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和智能终端大量普及之下,网络舆论监督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在沟通民情民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同时,网络舆论监督也出现了一些如事实失真、越位侵权、扰乱司法、危害公共安全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网络舆论监督立法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网络舆论监督体制不完善等。因此,实践中要进一步完善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尽快制定"网络舆论法",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强化网络传播平台的法律责任,细化网络舆论监督违法责任追究制度,以净化网络舆论空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时代的到来,普通公众通过网络扩展对社会事务参与和"畅所欲言"的同时,打破了传统主流媒体以往对话语权的掌控,其生存空间也因之受到市场的严重挤压;但另一方面,网络媒体又裹挟着明显的负面效应,迫切需要传统主流媒体真正出场,承担起传播事实真相、引导社会舆论、彰显主流价值观念的功能。为了更好地在网络时代发挥好主流媒体的功能,就需要构建"公共话语空间",实现多元化的社会舆论表达;在"信息相对过剩时代",加强信息培育者的功能;加强传统主流媒体与网络媒体间的联动;并要坚持和强化党性原则。  相似文献   

3.
<正>"日记门"、"短信门"等"涉官"事件,受到网络的热炒。引起深思的是各种"门"事件的传播机制和社会心理以及网络的"失控"显示出的多重意味。我们看到网络时代,网络信息发布门槛低、成本低、速度快、  相似文献   

4.
朴林  寇政文 《奋斗》2010,(2):40-41
当今中国,网络媒体迅速发展,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通过互联网来获知信息、表达意愿。网络传播对舆论引导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党和政府要想充分运用网络这一引导舆论的重要阵地,必须努力提高网络舆论引导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印江自治县互联网信息工作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构建"网络印江"为目标,突出网络宣传、舆论引导、平台建设三项重点,创新思路推动网络媒体的建设和发展,采取新举措规范网络管理,为建设美好幸福新印江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一、基本情况在网络舆情引导上。通过强化舆论监督,提升媒体影响力,在网站、微信开设曝光台,注重舆情监测,把舆情监管工作列入县委对各乡镇、各部门年度绩效目标考核内容,成立了县网络舆情监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了重大舆情联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网络和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媒体迅速崛起,涌现出大量网络媒体企业,有些媒体企业已在全国乃至全球具备了影响力。这些网络媒体企业的快速壮大,除了技术迅猛发展和顺应时代潮流的因素外,还有一条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具备独特的企业文化。网络媒体独特的企业文化不仅体现在信息传播、提供服务、页面设计、活动经营等工作层面,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员工的价值取向、工作氛围、职业操守、道德境界等精神层面。  相似文献   

7.
网络舆论与政府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国相继发生的几件大事被网络媒体聚焦并在网络上掀起了巨大波澜,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使人们开始关注网络舆论的影响力。网络已成为中国公众表达民意、讨论公共事务、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以及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公共平台。当前,网络舆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府行为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网络反腐是网络时代反腐倡廉的一种新方式,在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网络反腐为名传播虚假信息,侵犯个人隐私,娱乐化、低俗化,"群体极化"和"道德绑架"等行为。只有完善法律制度建设,提升公民网络伦理水平,加强网络反腐舆论的引导和管理,强化网络媒体行业自律等,才能使网络反腐健康发展,为反腐倡廉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角色失范干扰了网络生态环境的发展,日益成为影响新媒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新媒体角色失范表现在信息失真、舆论导向失范、舆论监督权利被无限放大、伦理道德失范、管控失范等多方面。新媒体角色失范与网络谣言传播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为网络谣言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信息源、技术平台、心理根源、文化基础。规范新媒体的发展,既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治理网络谣言的有效渠道。  相似文献   

10.
当前,网络舆论在社会舆论的形成和传播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突发事件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是网络媒体争夺受众、扩大影响、参与竞争的重要领域。网络传播突发事件是一把双刃剑,对事件的解决产生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必须加以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11.
网络危机是一种新形式危机,政府化解网络危机的关键是信息公开。发生舆论危机时,政府要善于利用各种途径进行信息公开,要发挥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力,既要通过传统媒体进行积极的形象传播,又要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微博、第三方网站积极主动地公开信息。  相似文献   

12.
杨函松 《世纪桥》2015,(4):33-34
一、"微传播"是吴文化传播的力量之源传媒技术的高度发展,为吴文化的传播带来机遇和挑战。所谓"微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是指以网帖、博客、手机短信、彩信、飞信、QQ、MSN、户外显示屏以及后来兴起的微博、微信等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后者则是专指以微博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方式。这种"微传播"既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线性传播,也不同于网络媒体的网状传播,而是"点对点"的裂变传播,  相似文献   

13.
网络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对传统的三大媒体(报刊、广播、电视)来说,网络媒体是一种新兴媒体。在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网络媒体既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一些西方腐朽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也通过网络广泛地渗透到国民的文化生活中。因此,探讨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推动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是当前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六个方面的能力,其中之一就是:"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及其使用范围、使用群体、影响范围的急剧扩大,社会舆情环境、信息传播发生了深刻、剧烈的变化,各种信息可以借助网络、手机等现代  相似文献   

15.
刘凯 《学习月刊》2012,(12):23-24
网络思潮是以网络技术发展为先在条件,以网络媒体为传播载体的社会思潮。网络思潮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身处其中的个人具有不可避免的影响,高校教职工也概莫能外。网络思潮是一柄"双刃剑",对高校教职工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值得我们认真注意。一、网络思潮的特点1、网络思潮更加多元化、常态化和大众化。互联网开放的属性拓展了所有人的公共空间,给予所有人发表意见和参议政事的便利,人人都有机会成为网络信息的发布者,人人都有选择网络信息的自由。  相似文献   

16.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对新闻传播方式、传播格局、传播生态乃至对整个社会生活和党的执政方式,都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舆论监督正以其灵活、高效的形式深入社会的各个层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一种捍卫社会公正、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充分说明舆论监督的重要性。然而,部分官员在舆论监督这道"紧箍咒"面前,或多或少地患上了恐慌症。舆论监督就是社会各界通过广播、影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播  相似文献   

18.
网络谣言具有极强的破坏力,其所以传播,既和网络信息传播特点有关,也有其复杂的社会原因,要彻底根除是极其困难的。我们必须多方采取措施,强化网络的外在管理和网络媒体内生性的治理,并对公民进行持久的普及媒介素养教育,尽力把网络谣言的空间压缩到最小。  相似文献   

19.
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兴的舆论监督形式,与传统的舆论监督方式相比,更直接、更彻底、更尖锐。互联网作为新媒体和“了解民情,听取民意,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在新时期的反腐倡廉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加强网络反腐的建设和管理,正确引导网络反腐工作,主动运用积极健康的网络信息和优秀的传统廉政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也就显得日益重要和紧迫。网络反腐乘坐信息时代的快车应运而生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利用网络提供反腐线  相似文献   

20.
网络舆论监督:特点、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舆论监督凝聚了强大的民意,并以其鲜明的特色:开放性、实时性、广泛性、交互性和共享性,开启了中国舆论监督的一个崭新时代,并成为舆论监督的生力军,但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实施舆论监督的过程中,作为新生事物,也存在诸多弊端和法律方面的缺失,因此,必须采取加大网络硬件投入,大力支持和引导网络舆论监督,加强新闻媒体立法等措施,更好地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