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案件简介1998年2月6日,湖南省某医院于某在家属区里被杀,现场提取“51”式手枪弹头、弹壳各一枚,由于现场提取“51”式手枪弹头没有线膛痕迹,需区分是制式“54”式还是仿“54”式手枪发射。检验发现:弹头没有线膛痕迹,弹头表面的擦划线条与弹头中心轴平行,线条没有明显旋转方向,未发现坡膛痕迹。弹壳上有击针痕迹、抛壳挺痕迹、弹底窝痕迹。笔者从枪的结构上寻找区分是否为制式手枪发射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犯罪手段智能化、现代化在各类案件中目益彰显,与之伴随的是案件现场中遗留痕迹物证越来越少,在物证缺少的情况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另类痕迹——犯罪心理痕迹在侦查破案中的运用。作者对犯罪心理痕迹与现场重建两个概念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针对犯罪心理痕迹在现场重建过程中的理论基础、应用原则、应用的具体步骤和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阐释,形象化的说明了犯罪心理痕迹在现场重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中 ,事故当事人常常隐瞒或捏造事实来掩盖事故发生的真实过程 ,以达到减轻或逃避自己应负责任的目的。为了再现事故发生的真实过程 ,笔者采取现场勘查、调查访问、车辆检测、人体检验等方法 ,来获取各种证据材料 ,进行综合分析推断。1 交通事故现场痕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4 1 92《道路交通事故痕迹物证勘验》”的规定 ,交通事故现场痕迹可分为地面痕迹、车体痕迹、人体痕迹、其他痕迹四大类 ,而每一大类又包括各自的具体内容 (见图 1)。图 1 交通事故现场痕迹分类2 案例分析2 0 0 1年 12月 13日 …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硅胶仿生指纹膜印泥痕迹特征与真实指纹印泥痕迹特征的差异,为鉴定硅胶仿生指纹膜印泥痕迹提供依据。方法首先利用液态硅胶制作仿生指纹膜,然后用仿生指纹膜和手指在相同情况下蘸取印泥,分别以轻、中、重3种力度在A4纸上垂直按压形成印泥指印,并对其拍照提取,比较仿生指纹膜印泥痕迹与真实指纹印泥痕迹的特征差异。结果仿生指纹膜印泥痕迹多见“空白”“断裂”,边缘部分不规则、凹凸不平,小犁沟宽窄程度随力度变化明显,细节特征反映不清楚;真实指纹印泥痕迹自然、纹线较连贯。结论仿生指纹膜印泥痕迹特征与真实指纹印泥痕迹特征之间存在差异,根据两者之间的特征差异可以帮助鉴别仿生指纹膜印泥痕迹。  相似文献   

5.
使用“77”式、“64”式手枪,击发“64”式7.62mm手枪弹,通过对射击弹头痕迹的观测、统计、和研究,确定判断“77”式和“64”式手枪射击枪种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论述了电磁信息痕迹的概念和特征:特异性、精确性、非直观性。电磁信息痕迹的种类,视听资料、电信信息痕迹、金融商务财税电磁信息痕迹,计算机网络、其它。电磁信息痕迹在刑事侦查中的运用:发现犯罪线索和犯罪人、证实犯罪、破获刑案;不断创新发展刑事侦查措施手段,补充和完善犯罪侦查对策体系内容,是侦查、审理具备有关条件必须收集的重要证据,发现,制止计算机网络犯罪活动,侦破“网络犯罪”案件,惩处网络犯罪。  相似文献   

7.
蔡江 《刑事技术》2009,(5):58-59
近日,笔者在勘验3起入室系列盗窃案时发现现场门窗完好,门上挂锁未见破坏痕迹,可室内财物却被盗,起初以为用钥匙开锁实施盗窃,但在检验挂锁时,发现锁舌上有新鲜带状擦划痕迹,锁舌两侧锁体内壁上有2条线状擦划痕迹,认定这是压锁舌技术开锁,是利用“插片”开锁遗留的痕迹。这类技术开锁留痕不明显不易被发现,容易被被害人和侦查技术人员忽视,笔者也是第一次遇到,现结合本辖区发生的利用“插片”压锁舌技术开锁案件,对“插片”的结构、原理、遗留痕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模拟痕迹实验是痕迹学教学和痕迹检验的一种专门手段.长期以来,这一专门手段在痕迹学教学和痕迹检验中一直发挥着独特的功能作用.怎样正确地认识和实施模拟痕迹教学法是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公安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为此,本文作者力图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地探讨了模拟痕迹教学法在痕迹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模拟痕迹的制作、实施,以及评估等问题,以期使模拟痕迹教学法日臻完善.  相似文献   

9.
工具痕迹检验一直是痕迹检验中的难点,一是痕迹样本制作难,二是比对检验难。工具痕迹样本制作的难点一是表现在选用材料上,其硬度、塑性要适当,既要能很好的反映工具的特征,又要不破坏工具的特征;二是要利于操作,能尽量模拟出与现场痕迹形成条件一致的作用方式。因此,合适的材料,对样本的制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对检验难点表现在痕迹变化多,特征细、密,而比较显微镜视场小,难于定位。笔者在工作中发现“透明皂”是制作砍切工具痕迹样本的一种很好的材料,完全能满足上述二个条件,既经济又容易获得;样本制作完成后利用扫描仪转换成数码照片,与检材照片一同导人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就可以直观地进行比对检验。  相似文献   

10.
蒋奔贲  董凯 《法制与社会》2011,(35):194-194
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现场物证痕迹和心理痕迹都是公安机关获取案件线索的重要参考。在刑事侦查工作实践中,物证痕迹与心理痕迹往往不能够清晰明确地进行区分,需要侦查人员根据案发现场的实际情况加以串联使用,这就涉及到串用方式和技巧的问题。在本文中,根据刑事侦查工作的实践经验及相关案例,结合刑事侦查学理论,就如何有效地串用物证痕迹与心理痕迹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1.
光谱成像中光谱基准点选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物证检验应用光谱成像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技术方法。方法比较相同数据采集条件下选择不同光谱基准点区分物质的效果。结果选择不同基准点对光谱成像检验效果影响很大。结论应用光谱成像方法检验物证时针对不同检验目的选择不同基准点具有很强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签字笔笔痕是否天然地适用圆珠笔笔痕检验条件而能够进行同一认定.方法 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在不同纸张条件下,以签字笔和圆珠笔为研究对象,收集288份有效实验样本,分别观察、记录、分析实验样本中的所产生的笔痕特征.结果 签字笔笔痕主要出现在大笔画的划痕特征;签字笔笔痕的稳定性和特定性要比圆珠笔弱.结论 签字笔笔痕同一认定需要考虑签字笔本身的特性,不可盲目鉴定.  相似文献   

13.
几种新型手枪射击弹壳上痕迹特征浅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枪弹检验工作的需要,我中心枪弹处于1997、1998年分别购置了一批新型枪支.其中有13种配用9mm×1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的新型手枪,它们分别是213型9毫米手枪、213A型9毫米手枪、七七B型9毫米手枪、七七B2型9毫米手枪、NP20型9毫米手枪、NP22型9毫米手枪、NP28型9毫米手枪、NP38型9毫米手枪、201C型9毫米手枪和NZ75型9毫米手枪.为了让更多的同行了解这13种新型手枪发射子弹的弹壳上的主要痕迹特征,我们制作了一些样本.由于每种枪仅购置了一支,故本文所介绍的有些痕迹特征究竟属于种类特征,抑或是个别特征,还有待于作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将13种枪支划分为5组分别进行论述:一组:213型、213A型;  相似文献   

14.
液压断线钳与普通断线钳剪切痕迹的检验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类型、规格和功能断线钳所形成剪切痕迹的异同,准确的进行工具痕迹的同一认定。方法运用实验观察法,比较法对液压断线钳与普通断线钳形成痕迹特征反映的异同进行分析。结果液压断线钳与普通断线钳从结构特征、剪切痕迹特征反映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结论在对剪切痕迹的检验中,需要注意从被剪断头的材质、直径、断端形状等方面着手,区别不同种类的剪切工具,尤其要注重对实验样本的制作,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剪切痕迹在侦查破案中的证据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毅  王文  王渝霞  胡启芬 《刑事技术》2003,(5):19-21,57
目的提出一种采用改性热塑性树脂来提取案发现场立体痕迹的新方法。方法利用市场上常见的热塑性高分子合成树脂,通过对其熔融流动性及指数的改变,使之能适应提取立体痕迹的需要,并与常用的硅橡胶提取材料的性能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该方法提取的立体痕迹模型反映细微特征明显。结论操作方法简便快捷,性能更为优越,易于收藏保存。  相似文献   

16.
对机制、半机制和手工装订的原始痕迹特征和变动痕迹特征进行叙述描绘,并着重介绍变动装订痕迹的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七七式手枪弹头发射顺序的规律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总结七七式手枪射击弹头的排序。方法对已知顺序的实弹射击取样,显微观察弹头上连续射击过程中形成的痕迹,通过统计、归纳,从中发现各痕迹与射击顺序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弹头上的磕碰痕迹、顶压痕迹的出现规律判断出七七式手枪发射子弹的顺序。  相似文献   

18.
Fluorescence lifetime imaging (FLIM) in frequency domain enables the mapping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fluorescence lifetimes of a specimen. It has been extensively applied in biology. In this paper, a theoretical analysis for the fluorescence lifetime determination of latent finger mark samples is described, which is followed by the feasibility study of using FLIM in frequency domain for latent finger marks detection. Preliminary 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with latent finger marks treated with a fluorescent powder on two different substrates. The resulting fluorescence lifetime image of finger mark revealed a good contrast, and was able to detect the latent finger marks clearly.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方形坡状齿钥匙增配痕迹形成规律、增配痕迹随开启次数的渐变过程以及增配痕迹的变化因素。方法用被增配过的原配钥匙和增配钥匙进行模拟开启实验,观察并记录开启前和开启过程中的增配痕迹。结果被增配钥匙的坡面上有明显的印压痕迹和擦划痕迹,增配痕迹随开启次数增加呈渐变性变化,且原配钥匙和增配钥匙上的增配痕迹变化不同。结论增配痕迹为印压痕迹和擦划痕迹,印压痕迹随着开启次数增加而逐渐消失,擦划痕迹较稳定。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Bite marks inflicted on animate and inanimate objects will undergo a certain degree of deformation. This fact remains one of the biggest stumbling blocks when analyzing evidence for court presentation.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the reliability of pattern association analysis will not be affected by minimal degrees of warping, shrinkage, and distortion. In this study, affine transformations were applied to bite marks to establish if minimal distortions would affect the mathematically determined relationships of the defined features. In a real case study, it was then tested whether the distorted bite mark matched the dentition of the perpetrator by applying an affine transformation. This was confirmed to be the case. Affine transformations will thus not affect the relationships of the individual features found in bite marks.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s validate the reliability of pattern association analysis in the presence of minimal amounts of warping, shrinkage, and distor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