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橫川健  付博 《友声》2014,(2):18-19
<正>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之际,我从心底表示由衷的祝贺。同时,也对全国友协长期以来作为民间交流的桥梁,为日中两国友好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于1954年5月3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第5年。那一年,周恩来总理访问了印度,与尼赫鲁总理共同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且在出席日内瓦会议及第二年万隆会议期间,展示了新中国重视和平友好的姿态,给世界各国留下了清新的印象。中国政府很早开始就重  相似文献   

2.
人性与法治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中西文化人性论的根本差异是中西文化分别走向人治和法治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国要实现法治就必须对传统文化的人性立场进行深刻反思;走出人性预设理想化的误区,借鉴西方人性论的合理因素,从人兼善恶双得属性、人的主体性、人的世俗性等人性立场出发建构中国法治之路.  相似文献   

3.
《今日浙江》2011,(24):64-65
德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以前,漫长的历史积淀了德清深厚的文化底蕴。防风文化、游子文化、"瓷之源"、"前溪歌舞"源远流长。今天,德清凭借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浓郁的人文气息,再次孕育了与世界接轨的现代文化——钢琴文化,作为其重要载体的"中国钢琴音乐谷"是德清的又一张文化名片。德清与钢琴的不解之缘还得追溯到20多年前,早在20世纪80年代,德清县洛舍镇就建立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是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决策,是完善党校教育体系,推进党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建国60年来党校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成果。  相似文献   

5.
朱雁芳  尹静 《求索》2011,(1):223-224,160
关于人性之善恶,自古以来争论不休,中国的孔孟之学主张"人之初,性本善",西方文化主张"原罪论",认为人性生而有罪。威廉·戈尔丁作为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寓言编撰家,他的以《蝇王》为代表的文学作品以其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而卓著于世,威廉·戈尔丁也为此殊荣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戈尔丁的《蝇王》一反英国荒岛文学之传统,叙写了人性恶的文学主题,但作者在说明人性本恶的同时并不赞成罪恶,他旨在通过对《蝇王》人性本恶的表述倡导人类社会的善良与道德。从故事情节的道德评断上看,戈尔丁实为一个具有乐观生活情怀的"悲观主义"者。《蝇王》促使人类认识自身之恶,以达解救并改善自身之目的,这为人性恶之救赎提供了可行之治。  相似文献   

6.
杨佩  刘瑞峰 《协商论坛》2009,(10):14-19
阎济民同志发言: 今年是建国60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60年的事业成就辉煌,60年的经验弥足珍贵。共和国的繁荣富强、国泰民安,要牢记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建设中国。我们今天的幸福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不要忘本,谁要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1976年2月(一说6月)说过,我这一生做了两件事,一是建国,二是发动"文化大革命"。"文革"的先导就是20世纪50至60年代发生的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简称"反修")的斗争。  相似文献   

8.
中国儿童心理学家茅于燕说:夹缝教育让孩子受苦──请给他更广阔的空间陈锦娟爸妈们的坊间很流行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点上",所以各位父母亲都致力地为孩子"充电":三岁学画画、四岁学钢琴、再上幼儿班......来自中国的儿童心理学家茅于燕教授说:"这多...  相似文献   

9.
曾长秋  曹清燕 《湖湘论坛》2011,24(2):121-124
思想政治教育属于人的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可以提升人的内在精神力量和素质,具有属人性;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于人的生存、发展的需要,并由人创生,显示其属人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功能、价值中蕴含了"建设人本身"的元素,确证其属人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属人性决定了它必须为了人,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能够促进人之存在的提升、人之本质的生成和人性的完善,以及人之全面而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优先重点发展教育事业(张国平)邓小平同志一贯重视知识,重视人才,重视教育,始终把教育作为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历史命运的根本问题,反复强调其地位和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当今世界的...  相似文献   

11.
于浩 《中国人大》2014,(21):37-38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深刻阐释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前提,明确宣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民族先进精神是中华民族取得民族独立的精神支撑,同时也是建国后60年社会建设的内在精神力量。在民族解放历史进程中,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民族先进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等一系列精神典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民族危亡时期敢于斗争、敢于牺牲奉献的民族先进精神。在建国后的社会建设中,铁人精神、"九八"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5·12"抗震精神等精神典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无私奉献精神,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在未来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民族先进精神将得到进一步深化,为社会建设继续提供强大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13.
张晓云 《前沿》2013,(8):10-11
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出现了诸多问题,经济飞速发展而国民幸福感却在下降的事实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建设"幸福中国"是整个中国社会的共同愿望。道家哲学返归人生存的本原与本根,从人性与人道的层面去彰显人的生命价值,启示人存在的意义。"法天贵真""见素抱朴""上善若水"的思想为建设"幸福中国"提供了哲学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臧慧远 《求索》2011,(2):124-126
王夫之在继承孟子人性善和四端之说的基础上,从唯物的立场,对人性的本质是什么,人性何以为善又何以有恶等问题作出了进一步的回答。王夫之认为人性本于"气",人性的本质是善的。在对人性论的发展路径上,王夫之主张"日生日成"、"习与性成"的人性发展观;在情与性的关系中,认为"心统性情"、"情才同原于性"。他扬弃了宋儒对人性的二元化的分裂,重新确立了性一本论。可以看出,王夫之人性论洋溢着一种变革和实践的精神,一种积极有为的向上的朝气,透现出对未来的坚定信心。这些都是王夫之在对孟子人性论诠释与改进的基础上,对人性论做出的新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5.
清末是中国近代警察教育事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徐世昌作为清末民初重要的政治人物,非常重视警政建设及警察教育工作。他组建警察教育行政机构,开办警务学堂,兴办警察高等教育,重视警察学术发展。这些举措,不仅培养了大批警察专门人才,而且推进了清末民初警察事业的发展,同时还促进了中国警察教育的近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李堂 《前沿》2011,(7):81-83
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必须坚持的根本指导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关键,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方向保障。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相似文献   

17.
志愿服务,一般指一种自愿的、不计报酬的参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人类自身全面发展的社会公益事业的活动。由于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志愿服务精神与残疾人事业的宗旨高度契合,发轫时间基本与残疾人事业同步,志愿服务从一开始就与残疾人事业紧密相连,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志愿助残"几乎与"志愿服务"同时进入中国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执政党的合法性资源是指那些能提高民众对执政党认同的各种要素。合法性资源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意识形态的资源、政治层面的资源和经济层面的资源。建国60年来,随着执政能力和外部因素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在获得新的合法性资源的同时,也伴随着合法性资源的流失。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合法性资源的探索与实践的过程,正是在这种政治合法性资源的不断获得与流失的交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共产党一方面努力维护既有的合法性资源。同时面对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不断开发新的合法性资源。可以说建国60年来中国产党执政的历史进程也是对自身合法性资源不断维护和重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或根本原则,"五位一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布局。科学发展观是"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思想来源和重要指导方针,而"五位一体"总布局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具体实践。因此,探讨"以人为本"在"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的作用问题,对于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之下,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贯穿于社会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魏连 《湖北社会科学》2012,(10):186-188
学习化社会理论是指以学习化社会为基础的、主张人人都能够平等积极主动地坚持终身学习进而完善人性、提高自身价值的系统理论。学习化社会理论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人性,把完善人性作为教育的最高理想。不断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对学习化社会理论的借鉴与学习,将有助于其在坚守自己学术地位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追求进步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