流域。16世纪-19世纪时,其先民迁徙频繁,远至澜沧江、怒江流域,留在四川境内的傈僳人数大为减少。目前四川的傈僳族主要分布在凉山州德昌、会理、会东、木里等县和攀枝花市盐边、米易等县,总人口不足2万,且与汉、彝、纳西、苗、藏等族交错杂居。四川省的傈僳族又自称为“傈僳扒”。傈僳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文,有本民族文字。信…  相似文献   

12.
<正>这种纠葛应该寄希望于外交和政府间的斡旋,而不是民间的反目和老拳相向。香港的专栏作家陶杰日前把菲律宾人给惹恼了。他在免费杂志《HKmagazine》上撰文,形容菲律宾是"仆人国家"。陶杰称,菲律  相似文献   

13.
肖毓 《人民论坛》2010,(12):196-197
布摩是布依族民间从事祭祀、占卜、禳灾、驱邪等活动的人,这些民间活动曾一度被视为原始宗教的残余、迷信,布摩也被简单定义为"从事迷信活动的人"。实际上,布摩一直是布依族精神文化领域的灵魂人物,在布依族发展史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温州是民营经济的发祥地,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缩影和前沿阵地,曾以其敢闯敢拼的草根创业精神和独特的"温州模式"名震全国。温州的先行先试与改革开放40年,创造的不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样板,更重要的在于其"敢为人先"与"活力民间"的文化意义的确认。新世纪以来,温州经济出现疲态甚至滑坡;当前,必须正视已有发展模式中的短板与陷阱,关注"新常态"下的提质增效与品质发展,助力温州走出暂时的困境,以文化力量推动"温州模式"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一本记述傈僳族世代口耳相传、进行祭祀活动的口碑古籍——《傈僳族祭祀经》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在楚雄彝族自治州举行首发式暨座谈会,引起楚雄州有关部门、我省傈僳族文化人和学术界的关注。该书由张自强搜集整理、张自强和杨宗翻译,是他俩整理翻译的《傈僳族阿考诗经》的姊妹篇。座谈会上,有关专家、学者围绕《傈僳族祭祀经》,就民族口传文化的发掘、保护和传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刊刊发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近日,一本记述傈僳族世代口耳相传、进行祭祀活动的口碑古籍--《傈僳族祭祀经》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在楚雄彝族自治州举行首发式暨座谈会,引起楚雄州有关部门、我省傈僳族文化人和学术界的关注。该书由张自强搜集整理、张自强和杨宗翻译,是他俩整理翻译的《傈僳族阿考诗经》的姊妹篇。座谈会上,有关专家、学者围绕《傈僳族祭祀经》,就民族口传文化的发掘、保护和传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刊刊发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近日,一本记述傈僳族世代口耳相传、进行祭祀活动的口碑古籍--《傈僳族祭祀经》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在楚雄彝族自治州举行首发式暨座谈会,引起楚雄州有关部门、我省傈僳族文化人和学术界的关注。该书由张自强搜集整理、张自强和杨宗翻译,是他俩整理翻译的《傈僳族阿考诗经》的姊妹篇。座谈会上,有关专家、学者围绕《傈僳族祭祀经》,就民族口传文化的发掘、保护和传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刊刊发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布摩是布依族民间从事祭祀、占卜、禳灾、驱邪等活动的人,这些民间活动曾一度被视为原始宗教的残余、迷信,布摩也被简单定义为"从事迷信活动的人"。实际上,布摩一直是布依族精神文化领域的灵魂人物,在布依族发展史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侯兴华  张国儒 《思想战线》2011,37(6):133-134
一、傈僳族支系划分谈到傈僳族支系,早在唐代,樊绰就把他们划分为黑白两种。《蛮书》中提到:"栗粟两姓蛮,雷蛮、梦蛮皆在邛部台登城东西散居,皆乌蛮、白蛮之种族。"乌蛮、白蛮即黑彝或白彝的一支。这种划分是基于他们身着的服饰颜色考虑的。有的学者也认为,早在唐代,傈僳族先民集团内部分为"两姓蛮",有"乌"  相似文献   

20.
蒋笛 《求索》2012,(10):112-114
民间礼俗,是依托民俗民风而存在的礼,是礼乐文明与民间风俗习惯相结合所诞下的产物。老百姓将礼乐用于民间礼俗活动中,通过"乐"来彰显"礼"。另一方面,在某些时候,民间礼俗对礼乐文明也并不是全盘吸收,而是采取了了"批判地吸收"的方式:在将其精华融入到民间礼俗中的同时也对封建礼教的某些糟粕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