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管华诗院士是我国现代海洋药物研究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从投身海藻提碘新工艺到研制出我国第一个现代海洋药物藻酸双酯钠(PSS),从开创我国海洋药物学科到编纂海洋药物专著《中华海洋本草》,从创建我国高校最早的海洋药物研究室到筹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管华诗的毕生情感所系,都在"生命摇篮"的水域深处。半个世纪以来,他在浩瀚海洋中孜孜以求,不断地丰富着中国的"蓝色药库"。  相似文献   

2.
海洋经济     
杨伟智 《党的文献》2012,(5):112-113
2012年6月,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提出:“发展海洋战略高技术,提高我国海洋经济水平,保护海洋航运安全,开发深海资源”。人们再次把目光聚焦到海洋经济这个概念上。  相似文献   

3.
中国首次提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理念对全球海洋治理影响深远,彰显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大国在全球海洋治理领域向国际社会贡献的"中国方案",使全球海洋治理秩序朝向更为合理、平等与有序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了人类合理利用海洋与有效保护海洋的和谐共生。构建人类海洋命运共同体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有机结合,为引领和推进全球海洋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加快宁波海洋经济发展是贯彻中央"开发海洋"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浙江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落实宁波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大联动"战略的具体体现.文章运用实证的方法,利用宁波海洋产业发展的宏观数据,从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等诸多方面详细、深入地研究了宁波现有海洋产业体系,指出了发展现状特征以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求是》2005,(16)
曾呈奎生前是第三届至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世界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我国海洋科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和海藻学研究、海藻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与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名誉所长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放弃了在美国从事海洋研究的优厚生活待遇和良好研究务件,毅然回到自己的祖国。新中国成立前夕,他断然拒绝了国民党当局要其前往台湾的意图,为了新中国的海洋科学事业留在大陆。此后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曾呈奎一直为实现“沧海桑田”的“海洋农业”理想而奋斗。他在海洋生物栽培技术研究领域所取得的丰硕…  相似文献   

6.
正他是我国大洋环流和海洋通量研究的开拓者,国际西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研究的引领者。自上世纪80年代起,他就前瞻性地开展深海大洋研究,在太平洋海洋环流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原创成果,为我国海洋科学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敦欣。  相似文献   

7.
刘邦华 《求实》2013,(Z1):268-270
<正>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今后国家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国是指在海洋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控方面都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海洋的依赖性越来越高,海洋强国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措施,是实现"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而采用的带有长远性、全局性、整体性的基本手段、基本方法、基本途径的总称。强化"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措施思想教育主要是强化"海洋强国"建设意识战略措施思想教育、强化高素质海洋人才队伍培养提升战略措施思想教育、强化攀占海洋科技发展制高点战略措施思想教育、强化建设强大的国家海洋安全捍卫实力战略措施思想教育、强化协调处理海洋国际关系战略措施思想教育等。  相似文献   

9.
正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世界人口增加、土地资源减少、环境恶化以及对资源、能源需求的急剧增加,世界各国都出台了面向21世纪的海洋发展战略。开发利用海洋已经成为人类获得新资源、扩大生存空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战略重点,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前沿领域。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宏观目标。福建是全国的海洋大省  相似文献   

10.
<正>他是我国著名的海洋渔业资源与生态学家,长期从事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及发展战略研究,开拓了我国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和大海洋生态系统研究,为我国渔业科学与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和生态系统水平海洋管理基础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名誉所长唐启升。  相似文献   

11.
正在共和国1.8万公里海岸线上、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内,要想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海洋空间,来推动国民经济、服务社会发展,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海洋科研队伍为支撑,必须要有一流的海洋科学家作为领军人物。中国海洋大学,作为我国海洋人才培养的摇篮,人才辈出。去年年底,年仅47岁的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吴立新当选为中科院院士。作为中国海洋界最年轻的院士,他有怎样的经历?有什么样的学术思想?又有怎样的海洋梦想?带着这些问题,近日本刊记者对吴立新院士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作者所主持的宁波市"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招标课题"加快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研究"的一部分.本文借鉴海洋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与趋势,就宁波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基础条件、总体思路、奋斗目标、基本原则和重点对策,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海洋强国"战略内涵的基础上,分析辽宁省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解析出现的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海陆经济缺乏联动机制、高端人才缺口较大、缺乏统筹意识等问题,提出海陆经济联动的"海洋强省"路径为:培育海洋新兴产业,实现与腹地无缝对接;优化港口群功能,推动临港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交通经济带水平,发挥集聚-扩散作用;创新管理机制,构筑腹地支撑沿海模式。  相似文献   

14.
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从政治建设、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文化创新五个维度为全球海洋治理体系的革新提供理念指引,彰显了新时期中国作为海洋大国的国际视野和大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整合历史与现实、整体与个体、义与利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以马克思恩格斯海洋观为理论逻辑,以中国海洋需求、世界海洋困境为现实逻辑,以建立新型海洋国家关系、保障世界人民福祉为实践逻辑,回应了共同体思维下中国应对海洋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和共担全球海洋责任的立场和态度。  相似文献   

15.
他出身于贫寒家庭,却走在了国际科研的前沿;他的研究成果为国家避免了数以万亿计的损失,他的名字却不为大众所熟知。他就是2009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得主、我国海洋腐蚀与防护研究领域唯一的院士——侯保荣。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海洋世纪中,"中国梦"的实施和实现都需要国家海洋方略的支持和支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也即"一路"不仅是中国国家海洋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中国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重要的开局之举。但仅有海洋方略和海洋强国措施还不行,还必须有一个"海陆统筹"或者"陆海统筹"的战略思维支撑和支持。不要简单认为,这是两个相同的概念和思维。"方略"和"战略"不同,"一带"和"一路"不同,"海陆"和"陆海"也不同。应该形成一个包含战略内涵的方略思维,应该把"一带"和"一路"合成一个综合的"一带一路"战略,就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海陆统筹"或者"陆海统筹"的战略思维,进而形成一个推动"中国梦"实施和实现的海洋方略。但现实的民众思维基本上还是一种策略思维占主导和起主宰作用的思维方式。要一个策略思维为主的思维方式去接受方略思维和战略举措还是很困难的。所以,要做好战略举措,就必须首先要确立和树立战略思维,然后再在战略思维基础上形成一个方略思维。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关于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包括:历史哲学的海洋认识:体现在习近平把海洋问题放置于近现代中国兴衰的历史视野之中,把经略海洋与民族复兴联系起来,从认识论的哲学高度转变传统的近海观和大陆国家思维;战略与合作的海洋意识:体现在习近平将海洋与国家安全、主权维护、发展利益、大国关系与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联系起来;发展与...  相似文献   

18.
<正>吴立新,物理海洋学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学术带头人,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记者:吴院士,您好!纵观中国历史,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海洋;海洋强国之梦,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近。作为著名海洋学家,您能谈一谈为什么要如此重视和发展海洋吗?吴立新: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习近平总书记讲得更直接,"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从这个角度讲,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海洋强国战略是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处于民族复兴这两个大局下形成的。习近平海洋强国战略贯穿了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等外交理念,其内容主要有:建设强大海军力量,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等内容。习近平海洋强国战略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的海洋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为世界和平利用海洋和解决海洋争端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建军 《唯实》2018,(4):20-2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言简意赅地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其实,早在2013年,他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就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的海洋经济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支撑。要提高海洋开发能力,扩大海洋开发领域,让海洋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江苏是海洋大省,对于全省特别是沿海地区来说,最大的优势在海洋,最大的潜力在海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