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依据规定,公司如果能够证明员工符合以下七种情形,可以解除合同,且无需支付经济补偿。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  相似文献   

2.
法律信箱     
第一种类型属于过失性辞退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随时可以解除劳动合同:(1)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利益造成重大损害;(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3.
经济补偿金是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时,由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支付给劳动者的带有就业保障性质的补偿金。《劳动合同法》在第四十六条至四十七条规定了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和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根据《劳动合同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目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经济补偿金将是常态。同时在劳动合同终止时,附条件支付经济补偿也被劳动合同法最新创设。  相似文献   

4.
27.在哪些条件下,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法定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1)除用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固定  相似文献   

5.
《实践》2008,(5)
问:在其他情形下,劳动者可否解除劳动合同?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  相似文献   

6.
《实践》2008,(5):35-35
问:在其他情形下,劳动者可否解除劳动合同?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  相似文献   

7.
《实践》2008,(3):38-38
问:劳动合同是否必须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签字才能生效?答: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后,劳动合同才能生效。  相似文献   

8.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往往利用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对法律的无知设置陷阱.……  相似文献   

9.
读者朋友:你好!你说的工作要签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需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因此,你说如果单位不签合同,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劳动合同的法律地位,为规范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团场用人单位要依据新劳动合同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及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严格执行试用期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1.
博识文萃     
劳动部日前发布了《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 该办法对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作了明确规定,规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赔偿劳动者损失。它包括:1.用人单位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即招用后故意不按规定订立劳动合同以及劳动合同到期后故意不及时续订劳动合同的。2.由于用人  相似文献   

12.
《正气》2000,(6)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1.劳动合同期限;2.工作内容;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4.劳动报酬;5.劳动纪律;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此外,当事人可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解除劳动合同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内的;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3.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 劳动者的权利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取得劳动报酬、…  相似文献   

13.
法之 《支部生活》2006,(4):42-43
《最低工资规定》第十二条规定,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那么什么是正常劳动?如果在劳动合同中有约定员工完不成任务,支付的工资可否低于最低工资。  相似文献   

14.
廖雯栅 《求实》2016,(6):72-77
近年来,随着《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劳动合同签订率大幅提高,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显著减少,社保覆盖率不断扩大,劳动者依法维权意识大为增强,用人单位依法管理意识逐步增强,劳动关系总体上趋向和谐。然而,由于《劳动合同法》在实施过程中刚性约束力不足,导致仍有部分用人单位采取各种手段恶意规避法律、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当前应紧密结合《劳动合同法》实施状况,因地制宜地采取有效举措,通过完善制度、加强监管、积极发挥工会作用,打出"组合拳",逐步构建起和谐的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1.劳动合同期限;2.工作内容;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4.劳动报酬;5.劳动纪律;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此外:当事人可协商约定其他内容。 解除劳动合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1.在试用期内  相似文献   

16.
政策顾问     
《党的建设》2008,(1):53-53
什么情形下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于今年1月1日起生效。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有下列三种情形,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  相似文献   

17.
政策顾问     
《党的建设》2007,(3):53-53
用人单位不得非法扣押劳动者证件、档案、押金针对一些用人单位强迫劳动者交保证金,解除合同时不退还等现象,最高人民法院2006年8月30日出台司法解释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后,请求用人单位返还其收取的劳动合同定金、  相似文献   

18.
《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合同法》是调整我国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其颁布实施对规范用人单位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等,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但实践中,用人单位规避和违反《劳动合同法》、不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因此,必须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的良好氛围;深入调查研究,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加强监督检查,保障《劳动合同法》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9.
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使劳动争议与仲裁案件大量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不仅使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的劳动关系更加明确,也为稳定劳动关系、改革劳动制度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实施《劳动法》过程中,应不断完善立法,加强对劳动者的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20.
劳动合同立法是失业预防工作的基础,考察《安徽省劳动合同条例》,可以对安徽省失业预防制度创新有个全面认识。《条例》按照劳动法的基本精神,在单方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劳动合同单方预告解除的规定、经济性裁员的规定方面作出符合省情的规定,反映了现代劳动立法保护劳工的理念,但从法理上分析。还有些规定亟待完善,以更好的保护劳动者的就业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