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代法律的刑罚包含惩罚与教育的意义,除法定的、附条件的监外服刑外,几乎所有的服刑都是在固定的劳动改造场所进行的,主要表现为对人身自由的剥夺和与社会的隔离。在对人身进行惩罚的同时,对主观世界进行教育和挽救,以达到悔过自新的目的。监禁本身包含着较多的惩罚的涵义。要使被改造者真正从心灵上悔过,对社会不造成伤害,还有一种新的改造方法,即“社区矫正”。  相似文献   

2.
随着行刑观念从以死刑、肉刑为刑罚体系的中心转向以自由刑、罚金刑为其中心,刑罚的谦抑性、人道主义理念的进一步传播,同时,以监狱行刑来完全防止犯罪的想法的破灭、重新犯罪率上升等因素共同促使刑罚目的由惩罚报应向教育矫正的转变,世界各国纷纷采取了将改造和矫正罪犯,特别是轻刑犯以及人身危险性已经得到改善的长刑犯的设施内处遇(institutional correction)转向社会内处遇(community correction)的刑事政策。在这种背景下,作为犯罪人处遇刑事政策的“社区矫正”近年来在国内也开始受到关注,在全国进行试点并推广,本文拟通过对此项刑事政策萌发背景及其在刑事政策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进一步对我国如何建设立法科学、制度完备、裁量执行体系健全的社区矫正制度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是我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犯罪,是一个与和谐社会最不和谐的音符;与犯罪分子作斗争,伴随着社会建设的全过程。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对于犯罪分子的处罚手段和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并与社会的文明进步互相呼应,互相映衬。刑罚制度的先进、文明,直接作用于对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社区矫正”作为一种新型的刑罚执行方式和教育、改造罪犯的形式,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推行几十年了。2003年我国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开始“社区矫正”试点工作,2005年初司法部下发了《关于扩大社区矫正试点范围的通知》,我省是第二批试点省市之一,我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已经启动。为了配合全国第二批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开展,做好我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广东省司法厅和广东省法学会于2006年4月27-28日共同举办“社区矫正工作理论研讨会”,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开展建言献策。现将研讨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法治纵横》2014,(18):64-64
阿瓦提县司法局针对管控的社区矫正人员,采取“公益劳动与集中学习”的方式促进社区矫正人员积极改造自我。2014年以来,阿瓦提县司法局对管控的社区矫正人员开展公益劳动14次,集中宣教学习16次,起到良好效果。通过以“学习教育为主,公益劳动为辅,劳动学习结合”的方式使社区矫正人员明白只有不断学习党的政策法规,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工作,明天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的道理。  相似文献   

5.
正内观矫正法是指将内观心理治疗方法进行适当改造后运用于罪犯改造的一种矫正方法。内观矫正法与循证矫正有着较高的契合度,但就目前监狱适用情况看,内观矫正法距离实质意义上的循证矫正还有一定差距。监狱干警无论是在理念还是制度操作层面都存在不少误区。本文以循证矫正为视角剖析内观矫正在矫正改造罪犯中的优势与不足,并在反思其不足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正> 如何提高改造犯人的质量,这是当前政法工作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劳改单位,实行了一项旨在促使犯人自觉改造的新的奖罚制度——刑期奖罚制。这项制度把犯人的改造表现、生产情况和经济效益与一定限度内的刑期延长或缩减结合起来,作为评定犯人改造优劣,奖优罚劣的一种手段,不失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新的管教手段,值得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7.
引言拉丁法谚有云:"执行乃法律之终局及果实。1"社区矫正与监狱犯人改造和教育的最大不同在于其很大程度上是在开放的社会进行矫正,因此如何发挥社会志愿力量参与到社区矫正中来是社区矫正能否获得成效的关键所在2。社区服刑人员家庭是社区矫正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其中,家庭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个人来说则是情感归属的依托,  相似文献   

8.
社区矫正的中国式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是社会最丑恶的现象之一,是危害人类美好社会健康发展的毒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直至消灭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对罪犯的改造与矫正也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社区矫正是当今世界各国矫正领域中发展较快的一个领域。本文从社区矫正的起源入手,在分析我国社区矫正现状的基础上,对我国社区矫正的改革和完善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9.
《刑法修正案(八)》将社区矫正正式写入刑法,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确立.为改革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如何使社区矫正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如何发挥检察机关在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中的作用更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课题。本专题从我国社区矫正的发展。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定位、对策、方法等不同视角进行论述.以期强化社区矫正的执行。真正实现社区矫正保护社会和改造罪犯的双重目的.促进社会的稳定与进步。  相似文献   

10.
去年6月,周永康同志在全国政法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专题研讨班作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要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确保教育改造工作取得实效”。“首要标准”的提出,表明党中央要求新时期的刑罚执行工作必须从坚定不移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的政治高度,牢固树立“以改造人为宗旨”的思想,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谋划和改进刑罚执行工作,  相似文献   

11.
蔡顺国 《检察风云》2014,(15):72-73
喜欢看美剧的观众对"电子手铐"一定不陌生,手腕上戴着一条电子手环的假释犯,一旦在假释期间有不轨行为,假释官就会循着电子手环发出的信号从天而降,把他们重新关进高墙里。随着社区矫正的推进和深入发展,如何加强对社区服刑矫正人员违规违法行为的预防和行踪的掌控已经成为一个大问题。如今,这种利用电子手铐对非监禁涉罪未成年人进行远程监管的手段也开始在上海检察机关得到应用,浦东新区检察院已对三名涉罪未成年人实施佩戴电子脚环的非监禁监管方式。试行一年来,电子脚环被证明为一种可以有效挽救罪行较轻的涉罪未成年人的新型监管方式。  相似文献   

12.
《人民调解》2012,(3):9-12
第一条 为依法规范实施社区矫正,将社区矫正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社区矫正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3.
西安市“城中村”改造是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西安大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推动西安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总投资高达162.4亿元的14个行政村今年将面临全面改造。面对如此巨大的投资,在“城中村”改造工程中如何有效预防和杜绝各个环节腐败,将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 目前关在矫正院中的那些人都是从我们城市以及全国各地象芝加哥这样城市的居民区和街头上抓去的。想把这些人永久关押起来的政客们,几十年来也一直成到无法解决诸如教育、住房、保健以及管理各地大城市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同样错综复杂和难以消除的问题。我们的国家,在当前和以后的一个时期中,将会遇到它没有时间或耐心来理解的更加复杂、棘手的国内问题。其中之一是出现了更多的罪犯,超过了社会提供的监管、改造或肃清的能  相似文献   

15.
剖析“反矫正”心理态势 推进“个性化”社区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以来,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其中最突出的是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正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心理状态,需要进行认真分析,仔细解读,制订相应的工作措施并落实到位才能奏效。即在矫正工作实践中,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个别化教育,扎实推进"个性化"社区矫正,才能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对象的改好率,进而使社区矫正工作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珉 《法制与社会》2010,(23):123-123
近年来,随着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越来越严重,如何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社区矫正以它独特的刑罚模式,成为了改造和惩罚未成年犯的新形式。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就检察机关作为一个法律监督机关,如何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社区矫正开展法律监督工作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17.
修订刑法规定了私放在押人员罪和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私放的对象也由1979年刑法规定的“罪犯”相应地修改为“在押人员”。司法实践中,对如何正确界定刑法第四百条规定的“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罪犯”(以下简称在押人员),认识不一,影响到对该类案件的准确惩处。  对“在押人员”如何界定,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是“监管说”。即“在押人员”指被法院判处自由刑的罪犯,在监狱、看守所等监管改造场所执行刑罚,接受教育和改造的犯人,包括在押解途中的犯人。否则,就不能认定为“在押人员”。其…  相似文献   

18.
循证矫正,本意是"基于证据的矫正",其核心是遵循研究证据进行矫正实践,强调罪犯改造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把研究者的科研成果与矫正工作者的矫正实践结合起来,实现矫正效果的最大化。循证矫正是现代科学精神对矫正实践领域的渗透,为罪犯改造工作带来了一场方法论革命①。2012年9月,张苏军副部长在"循证实践与循证矫正国际研讨班"上明确提出:"我们应当学习借鉴国外循证矫正的有益做法,结合我国罪犯教育改造工作实际加以创造性地运用,经‘本土化’处理,最终形成一套符合中国实际的循证矫正体系。  相似文献   

19.
社区矫正与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是指对罪行较轻、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不大的或经过监管机关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在社区中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改造和服务的执法活动。社区矫正需要充分利用社区的各种资源和各方面力量。进行试点是指扩大对这些人在社区中执法的比例,9月初在  相似文献   

20.
张忠 《人民调解》2007,(9):16-16
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逐步推广,如何把社区矫正与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推动社区矫正工作,是摆在所有社区矫正工作人员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司法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的知识,独创了社区"目标矫正",把社区矫正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取得了可喜的经验和成果,也是社区矫正工作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