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世界两极格局的终结,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南亚地区的形势也相应地出现重要变动。前苏联的主要继承者俄罗斯的影响大大减弱,美国的影响有所扩大,印度在这一地区的大国地位明显加强。印巴等南亚国家都在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对各自的对外政策做出调整。南亚战略格局的显著变化南亚地区位于印度洋北岸,是亚、非、欧和大洋洲海上交通的重要通道,战略位置比较重要,冷战时期一直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球争夺的重要环节之一。长期以来,印度利用美苏之间的战略对峙。与苏联建立了涵盖政治、经济乃至军事安全领域的特殊关系。南亚的另一个较大的国家巴基斯坦,则成为美国抗衡苏联的“前线国家”,得到美国提供的大量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为防止共产主义渗透,美国杜鲁门政府对南亚采取经济援助政策,企图控制印巴,并把印度看作与社会主义中国竞争的重要战场。50年代中期,为加强对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遏制,艾森豪威尔政府拉巴基斯坦加入东南亚条约组织和中央条约组织,使巴成为美国的盟国,美巴结盟损害了美印关系的发展。肯尼迪政府把印视为亚洲国家民主发展的模式和遏制中国的战场,把印纳入其争霸的轨道。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后,美印关系也进一步发展。进入60年代中期,美国深陷越南战争,苏联加紧向南亚渗透,在1965年的印巴战争中出面斡旋,扩大了…  相似文献   

3.
太空既曾是美苏展开冷战竞争的主要竞技场,也曾是两个超级大国实现戏剧性缓和的展示舞台.①因此,不论是基于现实还是历史经验的考虑,太空对于中美关系的未来都拥有巨大的影响,两国也均将其视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的关键领域.②一方面,美国要维护太空优势地位,确保其太空资产的安全和“充分利用”太空的权力;另一方面,中国则致力于增进自身能力,通过缩小双边力量差距来“说服”美国在该领域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4.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际社会兴起了关于国际危机的理论。由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导致国际危机迭起。冷战结束以后,虽然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国家或国家集团间的危机特别是国际恐怖活动等引起的国际危机,非但没有退出国际舞台,反而频频爆发。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冷战结束,美苏作为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北约和华约作为东西方集团之间的对峙,由于苏联的解体和华约的瓦解已经不复存在。冷战期间,中美苏之三角关系发生了本质性变化;苏印美中四方相互关系正在不断地变化中。中国和印度两大文明古国,经历百余年西方列强的欺凌,正在兴起中。俄罗斯克服了苏联解体之后初期的困难,正在走向稳定。中俄印三国近十年来,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日益趋同,为三国进一步发展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正在酝酿逐步成形的中俄印新的战略三角关系,今后无疑地将对国际格局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个发展…  相似文献   

6.
1990年s月6日秘鲁前总理、秘鲁地缘政治和战略研究所所长埃德加多·梅尔卡多·哈林少将和前渔业部长晗维尔·坦塔莱安在拉美所同拉美所研究人员和中国拉丁美洲学会部分会员座谈拉美形势。哈林认为,近年来世界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苏联已不再是一个经济技术大国,但仍然是军事大国。美国已恢复经济大国的地位,但它已不能再充当国际宪兵。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关系已进入一个长期缓和时期。国际格局已从两极朝多极方向发展,形成美、苏、中国、日本和欧洲五极。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决定南亚和平与冲突的首先是该区域内的两个主要国家,即印度和巴基斯坦,其次是区域外的两个大国,即美国和前苏联,区域内的其他小国,即尼泊尔、孟加拉、斯里兰卡、不丹等,仅起着极其次要的作用。直至冷战结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因其在全球的地位,一直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长期处于政治动荡和经济困境中的南亚地区。从1947年印巴分治以来,美国南亚政策的中心问题是处理印度和巴基斯坦这两个敌对国家的竞争要求。直到80年代,美国南亚政策的实施结果,是使该地区成为冷战政治的竞技场,最终形成了美巴轴心和苏印轴心。美国在南亚…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以其鲜明的特点在世界战略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作为仅存的世界超级大国的美国,为了保证其战略目标的实现,适时调整其亚太战略。无论是布什政府的“扇形结构”,还是克林顿政府的“新太平洋共同体”,都是要确立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主导权。随着美国亚太战略的调整,作为美国亚太政策重要组成部分的对华政策也相应地发生一系列变化,“制裁接触”和“全面接触”分别为其两个阶段。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影响了中美关系,但是,中美关系作为冷战后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仍将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超",而非"单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的实力地位及其影响是由综合国力决定的,经济是综合国力的基础。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向新闻界介绍情况时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不久所处的地位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那种挑战。”他说:“美国不再是从经济角度来说的世界头号国家,超群的世界强国,也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当我们从经济角度和经济潜力来考虑问题时,今天世界有五大力量中心。”他所讲的“世界五大力量中心”包括美国、西欧(共同体)、日本、苏联和中国。尼克松客观地评估了“世界五大力量中心”各自经济实力发生的变化并预测了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伍福佐 《南亚研究季刊》2004,80(2):36-41,69
瓦杰帕伊政府上台后,把"中国威胁论"作为对华政策的指导思想,在军事上进行核试验,在外交上发展与美国和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以达到遏制中国、抬高印度国际地位的目的.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印度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印度政府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以"中国机遇论"为指导思想,将中印之间的分歧暂时搁置,大力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关系.维护和实现印度的国家利益是瓦杰帕伊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中东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战后初期,美国在中东排挤英国和法国的势力,取而代之。随后,中东就成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一个焦点。美国直接参与中东地区以色列同阿拉伯的冲突,支持以色列一再进行侵略战争,并已两度亲自出兵中东。美国在中东作出怎样的政策选择,无论对于中东的动乱、整个中东局势的演变以至世界的全局,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赫鲁晓夫的有限缓和政策 60年代初,美苏两国在欧洲的争夺导致柏林危机重新激化。这次危机虽以苏联放弃缔结对德和约的要求而缓解,但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却几乎把人类带到核战争的边缘。经历了两次危机的赫鲁晓夫为维持日益受到挑战的两极世界格局,提出同资本主义世界和平竞赛、实现苏美合作主宰世界的愿望。他强调在核时代必须显示“更加清醒的头脑”,加强国际关系中“理智的准则”,在重大问题上实现美苏“和平合作”。同时,他表示苏联完全准备促进苏美关系的好转,消除苏美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  相似文献   

13.
美国对外战略调整中的问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万光80年代后期,美国就开始酝酿调整对外战略。进入90年代,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先后提出美苏冷战终结后的美国对外战略。但是,迄今为止,美国国内也有较多人士认为,美国还没有制定出真正适应国际形势和美国本身情况...  相似文献   

14.
谭中 《南亚研究季刊》2011,(1):89-95,114
现代印度的中国研究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918年至1962年期间,印度对中国的研究多从文化、睦邻的角度进行。1962年至今,由于中印边境战争,印度政府与民间对中国有所敌意,但其研究却超越了"地缘政治范式"规律而折射出中印两大文明长期文化交流的历史,体现了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所说的印度永远不和中国为敌的宽宏态度。未来,当今从事中国研究的印度学者越来越多是1962年以后出生的、懂中文、熟悉中国情况、参加到与中国学者交流行列的年轻人,他们在中印两国在全球舞台上如日方升的大环境下正在策划印度的中国研究如何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5.
尼加拉瓜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1979年推翻索摩查多年的独裁统治建立新政权以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在中美洲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致使这一地区形势日趋紧张,并一直存在着美国军事入侵尼加拉瓜和爆发地区战争的可能性。但中美洲除了两个超级大国的争夺和这一争夺带来的动荡和战争危险外,还有一股和平力量在起着作用。它制约了战争  相似文献   

16.
当前,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不同经济制度的国家都在进行结构调整或体制改革;东西方关系、南北关系以及北约、华约内部关系都在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也都在调整其全球战略,准备在21世纪进行综合实力的较量。因此,今后一、二十年,可能是国际力量对比最难稳定、国际关系处于重大变化的时期。这种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给西欧国家提出了一系列的严重挑战,要求它们共同在外交—安全政策上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西欧究竟会面临哪些重大的国际挑战?西欧国家在外交—安全政策上将共同作出什么样的反应?其前景如何?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美国是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 其全球战略目标的调整对于国际政治的走向和国际格 局的变动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冷战后, 美国处于国家战略调整时期, 对外战略调整频繁。9 .11 后, 美国将反恐战略放在第一位, 极力打压恐怖主义。美国对外战略的调整, 是为美国全球战略的总目 标服务的, 即保持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 维护和加强美国对世界的领导权。  相似文献   

18.
德美关系在重新定位苑中建,孙春玲冷战后的欧洲战略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作为前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不再享有超级大国地位;德国引人注目地崛起;美国被迫从欧洲进行战略收缩。于是,欧美关系处于重新调整、德美关系处于重新定位的过渡期。一面对冷战后民族主义抬头、地...  相似文献   

19.
德美关系在重新定位苑中建,孙春玲冷战后的欧洲战略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作为前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不再享有超级大国地位;德国引人注目地崛起;美国被迫从欧洲进行战略收缩。于是,欧美关系处于重新调整、德美关系处于重新定位的过渡期。一面对冷战后民族主义抬头、地...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中叶 ,俄 (前苏联 )美为谋求实力均衡 ,进行了近半个世纪的军备竞赛 ;90年代 ,两国又围绕美国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NMD)问题展开激烈较量。进入 2 1世纪后 ,两个核大国的军控政策如何发展 ,特别是美国新总统小布什上台后 ,两国军控政策走向何方 ,不仅关系到俄美两国利益 ,也关系到其它核大国和“准核国家”的安全 ,因而也让世界更加关注。一、苏美军控政策的调整变化苏美军控政策随着两国各个时期利益重点不同而不断调整 ,两国军控政策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一 )苏美由战后初期相互敌视到共同维护核优势地位。二战后 ,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