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力资本是靠对人的投资而形成的资本。在引入人力资本前的按要素分配主要包括按资本要素分配、按劳动力要素分配、按土地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和按信息要素分配 ;人力资本范畴的引入使劳动者不仅可以获得劳动力价值补偿收入和劳动业绩收入 ,而且可以凭借自身人力资本的投入 ,按照“等量资本获取等量报酬”的原则参与到企业利润分配中。按人力资本要素分配巳成为联接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纽带”。  相似文献   

2.
今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问题;7月,中共中央又召开了党外人士座谈会,就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问题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人士的意见。可见,收入分配问题是现实经济生活中焦点问题之一。一、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的成因造成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发展性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导致的收入分配失衡;(2)增长性方面,经济增长过程中不同要素对于经济增长贡献作用提高的速度和程度的不同所导致的收入分配差距…  相似文献   

3.
投资在物质资本形成和人力资本形成间的分配,不仅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而且会对收入分配产生重大影响.基于中国及各省市区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投资在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分配,即资本配置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发现,总体上现阶段中国的资本配置不利于收入差距的缩小.横截面数据分析表明,资本配置与收入分配呈现出倒U型关系,最后提供了解释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将"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平衡稳增长与调结构的重要举措提出来。"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M·索洛(Robert·M·Solow)最早提出,即总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反映的是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并非所有要素的生产率,"全"的意思是经济增长中不能分别归因于有形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土地)增长的那部分。也就是说,全要素生产率是资本、劳动、土地  相似文献   

5.
分配问题始终是主流经济学的关注焦点。总体来看,初次分配、再分配等研究视角大都以货币性收入(消费性收入)为基础,注重资本、土地、劳动、技术等市场性生产要素的报酬获取,这符合经济学关于投入获得回报的基本规律。但是在国民财富的创造过程中,制度、政策、教育、安全等公共性要素也参与其中,理应进入分配过程。因此,在财富分配问题的研究中,应该首先分析财富的创造过程再讨论分配问题,这符合经济学的基本逻辑。基于此,在财富分配问题上,应将市场性与公共性生产要素都纳入财富的创造过程,并进一步将财富分配划分为市场分配与公共分配,以个体收益、共同收益、公共收益作为财富类别,进行全面的考量分析。  相似文献   

6.
钟卫国 《理论导刊》2005,1(4):28-30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具有重大意义。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进行深入剖析后可知,马克思并不是价值一元论者,而是价值多元论者,但他的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的价值论有所不同。当今社会的按劳分配只能且理应是在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范畴内的按劳动力价值分配。之所以强调按劳分配为主,并不是因为其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是两个不同的分配范畴,而是因为在生产诸要素中,劳动是唯一的主观因素,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和价值大小的首要决定因素。惟有理清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关系,才能真正廓清非劳动收入与剥削收入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应将收入增长的改革目标转向收入分配。以收入增长为目标时,增长了就是好样的,因此先富的既得利益群体成为改革主力。以收入分配为目标时,制度变迁将迫使既得利益者的某些预期收入放弃,过去的改革主力则成为阻力;发起和组织收入增长的政府,在收入分配中很难改变保持增长的惯力。在大工商业和政府以外存在改革的第三种力量,就是公民社会的构建和完善。公民的平等权利作为公民资本投入公民社会而成为"股东";将公民资本提升为社会资本,与货币资本和政治资本并列而趋向均衡,以此为公民社会争取更多的属于公民分享的集体物品。  相似文献   

8.
尺度或标准问题,是收入分配的核心问题,但在现实中往往容易被忽视。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收入分配的论述中,蕴含着丰富的收入分配尺度思想。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尺度主要是生产要素的占有与不同占有者的实力。在共产主义社会,收入分配的尺度是劳动与需要。从这些论述中,我们至少可以发现四种分配尺度,即生产要素、实力、劳动与需要。客观考察各种分配尺度的理论逻辑与现实效用,对解决中国现阶段收入分配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理顺分配关系,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上述论断第一次将劳动纳入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范畴,来贯彻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无疑是收入分配理论继党的十五大所提出的“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之后的又一次理论创新,从此打破了产权关系长期以来分配只局限在物质资本的范畴,开辟了产权研究的新领域,丰富了产权理论的内容,为劳动力产权的确立与保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农民工资性收入是指农村劳动力受雇于单位或个人,通过提供劳动而得到的货币收入。从农民收入各构成要素占农民收入的比重看,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农民收入各构成要素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看,工资性收入逐渐成为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的主导力量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成为经济发达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源,并且有力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中国目前的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已引起了国内国际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贫富差距在不断拉大,经济增长与收入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分配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市场因素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由以前的劳动作为唯一的分配要素转变为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分配;由以前的政府主导型分配转变为市场主导型。在我国旧的分配体制被打破的同时,新的分配体制尚未建立起来,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垄断行业收入过高的问题、公务员收入分配不规范问题、农民工收入过低的问题等。深入研究和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确定的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原则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分配领域的重大创新和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分配领域的具体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分配领域的运用和发展。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和实践,必将极大开启劳动、资本、管理、技术等诸要素活力的源泉,推动生产力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劳动要素的公正公平参与分配涉及最广大职工群众的根本经济利益。“群众利益无小事。”对此,需要我们在理论政策研究、观念转换、机制与制度建设、政策法律规范等诸多方面作出艰苦的努力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杨青 《学理论》2010,(25):92-93
当前社会分配领域的重要问题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比重过大,导致收入差距拉大,贫富不均,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公平正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者在社会分配中应该多得。目前,应该着力落实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并对按要素分配进行约束,才能促进分配公正。  相似文献   

15.
一、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理论关于资本积累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分析经济增长集中表现在经济实力的增长上,即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也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值的增加。经济发展则是指经济的整体演进,它包括经济的数量增加、结构改进和质量提高。可见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但不等于经济增长。(一)新剑桥理论中的资本积累与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这一理论是由英国经济学家J罗宾逊、N卡尔多等人提出来的。它认为如果资本———产量比率不变,增长率就取决于储蓄率。那么,如何增加积累,提高储蓄率,新剑桥理论力图通过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来提高储蓄率,…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本”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雅各布·明塞尔在1957年提出来的,他在关于收入分配和劳动市场行为的研究过程中,开创了计算人力资本的方法。他的发现可以将“资本”的概念泛化,使劳动和资本这一对矛盾走向统  相似文献   

17.
迟福林 《求知》2006,(10):12-13
一、对我国收入分配现状要有一个客观的判断 1.我国正处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快速转型的关键时期,对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要有客观的分析。一方面,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性.从某种程度上说是难以避免的。由于我国是一个城乡和区域发展相当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各地区的情况千差万别,在以往近28年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有一定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还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收入分配差距相当大的国家之一,而且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在某些方面近于失控状态,必须引起高度的关注。如果政府的政策得当,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的。  相似文献   

18.
劳动替代资本:中国产业发展必须注意的问题晏宗新,陈忠卫什么是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因素?经济增长理论对此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并对各种决定因素的贡献构筑了具体的计算模型。总的来看不外乎三种主导因素:资本、劳动和技术。其中,资本和劳动作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同时...  相似文献   

19.
张鹏侠 《理论探讨》2008,(1):165-168
长期以来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表明,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及其分配理论面临挑战,亟待创新,而且不是简单的修补,必须有大的突破.创新马克思价值理论的关键在于突破对马克思劳动范畴的认识,突破了对劳动范畴的认识,劳动价值论的创新就成为必然.创新的劳动价值论重新揭示了劳动、资本、土地等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建立新要素分配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职工平均工资以年均14.8%的速度增长。但收入分配领域也出现了诸如职工工资增长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一线职工收入增长缓慢等问题。这不仅挫伤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也影响了职工队伍的稳定和劳动关系的和谐。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这是工会在工资分配中应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