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中国较为庞大的贫困人口,不惧困难,直面挑战,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扶贫、脱贫的方针政策。新时代精准扶贫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旨归,以"精准"为核心要义,遵照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的科学方法,创新扶贫观念和实施路径,坚持观念脱贫的首要任务,因地制宜谋发展,重点解决教育贫困的难题,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综合施力,最终形成巨大合力。因此,新时代富有特色的中国脱贫模式,不仅推动了我国反贫困事业的发展,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切实保障和改善;更为其他国家的脱贫工作提供有益借鉴,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
正党建与扶贫深度融合,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实现形式。我国的党建扶贫,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扶贫开发谋划和推动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推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同时以扶贫开发成果检验党的建设成效,从而实现党建与扶贫良性互动。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贫困地区实施精准脱贫,应准确把握新时代的新要求,紧紧抓住党建扶贫这一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3.
柯振华 《学习月刊》2014,(14):111-112
长期以来.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着贫困对象不准、情况不明、扶贫资金指向不准的问题,“撒胡椒面”、“扶富不扶贫”等现象也不同程度存在.造成扶贫资金流失,扶贫开发效果大打折扣。因此,“精准扶贫”的提出对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一是发展特色产业脱贫。支持贫困地区科学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鼓励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业,深入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合理有序开发优势能源矿产资源。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实行中央、省、市财政全额返还县级财政的政策:对片区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行中央财政全额返还县级财政的政策。二是引导劳务输出脱贫。加大劳务输出培训投入,继续实施职业技能  相似文献   

5.
《世纪桥》2017,(2)
目前我国农村相对贫困问题仍然是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突出短板,而相对贫困地区和群体主要分布在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生产生活条件较差,自主发展的基础和能力薄弱,稳定脱贫难度较大。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好精准扶贫财政政策的研究,通过探索现行扶贫财政政策的实施情况和效果,研究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精准扶贫财政政策,以财政资金为引子,提升社会参与度,完善配套、保障措施,提高政策扶持精准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更好地推动扶贫、脱贫工作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6.
<正>习水县以"财政兜底、干部帮扶、产业发展、资金帮扶、基础设施建设、村民自治、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农民夜校、文化体育、村庄整治"十项工作平台为抓手,实施精准扶贫,走出了一条后发赶超的发展路径。参天古树,小桥流水。洁净整齐的通村公路旁,文化广场设施齐全,黔北民居鳞次栉比,生态农业产业园生机勃发……行走在位于贵州北部的习水县,一道道新农村建设的靓影令人流连忘返。作为乌蒙山连片贫困地区的重点县份,近年来,习水  相似文献   

7.
<正>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扶贫开发工作,充分体现了我省战胜贫困、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坚定决心。面对在2020年全面完成扶贫攻坚的目标,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政收入趋缓的条件下,必须要更加注重扶贫开发工作的针对性、聚焦性和有效性,更加注重将宝贵的扶贫资源用在刀刃上,实施精准扶贫模式,做到精准发力,才能真正使这些贫困人口消除绝对贫困进而同步到达小康。聚焦贫困人口科学分类施策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及其致贫原因,运用科学有效程序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积极发挥支农金融主力军作用,找准金融与脱贫攻坚的结合点,在金融扶贫、智力扶贫、党建扶贫等领域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贵州省委、省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农信社)积极发挥支农金融主力军作用,紧紧围绕中央及省委部署,找准金融与脱贫攻坚的结合点,在金融扶贫、智力扶贫、党建扶贫等领域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铜仁市大力实施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不断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奋力激活贫困户内生动力,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广泛凝聚社会扶贫力量,全力构建多元主体的精准扶贫治理新模式,重点支持产业发展,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大力推行党组织+贫困户+公司(合作社)+金融的产业扶贫新模式,走出一条有别于发达省份和其他市区的产业扶贫新路子,形成产业扶贫新合力,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一、铜仁市在推进产业扶贫过程中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正>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下午就我国脱贫攻坚形势和更好实施精准扶贫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言必信,行必果。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要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习近平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11.
53年前的3月份,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在全国掀起了持续不断学雷锋活动的热潮。雷锋精神成为中国人民精神生活的永恒坐标。辽宁是学雷锋活动的发源地,50多年来学雷锋活动在辽宁经久不衰,涌现了郭明义等代表时代精神高度的先进典型,"跟着郭明义学雷锋"成为辽宁精神文明建设的响亮品牌。  相似文献   

12.
在全省双联行动和精准扶贫工作大潮中,省委组织部充分发挥自身组织优势和工作特点,为全省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不断探索扶贫脱贫新模式,积极协调其他帮联单位同步行动,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在我省农村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中留下了坚实的足迹,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3.
正53年前的3月份,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在全国掀起了持续不断学雷锋活动的热潮。雷锋精神成为中国人民精神生活的永恒坐标。辽宁是学雷锋活动的发源地,50多年来学雷锋活动在辽宁经久不衰,涌现了郭明义等代表时代精神高度的先进典型,"跟着郭明义学雷锋"成为辽宁精神文明建设的响亮品牌。特别是2014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郭明义爱心团队"回信,充分肯定"跟着郭明义学雷锋"  相似文献   

14.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近年来,民乐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贫困地区党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中央和省市对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全力攻坚推进精准扶贫并取得突破性进展.2014年,贫困片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26元,3年累计脱贫31559人,减贫率达88.3%,贫困发生率由16.5%下降到2.5%,全县55个贫困村有36个实现了整体脱贫.  相似文献   

15.
关于社会工作介入精准扶贫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学界已有较多研究,但是具体"如何介入"的研究还相对薄弱。其中介入路径的分析还偏宏观,未能紧密结合扶贫工作实际来探讨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的着力点。文章在考察贫困户帮扶环节难点的基础上,从致贫原因分析、帮扶措施制定实施和帮扶效果评估三个角度分析社会工作参与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正精准扶贫概念的提出,是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阐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要求消灭贫穷,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然而,目前我国还有5000多万尚未脱贫的贫困人口,根据以往扶贫经验,简单的物质帮助式扶贫只能解决小范围的、暂时性的困难,而要建立全覆盖、可持续性的小康社会,"扶智"和"扶志"才是根本之道和长久之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逐步形成和完善。中央、自治区、自治州党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吹响了攻坚决胜的冲锋号。新疆和静县贫困人口占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贫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实现自治州提出的"提前三年全面完成脱贫任务"的既定目标,时间紧迫,任务艰巨。通过调研发现,和静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还存在脱贫攻坚职责履行不到位,贫困人口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精准帮扶落实不到位,医疗保障问题较为突出,脱贫攻坚政策掌握欠佳等问题。对此,需要健全体制机制,狠抓责任落实;处理好"三个关系",提升脱贫内生动力;强化脱贫措施,细化精准落实等,走出一条符合和静县实际的科学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考察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王凯  谢体坤  郑德忠 《当代贵州》2014,(32):I0001-I0001
正近年来,遵义致力探索精准扶贫新方式,从660万农民中找出94万贫困人口,从极贫户着手,采取先难后易、逐步推进的方式,确保"六个到村到户",帮扶不脱贫不脱钩,让贫瘠山区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截至目前,实现习水、正安、务川三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和85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89.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51.3%下降至11.7%,排名全省第二。补齐短板——扶贫真遵义贫困人口集中在连片特困地区,其中正安、  相似文献   

20.
罗明 《新湘评论》2014,(23):18-19
2013年深秋的三湘大地,生机盎然。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湘西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到贫困村民家中看望,询问有什么困难及打算,并察看谷仓、灶房等,勉励一家人增强信心,在党和政府关心下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