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求证贾立群     
贾立群现在很有名,是“我喜爱的十大健康卫士”中,排在第一的那个人。他的知名度,由超声波诊断超级精准而起。在北京儿童医院,他不光被患者家属追逐膜拜,也是很多临床和急诊医生的“主心骨”;他上班下班的界限十分模糊。由于一直“蜗居”在医院附近,是真正能随叫随到的医生。他身上的白大褂的口袋是缝死的,让送红包的人没法下手……无一漏诊的贾氏B超1988年,北京儿童医院添置了第一台黑白B超机,贾立群奉命组建B超室,承担除心脏以外各部位的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2.
杨宏宁 《新东方》2000,(4):27-29
我怎么也没想到,若干年后,我爱上的那个女孩竟然是当年被哥哥强暴过的那个人,我无法跨越那深重的阴影,更无法割舍纯真的爱情,我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3.
买份报纸     
每天从家到单位,都要路过那个似乎被繁华广场遗忘的拐角。不知道从哪天开始,那位卖报老人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衣服破旧不整,两只破烂不堪的包塞满了随身行李,小心翼翼地叫卖着,向每个行人投去希望的目光……第一次向他买报后,知道他是安徽人,老伴死了,儿子不养他,将他推出门外。老人的遭遇那几天一直盘旋在我脑际。后来,我就决定每天下班回家时买他一份报纸,即使有时已经在单位读过了或者家里已经买过了,我也要来买一份。渐渐地,这似乎就成了一种约定、一种习惯。有一次,下班时将钱包忘在了办公室,当走到那拐角下,我只从裤袋里摸索到一枚一元…  相似文献   

4.
贼被抓住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抓住了大盗更是大快人心,但面对大盗高国志的时候,我不免犯了踌躇:这不是我想像中的那个人。一段时间中,我看到刑警队负责出现场的那些人总在忙活,大都是大清早地拎着照像机、勘查箱出门,我们在一旁议论:不用问,准又是哪儿的办公楼被...  相似文献   

5.
“诺基亚,那个我憧憬的公司,那个我热爱的公司,就这么完了,我在诺基亚的岁月,我的青春,被放在了阴暗的深处,再见N0kia,再见我的青春。”微软中国在今年8月份向被裁员工公布了裁员补偿方案,一位在诺基亚工作多年的员工如此告别。这个昔日的“手机一哥”终不能寿终正寝,究其原因,其局内人的总结值得人反思:死于安乐,不肯顺势而为。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变成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你如果现在再去买房,惟一能够从中赚钱的办法就是,找到一个比你胆子更大的人,让他接你的下一棒。但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那个接最后一棒的人呢?  相似文献   

7.
体验     
辖区发生盗窃案:一居民放在自家楼上箱子里的1600元现金不翼而飞。我接待了失主。她向我提供了详细情况,然后,她神秘兮兮对我说:“我怀疑的那个对象是你们所长的同学的儿子,你可得替我保密,而且不要告诉你们的所长。”我听了向她解释:“只要有证据证明是那个人干的,我们一定会秉公执法的,这您就放心好了。”接警后,我立即汇报了案情,然后与刑警队员出警,迅速展开调查,摸排了几天,案情毫无进展,反馈的线索也毫无价值。这起入室盗窃案成了悬案。失主三番五次找到我,按照她的推理要求我们破案。她说:“这是明摆着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1961年6月,我还是北大的大二学生,当时一次下乡麦收我被指派搞后勤工作,具体管伙食。在一些人看来,在那个饥饿难耐的年代,管伙食是个肥差,起码可以接触食品,个人是不大会饿肚的.  相似文献   

9.
那天上班一走进办公室,映人我眼帘的是办公桌上的那本崭新的2003年第5期《上海人大月刊》。昨天下班时还没有,一定是秘书科的同志一早送来的。像往常一样,我翻开月刊浏览了起来,只觉得一丝油墨清香飘来,沁人心扉。  相似文献   

10.
大春 《创造》2001,(1):47
一个朋友向我诉说他所在的单位的一些怪事:那里的一把手对单位里的事情,全都是他一人说了算。整个单位里,每一个人都沉默不言,每天按时上班,按时下班,给人一种有条不紊的景色。实际上那个单位各项工作都让人不敢恭维。   一个单位的一把手是单位的灵魂,一把手的统筹和协调能力是带动所在单位内部一班人同甘共苦,有效开展工作的重要因素。而一把手的这些能力,在单位内部的体现,就在于他如何看待部下的主观能动性,怎样把握民主与集中的问题。“三个臭皮匠,能抵一个诸葛亮”,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部属,在执行各种任务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江苏省如市民政局,常有被拐卖妇女来求救,对于这些受害者.民政局信访员冒守康总是热情帮助,负责到底,一个一个地将她们送回家乡。1996年3月的一天下午,老冒正准备下班、一位蓬头垢面的姑娘一头冲进办公室,“扑通”跪在他面前:‘“大叔,救救我吧,我要回家!”姑娘名叫阎朝丽,刚满20岁,河南邓州市人,半月前在一次赶集途中被人贩子以介绍工作为由拐卖到距如皋市区10多公进而海安县农村,这天中午,她借上厕所的机会逃了出来。老冒一面安慰姑娘,及时向局领导汇报,一面与河南方面联系,因有关单位下班而未能联系上、老冒对坐在…  相似文献   

12.
汤里滋味     
默默 《观察与思考》2008,(17):59-59
主妇的日子总有很多细细地烦恼。最让人头痛的就是一日三餐的琐碎。每天下班前一心里就想着晚餐桌上的那几道菜,就像牵挂着一天不见的家人。今天突然想要做个咸肉冬瓜汤。儿时的夏天,最爱吃的就是这个菜了,那时母亲几乎天天做给我吃,每次汤刚做好,还在锅里翻腾时,闻到那个味道,我就乖乖地坐到桌旁了,上桌之后尝一口那熟悉的味道,从口中一直绵延至心里。人都说常吃一个菜会厌倦,可我却一直钟爱这味道,也许这就是母亲的味道,闲话扯远了。  相似文献   

13.
下班后,我的汽车照例被堵在西直门桥,车窗外各种颜色、各种型号和来自不同国度的车应有尽有,但都在路上慢慢蠕动。天呀!汽车太多了,哪像过去……50年前北平刚解放,我家随军由颐和国进住哈德门里的德车饭店,那是我第一次住楼房。几天后,一辆乌黑精亮的小汽车来接我们全家去玉泉山参加一次聚餐,欢送曾给毛主席看过病的苏联医生阿洛夫。当时主席、总理都参加了,但我印象最深的却是那辆乌黑发亮的小汽车:车里有很多钟表,在黑暗中能放出蓝色的光;从车顶到车座全是紫红色的丝绒;收音机里有音乐。司机高兴时会让汽车喇叭发出“倒、来…  相似文献   

14.
中秋前夜又大捉人那个时候,山口洋有汽车还是少的,入夜以后街上几乎没见了,可在那个晚上,在我睡得很沉的时候,忽而被街上传来的隆隆声、拍门声和吼叫声给惊醒了。母亲透过门缝看到一辆辆的车开过去,“摩多车(汽车)。是日本兵车。”她在和父亲悄悄说话。路灯早已不亮,月光很亮,可以看得清是军车,有车蓬。天还没亮,听到父亲悄声开门出去,我一骨碌地爬起床,跟随而去。父亲有早起习惯,到巴刹喝咖啡。在咖啡摊和人交谈,听听消息。我家去巴刹只几步距离。这里有早市,街路两边摆卖农产品。后天是中秋节,月饼一摊接一摊,鸡鸭也多。往昔是很热闹的,但…  相似文献   

15.
铁窗内的抢劫犯罪嫌疑人刘建锋听说我是公安记者,显得稍轻松一些。我递上一支中华烟,帮他点着,说:“随便聊聊。”他贪婪地吸了两口,睁大双眼望着我,我读出了他眼中的迷惑,说:“就谈谈抓你的那个人吧。”   抓他的那个人名叫易东古,是个下岗工人,被刘建锋用砖头砸成重伤,如今正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昏迷不醒,当然,这些情况刘建锋并不清楚。   “我很佩服他,同时更感激他。”他的语调很缓慢、很低沉,也很真诚。这点,我信。   “他比我矮一大截,也比我瘦弱许多,我手中还有刀,可他就是什么也不怕。当时,他见我正在抢一名…  相似文献   

16.
母亲的账本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这个字眼显得很陌生。因为在我还不足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因病魔离开了我们,只剩下母亲孤单的身影。母亲的身影在我的生活中不停地晃动:上班、下班、洗衣、做饭、接我们上学放学、一个人换煤气、电灯坏了自己修……所有父亲的角色都被母亲一个人承揽了下来。慢慢地,我们长大了,看着母亲的白发一点点变多,皱纹过早地刻进她沧桑的面容。为了我们,这么多年来她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没有时间也没有钱走出家乡的小镇……她省吃俭用,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兄妹三人一个个地送进了大学的校门。母亲笑了,笑得很欣慰。毕业后,哥哥姐姐都离开了…  相似文献   

17.
报到     
岳勇 《中州统战》2001,(12):34-34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家杂志社做编辑。去报到的那天是11月20日,天气有些寒冷。在火车站下火车时,已是傍晚时分,天空中飘起了蒙蒙细雨。走出站台,我在人群中搜寻杂志社派来接我的人。好久,我才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看见了一块写着“接湖北岳勇”的牌子。那块牌子是用快餐面纸箱撕下来做成的,还隐约可见“某某牛肉面”的字样。再一看牌子下的那人,竟是一个一头乱发、身着一件洗得没了颜色的中山装、戴着一副老花镜的老头。一见这情景,我的心里就凉了半截,但最后还是振作精神朝他走了过去。老头打量了我一会儿,便跟我握了握…  相似文献   

18.
心有净土     
乔兆军 《现代领导》2014,(12):52-52
一次,我去邮局取稿费。邮局的人不多,我前面是一位老人,他递给营业员一本存折,说要取4500元。营业员递出一张单子让他签字。老人拿起笔,手颤抖着不知签哪儿,我指着那个签字的地方.说:“您签这儿。”老人说:“干脆你帮我签下吧,人老了眼前一片模糊。”行啊,我接过笔。照着那个单子的名字给签了字。  相似文献   

19.
田立 《文明大观》2001,(10):35-35
这里的榜样,特指传媒所“树立”的、供我们普通人学习的先进典型。我对榜样的怀疑,缘于初中时亲历的一次“树榜样”的过程。我的一位化学老师被定为省级先进。他口才不好,讲课平铺直叙,令人昏昏欲睡。好在他很善良又负责任,因为讲课质量不好,所以自习课他常常下班辅导,解答学生在课堂上没弄懂的问题,不厌其烦。因为下班辅导花的时间多,所以他常常需要加班加点改作业,因此而成了全校最符合先进形象的人:加班加点,不计报酬,以校为家。所以他一直当着学校的各种先进。这次如果一如既往地评他当劳模也很正常,问题是这次评先进是在“四人帮”倒台之后,按形势的需要这次评先要突出业务成绩,这就麻烦了。  相似文献   

20.
政策问答     
《劳动保障世界》2010,(4):42-43
1.我和李某都是一家制造公司的员工,负责钢筋的切割,但我是上午班,李某是下午班。三个月前,李某来接我的班时,让我帮她开半小时切割机,她去找领导报销。谁知仅干了20分钟左右,因插销断裂,飞轮飞出。导致我右臂当场切断,不仅花费了4万余元医疗费,而且落下了伤残。可公司认为,我受到的意外伤害是在我应当下班之后,拒绝按工伤处理。请问:我擅自帮同事上班致残究竟是否构成工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