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苑朋欣 《世纪桥》2009,(18):9-10
淮海战役中,山东广大人民群众踊跃支前,他们抢修道路,架设桥梁,协助部队抢修电话线路,积极筹集军需物资,依靠人力和相当落后的工具,将大量的粮食、弹药等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将伤痛员送到后方救治。人民群众对淮海前线的全力支援,有力保证了人民军队的节节胜利。  相似文献   

2.
《实践》2021,(5)
正淮海战役期间,后方人民用小推车将300多万吨弹药物资、2.85亿公斤粮食等及时运到了前线,用车轮碾出了一个战争奇迹。人民群众的伟力,成就了人民战争的胜利。正如陈毅同志在淮海战役胜利后感慨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1950年10月,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鼓舞下,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祖国人民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大力发展生产,踊跃支援前线,将各类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朝鲜战场。与此同时,国内各界群众,纷纷将慰问品等寄往前线,有的直接寄给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同志。  相似文献   

4.
1950年10月,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鼓舞下,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祖国人民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大力发展生产,踊跃支援前线,将各类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朝鲜战场;与此同时,国内各界群众,纷纷将慰问品寄往前线,有的直接寄给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同志。  相似文献   

5.
为了取得太原战役的胜利,1948年末及1949年初,党在晋中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组建了太原区,并设立民力科和民众工作委员会等专门的群众动员机构,合理布局运输网点,有效地动员了人民群众参与太原战役后勤保障工作。在党的动员和领导下,人民群众在粮食供给、后勤运输、军需物资保障、战地卫生勤务保障等方面为太原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全面总结太原战役中党的群众动员工作的历史经验,对现今党动员人民群众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6.
1949年春,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夺取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全面胜利,人民解放军将横渡长江,蒋家王朝的覆灭已经是指日可待,全国人民将迎来最后的胜利曙光。许多国民党官兵前线起义,或掉转枪口,或弃暗投明,回到人民的怀抱。国民党海军中广大富有正  相似文献   

7.
1949年春,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夺取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全面胜利,人民解放军将横渡长江,蒋家王朝的覆灭已经是指日可待,全国人民将迎来最后的胜利曙光。许多国民党官兵前线起义,或掉转枪口,或弃暗投明。回到人民的怀抱。国民党海军中广大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的官兵也日渐不满国民党黑暗统治,  相似文献   

8.
在淮海战役纪念馆中,有一辆小推车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淮海战役中人民群众支援前线时使用过的小推车.陈毅同志曾经说道:"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1948年10月31日,上级单位"出20辆车子支援淮海战役"的通知传来,山东省泗水县芦沟、土洞等14个偏僻山村的群众立即响应,纷纷报名要求参与支前行动.  相似文献   

9.
空军上海某军需仓库党委把发扬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培育官兵爱党报国、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和周到服务的价值追求,作为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注重引导官兵在遂行军需物资保障任务中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有力促进了各项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0.
在《前线》杂志恢复刊名十周年之际,我代表基层的广大农村党员群众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对《前线》杂志多年来给予我们的帮助和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一、《前线》是农村基层干部践行科学理论的“指南针”由于农村基层干部与人民群众接触最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最接近,与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形象的树立最关键,因而必须熟悉和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和指导实践。《前线》杂志就像我们身边的良师益友,能够及时地把最新、最权威的理论知识送到我们身边,让我们更加深刻透彻地理解其科学内涵,帮助我们用科学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淮海战役中山东人民的支前运动为考察对象,展现出军民团结的感人情景。历史的启示在于告诫我们不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只有获得群众的支持,我们的事业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2.
见证开国     
黑山阻击战中人民群众给解放军送饭用的铁水桶 1964年8月,辽沈战役纪念馆将其从辽宁黑山县张家屯农民张春生处征集的一只铁水桶,送交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展出。这只高36.5厘米、直径28厘米、桶口已变形的普通铁水桶上,布满了一百多个弹孔。它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人民群众在黑山阻击战期间支援解放军前线时的见证物。  相似文献   

13.
1946~1949年中共为缓解东北解放区军需民用物资紧缺的状况,与苏联开展贸易,换取急需物资,以便恢复财经,稳定物价,供应前线。目前学界多认为,1946~1949年中苏贸易是苏共秉持国际共产主义精神,经中共多次经济援助请求后才得以开展。这一观点忽视了对苏共方面的现实贸易需求的历史考量。通过对1946~1949年中苏贸易开展之原因、过程和地位的历史分析可以看出,苏共对东北解放区的贸易合作只是对战后形势发展的现实考虑而作出的战略选择。即使在后来的贸易活动中苏联透露出的援助意图也同样有此考量。  相似文献   

14.
正淮海战役期间,刘伯承、陈毅奉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命令,离开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奔赴西柏坡,商讨淮海战役结束后的渡江作战事宜。途径山东单县时,他们作了短暂停留。期间,县城内发生了一桩来自淮海战役前线的解放军伤员随意开枪扰民的事件。当地干部尽管一再表示谅解,没想到横扫千军如卷席、身肩大事的刘、陈两位首长竟"小题大做"起来,亲自对这件"小事"进行了认真严肃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保障根据地的军需民用,稳定和发展经济,根据地政府在金融方面采取了重要措施,主要是实行统一累进税,设立国家银行等金融机构,统一货币,进行货币斗争。这些措施的推引,为建立健全经济制度,筹措经费和物资进行抗日战争、稳定和活跃经济、保障和改善群众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有效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16.
付娟 《党史文苑》2009,(5):22-23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保障根据地的军需民用,稳定和发展经济,根据地政府在金融方面采取了重要措施,主要是实行统一累进税,设立国家银行等金融机构,统一货币,进行货币斗争.这些措施的推引,为建立健全经济制度,筹措经费和物资进行抗日战争、稳定和活跃经济、保障和改善群众生活作出了重要贡献,有效地支援了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17.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在淮海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与配合下,共歼灭和俘虏国民党军55.5万人,使国民党在华东和中原的主力部队丧失殆尽.淮海战役的胜利使我人民解放军将战线推进至长江北岸,为渡江战役的胜利进行及夺取全国革命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回顾淮海战役,张震将军(曾任华东野战军参谋长)一语中的:"淮海战役既是与敌人斗力,又是与敌人斗智。" "毛主席十分重视了解下情和发扬集体智慧,善于集中下级的正确意见,充分发挥前线指挥员的主观能动性,并给他们以临机处置的权力,使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得到更好的贯彻,这更证明了毛主席的伟大英明。"纵观淮海战役决策全程,就如何彻底歼灭国民党军徐州"剿总"刘峙集团,人民解放军统帅毛泽东与华东野战军(华野)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斟酌损益,高度互补,最终打响淮海大战。  相似文献   

19.
面对年初50年一遇的雪灾,利川市电力公司各级基层党组织按照公司党委的部署,在抗冰灾保供电一线激发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广大员工全力抢修复电,努力承担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使基层党支部成为抗冰抢险救灾工作前线的坚强战斗堡垒,有效推进了电网全面抢修复电工作。  相似文献   

20.
1949年11月22日清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后勤司令部一支汽车运输队从常德车站出发,将作战物资运往正在川东南围歼宋希濂集团的前线部队。车队在沅江南岸沿着蜿蜒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