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五"时期,为了保证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对劳动力的需求,就业工作主要是配合工业化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而开展。由此引发就业制度的相应变革:政府将劳动力资源逐步纳入政府计划管理的渠道,加强就业的计划性和统一性,是就业政策演变的基本取向,城市就业的计划体制在这一时期确立并基本形成。这一时期的北京就业政策及就业制度演变,与全国既有一致性,也有特殊性。多种就业政策解决了失业问题,计划就业制度保障了工业化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适应了北京由消费城市向生产城市转变需要,对首都经济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但也存在劳动力不能充分调配、企业自主性低、一次分配定终身的局限性,为企业效率低、人浮于事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2.
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形成的就业压力,许多城市倾向于实行抑制性政策,主张农村就地消化、吸纳剩余劳动力,排斥、限制其向城市的转移、流动.以重点保障城市下岗、失业职工的优先就业。应当说,这种抑制性政策对于实施城市再就业工程,减轻城市就业竞争压力,实现短期就业目标具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它却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劳动力流动的内在规律不相符合,也有碍于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和劳动力市场调节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对滞后 ,其原因主要有观念滞后、城市化水平低、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等。加快河南省劳动力转移 ,一要提高劳动力素质 ;二要消除对进入城市农民的歧视性政策 ;三要加快城市化进程 ,发展特色城市与特色城市经济 ,增加就业岗位 ;四要拓展省外及海外就业市场。  相似文献   

4.
报刊博览     
·红绿灯·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农业部、科技部、建设部、水利部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近日决定,在2000年至2003年间,开展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工作。试点任务包括4个方面:一是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选择一些中小城市或县城,按照城乡统筹就业的原则,逐步建立统一、开放、有序、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二是在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多、外出务工人员规模较大的地区,以及输入劳动力过多、外来务工人员规模较大的地区,选择一些城市,通过制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划,发挥各…  相似文献   

5.
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改革进程中凸现的问题。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城市存在就业困难,很少考虑农村就业问题,农村劳动力就业一直没有纳入国家劳动就业政策的视野。改革以来,农民在创造了新的农业经营体制、新的农村工业化方式的同时,也开辟了新的就业途径,创造了新的就业机制,但也遇到了新的问题。 一、80年代农村劳动力转移遇到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迅速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建立社会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撰文指出:我国存在着影响农民增收的五大体制性因素。 首先,一个最突出的现象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受到了很多制约,户籍管理制度半个世纪以来没有什么明显的改进。虽然农民的流动、进城市就业,在现有政策下是允许的。但不少大中城市制定了许多不符合中央规定的限制农民进城的政策,这些地方性的政策,不仅缺乏法律和政策上的依据,实际上也没能限制住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只不过是使农民的转移就业提高了成本,减少了净收入。  相似文献   

7.
俞音 《世纪桥》2013,(11):83-86
文章对以往的城乡二元分割经典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通过2008年底参与调查的北京市流动人口调查问卷,对在北京工作的983名外来劳动者的就业做出分析,其结果显示,在当前的劳动力市场中,外来市民与外来农民在就业方面差距不断缩小,外来市民相较于外来农民的就业优势更多地体现在人力资本水平上。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个劳动力绝对过剩的大国,尤其是近些年来,一方面城市下岗职工队伍就似“滚雪球”股愈滚愈大,而后备劳动力又恰好进入其增长的“高峰期”,这已使城市的有限就业空间不胜负荷;可另一方面,农村更蕴藏着丰富而过剩的劳动力资源,并且正以潮水般的态势,源源不断地涌人大、中城市,给就业岗位原本就十分紧张的都市增添了新的沉重压力,这些现象都说明了一个简单明了的事实:中国失业的主要特征是劳动力总量绝对过剩,即劳动力总量大大超过就业岗位的总量。不言而喻,这是“增多粥少”的矛盾。那么,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应如…  相似文献   

9.
刘传江  周玲 《廉政瞭望》2003,(9):9-9,14-15
目前,我国各大城市依然采取清退、收费等政策限制或者阻碍农民工在城市就业。究其原因.是因为决策层依然认为农民工挤占了城市劳动力的就业机会,要治理城市严重的失业问题,似乎不得不采取种种措施。农民工到底是否挤占了城市劳动力的就业机会?下面对此问题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0.
《党的生活(青海)》2009,(9):I0001-I0001
格尔木市就业服务局成立于1982年,是格尔木市目前唯一一家集服务和管理于—体、功能齐全的大型综合性就业服务机构。主要负责全地区的就业、就业培训(包括社会力量办培训)、职业介绍、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社区劳动保障机构管理、失业保险管理、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登记管理和农业富余劳动力及外来劳动力流动就业管理等各项就业创业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1.
胡鞍钢:积极应对高失业阶段的挑战 政府应保证就业机会的平等性 从现在起,应转向以创造就业为中心的积极的主动的发展政策:经济发展目标由经济增长优先转为扩大就业优先;劳动社会保障政策从社会保障为重点的被动性劳动力市场政策转为创造就业为重点的主动性劳动力市场政策;劳动力市场政策从限制农民进城转向鼓励农民进城;主要新增就业渠道从正规就业转向非正规就业;从下岗分流、减员增效转向鼓励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国家只能提供保障人人就业机会平等、不受任何歧视,帮助具有劳动能力者提高就业竞争力,不论他(她)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科技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导致了农民工进城就业形势的恶化,扎根城市的艰辛和落叶归根的传统心理形成了返乡创业就业的主观因素;而农民工在外打工期间积累的人脉、经验、技术、资本成为其创业就业的客观基础。自2015年起,政府多次颁布政策文件表示对此现象的支持和其重要意义的肯定。多重因素驱动下,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成为一种趋势,而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成功率、质量也成为值得关注的课题。湖北省是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本文通  相似文献   

13.
流动在城市中的农民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土地上,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民工大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凡是城镇,无处不有农民工据2000年底统计,在县城以上的城市和城镇就业的农民工已达5000多万,而同时期农业富余劳动力高达15亿。事实上,这组数字并不精确,由于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也由于土地日渐减少、税赋、贫困等原因,农民进城打工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另据统计,北京市持有暂住证的外来民工达160多万人,相当于全市职工总数的1/3以上。上海市的外来民工与常住人口之比为1∶38,而笔者所在的呼和浩特市目…  相似文献   

14.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问题,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长春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更多的问题,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要建立城乡统筹就业体系,扩展农民的就业领域,完善政策,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  相似文献   

15.
关于农民就业问题 ,一些人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 ,他们认为就业是城市人的事 ,目前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约 860万 ,下岗职工未就业的约 780万 ,如果再谈农民就业问题 ,势必加剧城市就业矛盾。笔者认为 ,我们应该重视农民就业问题 ,农村劳动力占我国劳动力总量的 71 .2 % ,农民的充分就业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 ,有利于推进城市化发展战略 ,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拟就目前南通市农民就业状况和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以期对有关部门决策有所启发。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现状目前 ,南通市总人口为 784…  相似文献   

16.
《当代党员》2007,(7):31-31
劳动力转移吸纳行动。以县城为核心,完善城市市场体系,发展现代工业,激发县域经济活力,拓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促进就近转移。鼓励有条件的百强镇和中心镇提高非农产业、非农就业和非农收入份额,吸引边远山区农村劳动力向集镇转移。区域性中心城市要培育特色产业和民营经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就业容量,吸引周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相似文献   

17.
国外就业能力框架和模型研究发展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霆  唐代盛 《求实》2006,(Z3):214-215
当前就业研究表明,我国自然失业率水平为5%左右(曾湘泉,于泳,2005),即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是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突出的问题,而这与求职者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有极大的关系。因此,从劳动力市场供给角度来研究劳动者就业能力的提升,对于解决当前就业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外有关就业能力的研究已经得到持续关注,其概念伴随不同时期的就业政策和就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并且已经在很多政府和机构的社会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就业政策矩阵模型",从就业政策发挥的功能的角度,分别讨论了中国促进就业政策的三大支柱:战略性就业政策、市场性就业政策和保护性就业政策.主张国家应该三管齐下,激励企业家创业精神,提升劳动力市场效率,增进就业权利机会平等.  相似文献   

19.
就业与失业:科学界定与统计测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 劳动力的就业与失业是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关系到人民切身利益与社会稳定的问题。作为就业、失业工作重要基础的就业与失业统计,不仅能够使我们摸清劳动力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的“家底”,使国家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等宏观政策来指导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而且能够客观地反映失业人员所处的状况,从而为制订就业政策、失业安置与保障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还可以据之研究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劳动力流动的状况,并对整个国民经济形势进行总体判断和科学预测。因此,改进和完善就业、失业统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取消限制劳动力在城乡间和区域间流动的规定,打破就业的城乡壁垒和地区壁垒,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是优化就业环境,完善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目前一些城市出台的限制农村劳动力进城的规定和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等,在事实上部分剥夺了企业用工和劳动者劳动的自主权,限制了劳动力在城乡间和区域间的流动,不仅有碍于企业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也不利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当前,一定要从缓解城乡就业矛盾的双重压力出发,积极探索城乡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新路子,建立城乡双向调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