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本文从学校在未成年人社会化及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出发,着重探讨了学校如何预防与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对策,提出了一些预防与减少未成年违法犯罪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某些行为是由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决定的。处于这一阶段的未成年人由于思维不成熟、自我意识高涨、反抗心理强烈,再加上社会化不完整,常常导致道德发展滞后、人格存在缺陷,从而诱发了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应相互配合、相互拟补,共同做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率近年来逐渐提高,剖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利于找到行之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办法.未成年人心理和生理特点使之容易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外在因素,家庭、父母、学校、教育、校园环境、社会风气等都不能忽视.  相似文献   

4.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是当前我国一个重大社会问题的两个方面 ,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预防、减少其违法犯罪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新中国成立后 ,党和政府一贯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 ,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主体的法律体系 ,使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工作有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5.
农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日益突出。立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共性,把握农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个性,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分析农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探讨解决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保持未成年人的权利是社会的共同义务.要维护未成年人的权利不受侵犯,需要强化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优化未成年人的第一环境,严厉打击侵犯未成年人的权利及违法犯罪行为,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国际协作.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和舆论关注的焦点。未成年人社会化的任务应重新回归家庭,人们开始思索现代家庭如何影响着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现代家庭结构、家庭环境、亲子关系等因素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有着重要的联系。现代家庭应围绕这些方面构筑起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坚强防线。  相似文献   

8.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象日趋严重,而犯罪与其不良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是其犯罪的前兆,所以遏制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成为首要任务。文章把遏制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任务回归于家庭,因为家庭是未成年人生活和成长的首要场所,家庭环境如何,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其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家庭结构,家庭教育如何,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切入点,也是寻求治理对策的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的犯罪人数在总犯罪人数中占较大的比重,有关部门及社会、家庭、学校应十分重视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的体力和智力决定了他们违法犯罪有其自身的特点,也决定了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时面临一些区别于成年人案件的问题:查清年龄难、查明案件细节难、追缴赃款赃物难、处理难。为保障案件的顺序查处,建议公安机关采取相应对策:在讯问时,采取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方法和手段;在办理案件时,切实从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出发,关爱未成年人;平时多注意案后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亟待重视,对未成年人非刑罚处置需要政府企业和理论界的共同努力。非政府组织(NGO)在未成年人非刑罚处置中具有公益性、独立性、专业化、灵活性的服务优势。NGO可以通过对未成年人直接服务和影响其他组织或人员达到调节未成年人心理和行为矫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当前未成年人大量聚集在新媒体周围,新媒体成为重要的信息交流载体,认真研究这种新变化对当下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深具理论价值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当前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案件时有发生,应加强对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进行惩治管控以防止再犯罪,预防和保护未成年人不受侵害。从检察机关办案过程及其相关工作领域角度,研究分析我国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从业禁止的实践探索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从明确从业禁止的期限和适用主体、职业禁止范围,建立涉性侵违法犯罪人员信息库等方面构建和完善性侵害违法犯罪人员从业禁止机制。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未成年犯群体具有显著的结构性特征和人文区位特征,主要是困境未成年人所占的比例大,闲散未成年人犯罪呈下降趋势。男性为主,女性有所增加,低龄化趋势明显,暴力犯罪、共同犯罪占较大比例,犯罪时间和地点因年龄、性别和犯罪类型而有所差异。这些特征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治理机制的完善提供了实证分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情况为切入点,从自身因素、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四个方面科学地分析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深层次原因,并以此为基点前瞻性地分析、预测了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展趋势,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制定综合防治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已经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成为当前教育关注的焦点问题.家庭教育环境是未成年人成长的主要环境,不良家庭环境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针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特点及成因,上海市在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施行德治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精神,指出家庭、学校、消极文化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强化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净化社会环境,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8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是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的最主要特征,它既是未成年人刑事审判活动的基本原则,也是贯穿于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始终的具体工作。要求法官在诉讼的各个阶段———庭审准备、庭审阶段、法庭教育和执行阶段,都要针对未成年人的特点,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一)当前,我国社会不仅面对日趋上升的未成年违法犯罪问题,而且开始面对不断上升的老年人违法犯罪问题。开展老年人违法犯罪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课题。 在理论界,人们更多地注意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研究,而对老年人违法犯罪的研究似乎还没有提到日程上来。这种状况,既反映了当前老年人违法犯罪还没有象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那样突出,也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