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玲 《人民论坛》2014,(12):226-228
农业经营组织创新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的关键,产业集群已成为推动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通过支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促进农业经营组织协同发展和网络发展,将是在现有农业产业组织模式基础上深化河北省农业经营组织创新的路径之一。文章在总结河北省农业经营组织现状基础上,提出产业集群视角下河北省农业经营组织的构成框架,为河北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构建提供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樊端成 《桂海论丛》2011,27(2):125-128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广西农业经营组织结构经历了从单干农户到合作社、人民公社,最后又回归农户和专业合作社联动发展的演变历程。农业经营组织结构变化,对广西农业生产发展影响巨大。为促进农业快速持续健康地发展,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加强政府引导,不断提升农业生产专业化,同时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股份制企业,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经营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3.
农业经营组织化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 ,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我国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 ,一些地方也创造和发展了如“公司 +农户”和各类专业性合作组织 ,使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 ,但总体上看 ,目前仍处于较低水平。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 ,建立和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成为我国农业经营组织化的主导形式。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水平 ,既需要经营组织加强内部管理 ,健全机制 ,提高一体化程度 ;更要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 ,为农业经营组织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4.
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组织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工作的关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能否取得预期的成效取决于农业组织创新的方向、形式和程度。当前,可供选择的农业组织模式主要有合同生产模式、合作社模式和公司企业模式等多种,各种模式都有其适用的环境和条件。要使农业组织创新取得成效,必须采取相应的保障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组织形式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尚颖  朱雅丽 《理论月刊》2003,(10):148-151
农业组织形式是一定时期生产关系的具体反映。作为农业生产核心问题的农业组织形式表现为农业生产要素的集合,是农业组织的聚合,即农业组织体系。农业组织形式的差异主要表现为组织结构和组织体系上,农业组织形式的创新主要表现为组织的体系和结构创新。  相似文献   

6.
冯道 《中国发展》2001,(1):48-50,57
在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产联合的基础上,通过产权制度创新,实现经营联合,由单个、分散的农户以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收益权参与股份制经营,逐步弱化以家庭为概念前提的经营自主权,集聚生产要素形成规模经营,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农产品的资本化生产,加速农业资本的积累,是我国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面对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如何创新经营体制、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如何组织农民入市、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把解决农业问题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上。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创新体制,把现代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引入农业,实行企业化运作、市场化经营,大力发展公司制农业。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剧,创新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规模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已经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我国作为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国家,要适应这种形势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对现有的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的生产组织形式加以改造,形成以一种适合规模化生产、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而农业组织形式的创新则主要表现为结构  相似文献   

9.
吴娜 《人民论坛》2014,(9):93-9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新型农业经营组织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目标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阐述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发育状况和运行模式,分析目前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指出发展新型农业组织的基本思路,提出具体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马玮 《群众》2020,(20):53-54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要积极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专业合作模式。这为我们解决当下"谁来种地""科学种地"等问题提供了发展思路和基本遵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指具有相对较大的经营规模、较好的物质装备条件和经营管理能力,劳动生产、资源利用和土地产出率较高,以商品化生产为主要目标的农业经营组织,主要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本期法眼     
《人大论坛》2013,(1):35-35
《农业保险条例》今年3月实施:国务院日前公布了《农业保险条例》,将对符合规定的农业保险给予保险费补贴,对农业保险经营依法给予税收优惠,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投保农业保险的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信贷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是从长远、深层次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核心在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作为农民组织化的不同形式--农业产业化经营、定单农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它们的大力发展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13.
赵兴泉 《今日浙江》2013,(20):24-25
扶持发展家庭农场,相对于国外农业经营组织的一项普遍制度安排而言,在国内则是当下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的一个崭新课题。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主体”到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扶持家庭农场”,发展家庭农场已成为三农工作的一个重点。怎么认识家庭农场、如何培育家庭农场,这是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公安研究》2014,(4):20-20
顾钰民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年第10期撰文认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是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农业生产经营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农业劳动力明显减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不断创新,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号角。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要求: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可以说,规模化基础上的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机制下的组织化、社会化,是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内在规定和要求。对浙江而言,培育和创新发展能实施"四化"经营的新型农业主体及其组织模式,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根本所在。具体可在六个"优化"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杨建洪 《创造》2003,(11):25-26
保山市是云南省的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5%。近年来,为适应加入WTO和国内外市场的新形势,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保山市以“把保山建成全省重要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坚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市场多元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发展,使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到目前,全市具有一定带动力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和经营组织发展到89个,户均资产为3249.4万元,带动农户35.43万户,辐射带动种…  相似文献   

17.
李尧林 《前进》2014,(3):53-5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和壮大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充分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近年来,我们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业效益、大幅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的步伐,确保“两个翻番”目标顺利实现,发挥农业生产基础较好、环境污染较小等优势,积极探索采用多种经营体制发展有机农业的途径,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8.
王焱 《群众》2014,(4):80-80
<正>"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潍坊现代农业发展已有20年的历史。1993年-1999年,潍坊在全国率先提出并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确立16个主导产业,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生产,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一体化经营,延伸了农业生产链条;2000年,开始推行农业国际化、生产标准化,率先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其主要经验如下:一、以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科技是农业向现代化推进的动力源泉,通过科学技术的运用,可提  相似文献   

19.
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组织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锡华 《前沿》2005,(2):40-43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又一次大规模的农业改革。通过农业产业化的经营组织模式, 能为更好的实施这一农业战略目标提供良好的环境平台。它可以通过“公司 农户”的形式, 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更关键的是找到了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 既符合国情, 又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黄佑安 《世纪行》2011,(2):43-43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科技支撑,乡镇农技推广部门是推动农业科技推广、保障粮食(农产品)安全的基石,承担着参与制订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农业技术的专业培训、组织农业技术与信息服务、对确定摊广的农业技术进行试验示范以及指导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群众性科技组织和农民技术员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