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晓明  张虹 《先锋队》2010,(4):49-49
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信访案件总量呈下降趋势,但上访的涉及范围却越来越广,如邻里纠纷、宅基纠纷、村务财务不公开、拖欠农民工工资、行政机关不作为等,涵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上访群众过分依赖纪检监察机关。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种人民内部矛盾不断显现,其中观念的碰撞、利益的磨擦尤为突出,使得经济转型时期的群众困惑和怨气增多,党报群工部信访任务日益繁重。有些基层单位出现的问题基层不重视、不解决,引起群众向上一级领导机关投诉。越级上访在信访总量中所占比例不大,但有逐年增长之势。尤其不容忽视的是越级上方的负面影响,它不但干扰上级机关的正常工作,而且对当地产生的动荡起连锁反应,严重影响人们的思想情绪,容易酿成社会不稳定因素,使当地经济发展处于被动境地。因而在群工信访中,要把妥善处理越级上访作为信访的重点。党报群工部是群众上访的第一站,相对于市、省、中央信访部门,群工部又是第一关,这第一关信访失败,无疑会越级上访。站在社会信访窗口的位置,群工  相似文献   

3.
《前线》1999,(3)
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出现少数党员参与群众集体上访的现象,有的甚至带头和组织群众集体上访。这违背了党的原则和纪律的要求,是错误的。许多人集体上访,极易引发过激行为,为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既不利于解决矛盾,又对上访群众所在地区、部门和上级领导机关开展正常工...  相似文献   

4.
动态     
张掖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张掖地区在贯彻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中,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地区针对近年来群众集体上访明显增多的趋势,认真预测分析2001年企业改制、持续干旱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和信访网络,使集体上访上升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截至目前,全区地、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群众集体上访49件,越级上访28件,较上年分别降低26.8%、42.8%。其主要做法:一是加强领导,健全制度。①认真落实解决集体上访和突发事件领导责任制。②健全制度。在全区推行处理信访问题“五项…  相似文献   

5.
干部不希望群众上访,群众也不愿意上访,所以说,平息上访是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但平息上访要以解决问题为前提.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目前出现的信访问题80%产生在基层,80%以上都应该也能够在基层解决,那么,要从根本上平息群众上访,还要从源头做起.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上任不久的县长,上班时见秘书赶来告诉他,县政府大门口站着一群上访的群众,让他最好从后门到机关。这位县长听了一愣,说:“我是人民代表选举的县长,怎么能够躲着群众?回避群众就会脱离群众,回避矛盾就会激化矛盾,所以到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迎着群众的方向走。”很快,这位县长来到上访的群众中间,热情地把他们迎到县政府会议室,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听取他们的意见,然后又把有关部门的领导找来,当天就对所反映的问题进行了妥善解决。这些群众非常高兴,走到哪儿就说到哪儿:“县长亲自接见了我们”,“县长真能为老百姓作…  相似文献   

7.
李鹏飞 《党课》2007,(12):124-124
近来,在个别地方的信访工作中,提出不合理要求的群众出现增多趋势。而这些群众之所以提出不合理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个别群众不了解或者不理会有关的政策、法律和规定,个人利益至上,不考虑全局利益和其他群众的利益。二是有关部门处理问题不公平、不公开。在以往的信访工作中,有关部门对群众提出的同类或类似问题没有按规定办事,或因各种原因给予了特殊照顾。因此,给上访群众留下把柄。三是个别地方、部门存在求稳怕乱、息事宁人的思想。一些地方和部门把“无上访、少上访”作为信访工作的主要目标和“稳定、和谐”的主要体现,对群众上访畏之如虎。个别群众为了实现自己的不合理要求,就抓住这种“怕上访”的心理,动辄以“集体上访、越级上访”进行要挟,以求得个人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
写下这个标题,是缘于亲眼目睹的一件往事:一批上访者在某机关大门前安营扎寨,夜宿昼访,大有不解决问题决不返乡的意思。人民政府为人民,天经地义,毋庸置疑;人民群众有冤要伸,有屈要诉,理所应当,无可厚非。但是,上访者若把帐篷,火炉搭在机关门前,是不是从另一个方面折射出我们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了解民情不多,深入基层不够,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不力呢?近日读报,看到电视剧《黑脸》的原型姜瑞峰所在的石家庄市纪委挂牌成立了下访工作队。两相比较,感慨良多:我们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是关系到党群、干群关系的…  相似文献   

9.
西部随想     
老枪 《党风与廉政》2000,(11):46-46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农村党员,今年 5月份,我和 100多名村民集体到省上上访,反映我村村委干部的有关问题。前不久,县纪委在处理党支部有关成员在上访中的违纪行为时,以我也参与集体上访为由,给了我党内严重警告处分,我很有些想不通。请问,党员为什么不能参与群众集体上访 ?读者 赵英俊 赵英俊同志:   所谓集体上访,是指有 5人以上 (含 5人 )的信访人,以走访形式结群到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同一问题的信访形式。   根据宪法和党章的规定,人民群众或党员有权以信访形式向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党的机关和法律部门反映问题,但必…  相似文献   

10.
《党建文汇》2000,(3):9-9
多年来.我们蓟县由于多种因素,群众信访一直比较多.特别是近一年多来,群众集体越级上访大量增加,牵扯了各级干部的很大精力,影响了机关的正常工作和社会稳定,甚至就在我们召开“三讲”教育动员大会时,几十名上访群众还围堵在会场门口,强烈要求县领导解决问题。这使我们深切感到,重大和突出的问题不解决,不仅直接影响全县的改革发展,而且连“三讲”教育都难以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1.
上访的本意,是人民群众向上级机关反映问题并要求解决.这本来是很正常也很正当的事,但现在一说到上访,人们常常会想到与它相近的一个词:告状.由于上访的对象越来越集中于基层干部以及基层政权,即所谓的"民告官",就使得有些人把上访看得既不正常也不正当了.  相似文献   

12.
集体上访情况复杂,影响较大,必须认真分析原因,寻求对策。结合以往的工作实践,笔者就集体上访的原因及对策,谈谈自己的看法。一、集体上访的原因(一)群众切身利益受到共同的侵害。群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很多,但一般不会发起集体上访。只有与群众普通关注的、与其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发生了变化,而且感到这些变化是对自身不利的时,甚至是有所伤害时,才会导致群众心理失衡。并在所涉及的人群中互相议论、互相渲泄,从而产生共鸣,形成共同的利益倾向和向有关领导机关反映的一致性,这就构成集体上访的…  相似文献   

13.
一近年来,群众涉法类上访呈现了逐年上升趋势,占上访总量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一些涉法上访事件呈反复性和规模性,时有重复上访和集体上访的现象。涉法上访的内容主要是对执法部门行政行为、法律纠纷、民事刑事判决、经济合同纠纷和山林土地纠纷等不服或有争议。这些信访所反映的问题中有一部分是可以或者应当通过正常法律渠道解决的,但信访人不愿走司法诉讼这条路;有些是走司法途径时,有关机关又不受理;还有些是经法院一、二审判决后,当事人不服,转而到行政机关信访反映。  相似文献   

14.
田锋 《先锋队》2010,(10):46-46
近日,壶关县纪委将县纪委领导班子成员的分工情况在接访地点公布。来访群众可根据自身诉求“点名”要求某一位领导接访。被点领导在现场的立即接访,不在现场的由纪委信访室联系,预约时间接访,确保在最短时间内与上访群众见面。这一举措大大方便了上访群众,让上访群众见领导不再难。此外,县纪委还实行了“开门接访”,把信访接待室搬到了机关大门外,公布了举报电话,拓宽了群众信访渠道;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出现少数党员参与群众集体上访的现象,有的甚至带头和组织群众上访。这违背了党的原则和纪律要求,是错误的。党员参与集体上访,对集体上访会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不良影响和危害更大:一是会增加集体上访的发生率。党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在群众中产生较大的影响。党员若带头或组织上访,往往会产生消极影响。即使是被动地参与,也会在事实上给上访群众起着壮胆、领路的作用。二是不利于党内保持团结统一的形象。党员参与集体上访,既给上级组织处理问题增加难度,又易使群众对本地区、本单位的党组织产生离心倾向,还会严重影响党组…  相似文献   

16.
预防和解决群众上访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既 要治标,更要治本;既要做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要重视解决实际问题;既要保证群众反映问题渠道的畅通,又要防止不利于稳定的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发生;既要引导好大多数上访群众,又要对个别出谋划策、行为过激的组织者采取必要的措施;既要纪检监察机关认真履行职责,又要全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因此,做好预防和解决群众集体上访的工作,应坚持四个结合。 (一)要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当前群众上访反映的问题,多数涉及上访者的切身利益,他们要求解决问题的心情迫切…  相似文献   

17.
这儿所说的上访,就是人所共知的那种上访。这儿所说的“下访”,则是为人所称道的“黑脸”的“下访”─—电视剧《黑脸》中黑脸的原型、现任石家庄市纪委书记姜瑞峰组织下访工作队为民解难中宽的那种“下访”。“黑脸”的“下访”,是与上访紧紧相连的。譬如,“下访”的来由,便因了“上访难”。自然,这个难,非难见信访干部之难,而是难于解决问题之难。对此,“黑脸”曾说得明明白白:“我们把信访案件转到基层,问题没有得到圆满解决,老百姓去而复返,又要上访。既然这样,为什么纪检干部不能下访?下访工作队可以深入基层就地解决问…  相似文献   

18.
近日笔者下乡调研,和基层干部谈起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时,一个村干部说:“腐败也是一个重要的不稳定因素呢 !”实在令人深思。   时下,一提起稳定,一些人便习惯地想到基层群众,把群众视为妨碍稳定的因素,把维护稳定等同于解决上访、闹事、治安问题等等,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它忽视了腐败所引发的种种不稳定问题。   时下,从频频曝光的腐败案件来看,腐败分子犯罪数额之大、权位之高、人数之多、情节之恶劣,都令人触目惊心。事实上,只要认真分析一下上访闹事、治安混乱等现象,就不难发现,正是由于腐败分子失职、渎职、贪污受贿…  相似文献   

19.
5月17日上午8点,川东达州已经有点燥热。尽管李晓花不是本周值班领导,但是她仍到市政广场巡察了一遍,然后才放心地来到市群众接待中心上班。“上周五的群体上访幸亏处理及时,否则真的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想起那一幕,从达县电视台台长到市群众接待中心挂职任副主任仅个把月的李晓花还是心有余悸。  相似文献   

20.
什么人在上访,为什么要上访?安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李宏伟说,面对上访群众,这是领导干部最先要分析、研究和掌握的。“当你西装革履时,要想一想困难群众穿得暖不暖;当你吃喝应酬时,要想一想困难群众吃得饱不饱。”这是李宏伟经常对同事说的一句话.也是对自己的要求。李宏伟告诉记者:“没有人生下来就愿意上访。上访者三番五次地跑省城、北京.目的是要解决问题,没有过不去的事,谁愿意费钱费时穷折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