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妇运》2002,(7):16-17
山东省实施“巾帼科技致富工程”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在组织引导广大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中,积极构建农村妇女科技培训、科技服务、示范基地三个网络,促进了妇女科技素质的提高,为妇女增收致富提供了有效服务。  相似文献   

2.
张海侠 《中国妇运》2004,(10):19-20
基地是妇女学习实用技术的示范场、活课堂,随着基地档次和规模的不断提升,河北迁安市妇联紧紧围绕提高妇女素质,促进妇女增收两大主题,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科技培训形式,在农村妇女中广泛开展了“带薪科技实践”活动,鼓励农村妇女到各级各类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园区打工,使妇女在拿到劳务报酬,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接受该项生产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系统培训,为妇女自主创业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积累资金,受到了妇女的普遍欢迎。调查摸底,加强引导,架起基地与妇女之间的桥梁。各级妇联深入调查摸底,详细了解各级各类基地、园区的经营规模、科技…  相似文献   

3.
为不断满足广大农村妇女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帮助她们增收致富,推动“科技致富工程”的实施,今年9月中旬,正值河南省妇女科技推广月期间,全国妇联邀请中国农科院、北京农学院3位农业专家,会同河南新乡、洛阳两地农村妇女科技指导中心的15名专家,深入到新乡市小冀镇、孟津县小浪底镇传递科技信息,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面对面地解答农民尤其是农村妇女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为村民们送去了数十项农业技术开发项目和致富信息。两场活动共接待咨询群众3000多人,发放科技资料1万余份,多家新闻单位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现场采访…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的“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如何创新,如何深化发展?如何与知识经济和科技信息时代紧密结合?大连市金州区妇联以前瞻性的眼光和理念,积极引导和带领农村妇女加入到以信息网络和高新技术推动农业发展的行列,开展了“网上致富”活动。开展“网上致富”活动,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适应产业化、专业化、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迎接新的农业技术的挑战,培养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妇女人才,发挥她们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区妇联为抓好此项工作,2000年末在全区12个乡镇进行了摸底调查。通…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妇联紧紧围绕“三农”问题,把农村妇女增收致富作为工作的重点,把“小额信贷促增收”活动作为农村妇女“双学双比”活动的有效载体,着力帮助广大农村妇女解决在发展中存在的资金短缺这一“瓶颈”问题,带动了一批又一批农村妇女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仅去年,全省共向农村妇女发放小额贷款2亿多元,使5万多农村妇女受益,回收率达到100%。今年第一季度向农村妇女发放小额贷款已突破2.3亿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使小额贷款活动能够扎实深入地开展,有效地促进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我们发动整合一切力量,全面推动“小额信贷促增收”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妇运》2012,(8):39-40
近年来,浙江省富阳市妇联重点突出“四项”抓手,充分发挥女种植养(殖)大户、女营销大户、女经纪人等农村经营女能手的典型示范作用,培育了一批集示范、培训、创收于一体的种植养(殖)、农家乐和来料加工“双学双比”科技示范基地,在带动广大农村妇女实现增收致富上发挥了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打响了“妇字号”工作品牌。  相似文献   

7.
《中国妇运》2004,(10):20-21
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已走进农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并将成为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大连市妇联自2000年以来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为目标,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巾帼网上致富工程”,引导和组织广大农村妇女走信息致富和科技致富之路。一、围绕中心,创新思维,规划“巾帼网上致富工程”的目标几年来,我市各级妇联组织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大局,认真分析和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新方法、新途径,以实施“巾帼网上致富工程”为载体,赋予“双学双比”竞赛…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成都市城乡统筹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和“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新战略目标的提出,如何创新农村妇女发展工作思路,进一步广大妇女提高生产技能和水平、促进妇女增收致富成为成都市各级妇联妇女发展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妇运》2002,(7):4-5
2002年6月18日-21日,全国农村妇女科技致富工作会议在北就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总结在全国农村广大妇女中开展的“巾帼科技致富工程”活动的成绩和经验,研究探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深化“双学双比”活动,促进“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发展创新,更好的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服务,为促进农村妇女进步发展服务。会议交流了工作经验,参观了高科技园区,表彰了在“巾帼科技致富工程”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一大批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0.
《中国妇运》2006,(3):10-11
开展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妇联组织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的需要,是传统的“双学双比”活动在新形势下的丰富和发展,是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重要的、可行的途径。因此,我们把开展农村妇女劳动力培训转移作为我们各级妇联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提高妇联地位的重要工作来安排部署,初步形成了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妇女劳动力、巾帼小额贷款创业工程、发展农村妇女经济合作组织“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这三项工作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一、宣传引导,鼓励农村妇女走出家门就业创业我们利用宣传媒体营造声势,利用会议推动工作。通过在《孝感晚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运》2011,(12):17-18
近年来,青岛市妇联围绕促进农村妇女参与发展、持续增收的工作目标,大力培养农产品女经纪人,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强化服务措施,培养1848名农产品女经纪人,带动20余万名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有力推动了农村产业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2.
信息互联网     
《中国妇运》2006,(5):28-2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辽宁省凤城市妇联召开农村妇女增收致富项目推介会。近日,凤城市妇联组织召开了以“巾帼展风采,项目进万家”为主题的农村妇女增收致富项目推介会。为了使项目介绍更加生动具体,凤城市妇联精心挑选了无公害蔬菜、山野菜、五味子、板栗等四项投资少、见效快、科技含量高、适于妇女从事的致富项目,赶赴生产基地录制成影像资料,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片中详细介绍了各个项目的市场前景、投资估算、效益分析、科技含量等,图文并茂地讲解使农村妇女对各个项目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推介会上,还邀请了凤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  相似文献   

13.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指为农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提供必要和有利的物质和社会条件,保证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种社会性活动。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一种社会实践 ,在全球范围内已得到普遍重视 ,原因在于它能对促进农村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国农村改革20年的实践表明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适应市场经济的、能把2亿农户与社会各方面联系起来的纽带。目前 ,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正处于发展阶段。一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一项适合妇女参与、能够充分发挥妇女潜力的重要形式 ,是促进农村妇女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主要体现在生产和就业两个层面 :…  相似文献   

14.
《中国妇运》2014,(12):31-32
近年来,成都市妇联大力培育、扎实推动、创新发展妇女专合组织和巾帼科技示范基地的规模化、品牌化建设,使其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内部管理机制明显规范、示范带动能力明显提升。五年来,带动20余万名妇女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开展妇女实用技术培训15万人次,  相似文献   

15.
黄增元 《当代广西》2012,(14):49-49
陆川县大中小型水库移民共有25445户118553人,属全区水库移民大县之一。库区移民发展致富存在人多地少、移民群众文化素质偏低、转移就业难度较大、移民增收相对缓慢等实际难题。今年以来,陆川县大胆创新工作思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带动、规划建设移民创业园等措施,带动移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16.
科技致富     
《中国妇运》2008,(5):48-48
湖南省花垣县农村妇女技能培训效果显著。近年来,湖南省花垣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妇女技能培训,将农村妇女培训纳入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体系,建立农村妇女学校19个,举办各类城乡妇女技能培训班25期,培训妇女58500人次。县妇联积极协同县农业局、科技局组织妇女参加“阳光工程”、“巾帼科技致富工程”,共培训农村妇女6000余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运》2002,(7):14-15
2000年以来,和着“科教兴冀”的主旋律,在河北省农村妇女中蓬勃兴起的“新千年科技致富接力行动”,为“双学双比”活动注入了新的生机。这一由省妇联和省科技厅共同组织、专家领衔与女能手和农家女联袂上演的科技致富戏,提升了农村妇女的科技素质,加速了科技成果向妇女劳动力的转化,加快了农村妇女科技致富的步伐。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运》2011,(10):29-31
为促进农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山东省各级妇联实施“巾帼增收倍增行动”,即以促进农村妇女发展、实现增收为目标,扶持一批妇字号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妇女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一批巾帼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9.
黑山羊生产基地、里当土鸡养殖基地、金银花生产基地、旱藕生产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桑蚕生产基地等一批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的建立和发展,标志着马山县“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策略的成功。特色产业成规模马山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要促进农民增收,农业上要突出特色抓调整, 抓住机遇抓调整,做大特色产品,做强特色  相似文献   

20.
1995年以来,宁波市农业和农村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市妇联在农村妇女中积极实施科技培训“三大战略”,使妇女科技培训直接为促进生产力服务,为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奔小康服务,纳入市科教兴农的总体部署。(一)适应人民生产从温饱到小康的转变,引导妇女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