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波商人与宁波近代市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波人素以善于经商而闻名于世,宁波商人不仅执近代中国工商界之牛耳,对宁波本地经济的繁荣社会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作用,对宁波近代市政的英献即是其中之一.近代宁波市政建设伊始,宁波商人就对之热心支持、鼎力相助,其作用体现于市政建设的各个方面,到抗战前,宁波已初步形成近代市政制度,城市面貌发生了迥异于昔日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融入"长三角"发展"宁波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融入长三角,接轨大上海对于发展宁波制造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宁波制造业的前景、特色和条件的分析,提出了发展宁波制造业的一系列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逐渐高涨,全国人民纷纷投入抗日运动.宁波商人在国家危急存亡之秋,也积极投入抗日斗争,维护民族尊严,保持民族气节;支援抗日斗争;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粉碎日本侵略者的经济统制.我们要弘扬宁波商人的爱国精神,为浙江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4.
在孙中山革命活动中,有不少宁波人支持孙中山的反清斗争,为孙中山提供经济资助,协助孙中山建立南京临时政府,积极参与孙中山的反袁、护法、北伐等工作,对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和起到重要影响。孙中山也十分信任宁波籍人士,委以重任,支持工作。宁波帮在清末民初富有影响,迅速崛起,与孙中山对宁波帮的信任和支持密不可分。孙中山与宁波的交往中,不仅体现孙中山的气度与魅力,也显示出宁波帮与时俱进、奋斗不息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现当代的宁波帮活跃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不乏有政界人士、工商巨头、科技名人、社团领袖和社会名流。邓小平亲自做团结和发动宁波帮工作,把发挥宁波帮的优势,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布局的重要一棋来抓,动员宁波帮建设宁波指示鼓舞下甬籍人士开展报效桑梓活动,为宁波申报计划单列市不断奔波,积极支持宁波经济建设,推进宁波文化和社会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1925年二、三月间,中国共产党在宁波的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宁波支部建立。七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宁波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宁波的党组织在革命和建设中不断壮大,由5名党员发展到今天成为拥有243256名党员(1994年底市组织部统计数字)的宏大组织。“读史使人明智”。我们回顾宁波建党历史,对于我们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开拓宁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局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宁波是党的活动开展得较早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7.
雅片战争以后中国进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浙江是受外国侵略最早的省份之一,宁波(1844年1月)、温州(1877年3月)、杭州(1896年9月)先后被辟为商埠,列强以此为基地,向浙江各地开展政治、经济、文化侵略。清王朝统治由盛而衰,清朝浙江当局十分腐败,给人民造成深重灾难。同时,浙江的自然经济加速解体,商品经济逐步发展,产生了浙江最早的买办商人和产业工人,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开始投资近代工业,民族资本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抑下也开始艰难地发展起来。面对列强欺凌和封建专制的腐败,19世纪40年代以杭州人龚自珍为代表的部分开明地主和先进农民阶级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8.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危及人类生存的重大因素。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长期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人类将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社会也难以协调发展。本文就宁波的环保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要把宁波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根据目前的环保状况及对环境趋势的分析,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宁波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进一步加强宁波的环境保护任务十分繁重。  相似文献   

9.
五四运动如惊雷震撼九州,甬江沿岸掀起爱国怒潮。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通电声援,筹建爱国群体组织,游行示威,用各种形式上街宣传。同事,抵制日货,提倡购用国货。“六三”以后,宁波工人为主体的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运动的主力由学生转为工人,斗争形式由学生罢课发展为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和商人罢市的“三罢”斗争,工学商的联合行动把这场爱国斗争推向了高潮。五四运动对宁波发生影响,促进了宁波新文化运动发展和马克思主义普及,也为中共宁波地方党组织的创建在思想上、组织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宁波是我国近代史上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一百多年来,宁波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为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反动统治进行了不屈不挠、义无反顾的英勇奋斗。正因为如此,当五四运动浪潮波及宁波后,宁波人民再也无法平静。国家危亡、民族耻辱驱动着宁波人民的爱国之心,从学生到店员,从工人到各界群众,犹如甬江怒潮,奔腾向前,表现出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今天,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缅怀宁波先辈在五四运动中的丰功伟绩,继承他们的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我们精神文明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宁波学生首先响应五四运动当巴黎和会上中国…  相似文献   

11.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犹如惊雷震撼九州,甬江沿岸掀起爱国怒潮。宁波的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通电声援,游行示威,筹建爱国群众组织,以各种形式上街宣传。与此同时,提倡购用国货,抵制日货。“六三”以后,工潮澎湃,宁波的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运动主力由学生转为工人,斗争形式由学生罢课发展为工人罢工,再发展到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和商人罢市的“三罢”斗争,工学商的联合行动把这场爱国斗争推向了高潮。五四爱国热潮不仅促进了新文化运动在宁波的进一步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广泛普及,而且为宁波地方党团组织的创建在思想上、组织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提升宁波城市综合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宁波作为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在"长三角"城市发展群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宁波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强弱,不仅关乎宁波的未来,而且对整个长江三角洲的产业分工与布局、对以上海港为龙头的组合式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都会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宁波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一个具有非常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本课题旨在全面分析宁波的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现状,找出与相关城市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进一步挖掘宁波的优势和潜力,为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宁波提出的打造"港口经济圈"的重要决策符合"一带一路"的战略需求,也与宁波的北极航线地位相吻合,对于提升宁波的国家战略地位有重要作用。文章在分析"港口经济圈"内涵的基础上,认为"港口经济圈"建设在提升宁波的国家战略地位、推进宁波城市国际化建设、增强其在华东片国内外运输的核心地位、助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和诠释海洋强国战略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文章同时也指出宁波在将"港口经济圈"上升至国家战略方面存在一定的瓶颈,具体表现在"港口经济圈"的构建主体具有模糊性、"港口经济圈"的立足点具有狭隘性、"港口经济圈"的构建视角具有局限性、"港口经济圈"的构建范围具有不稳定性等方面。进而,文章提出以"大宁波路港经济圈"作为促进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称为"第三利润源泉",宁波具有较好的港口优势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基础.物流业将在宁波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为此,必须根据国际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宁波经济发展动态及城市定位目标,通过建立领导协调机制,确立发展方针、目标、战略、原则、突破口和模式选择等,不断发展和完善宁波的现代物流业.  相似文献   

15.
根据十六大精神和省委的要求,宁波作为接轨大上海的重要窗口和前沿基地应发挥先导作用,以IC产业为突破口,加快建设宁波先进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浙江省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宝钧 《前线》1985,(10)
自元朝起,北京就已经成为闻名于世的大商业都市。当时,西方各国的商人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经商贸易。他们带来的丁香、胡椒、钻石、珠宝等商品见于各行市。到了明朝,政府在广州、泉州、宁波三地设立了市舶司,专门管理对外贸易事务。那时的北京仍  相似文献   

17.
刘岳 《前线》2022,(3):89-90
<正>明星电影公司诞生浙江宁波商人涉猎商业领域很广,自然也不会缺位新兴的电影行业。16岁那年,宁波人张石川辍学告别家乡,到上海美商华洋公司当了一名小职员。他白天上班,晚上进夜校补习英语,不久就会说一口“洋泾浜英语”。1913年,他到美国商人办的亚细亚影戏公司,担任顾问并主持制片业务,拍摄了中国故事片开山之作《难夫难妻》。  相似文献   

18.
明清两代,社会商品经济相当活跃,社会财富的积累使得商人阶层逐渐成长为社会重要群体,商人对社会风尚的影响力的增强,尤其是在商业发达地区,传统的阶层地位观念受到挑战。商人地位的提高也使得他们秉持的商业伦理和具有的商业知识得以在全社会传播,并把这种影响推展到教育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商人们的作为同时也加剧了奢靡之风和拜金主义的蔓延。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30年来,宁波的党的建设工作之所以能够对宁波改革开放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集中体现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的时代特点。这些特点概括起来就是,把求真作为党的建设工作的不懈追求,把务实作为党的建设工作遵循的原则,把创新作为党的建设工作的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20.
以浙东文化为根基的宁波区域文化底蕴丰厚,是促进宁波改革开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资源.励志图强、义利并重、经世务实、开拓创新是宁波区域文化中世代相传、一以贯之的优秀人文精神.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大力弘扬这些人文精神,对于塑造宁波人的人文形象、凝聚宁波人的整体实力、激发宁波人的创业活力、提升宁波人的道德良心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促进宁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改革开放30年,"文化宁波"的建设成就与"港城宁波"的建设成就交相辉映,举世瞩目.在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弘扬浙东学术文化中的优秀思想,增强推进改革开放的自觉性扣使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