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府、知识界和群众在政治参与的性质、范围、形式等方面的共识,对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建立共识的过程中,必须在反对官僚主义的同时注意维护政府的威望,必须在限制越轨言行的同时高度相信群众。  相似文献   

2.
虽然任何社会都存在着内部冲突,但良好社会必须以某种形式的政治共识为条件。基于历史与理论的分析,现代政治共识应当包括价值多元主义的共识,宪政民主游戏规则的共识,以及政府及政策产生过程的论辩竞争共识三个相互联系的层面。政治共识的建设需要采取多个方面的相互配合的发展政策。  相似文献   

3.
罗理章 《求索》2012,(6):146-148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毛泽东时期的农村社会以国家干预、政府主导为特征,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社会获得了极大的空间,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中国农村社会自发演进,同时中央政府进行政治分权,村民自治登上舞台,并在这一时期进行了有益探索。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村社会发展面临新的约束,改革难以形成合力,共识尚未形成。如何重启农村社会的改革动力,农村社会、基层政府和中央高层必须携手达成共识,促进政府与农村社会关系调节过程的法制化、规范化与程序化,形成政府与社会关系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要完成政府职能转变和变革,必须建立法律规范体系和秩序政治规则,确立真正的法律权威和政府规制的正当性,达成普遍的政治共识,确保对基本政治价值的一致性认知、对社会政治变革基本取向的一致性认知和对基本的公共政策选择的一致性认知。  相似文献   

5.
咨询活动与政府决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咨询活动与政府决策华杰政府进行科学决策必须依靠咨询,这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近三十年来,现代咨询业在全球范围内能取得迅猛发展,形成庞大的队伍,业务范围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军事、法律、环境等各个领域,是和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咨询业的发展分不开的。本世纪七...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的深化,人们对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的看法正达成越来越多的共识。法治经济不仅意味着市场中的商业行为要依据法律,更重要的是政府行为也必须依据法律,即政府的权力必须在法律许可的框架内实施。这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现代化进程的政治保障。政府权力限制的理论依据 政府权力是有限的。这一命题至少蕴涵着两个层面的价值判断:一是对政府自身来说,它意味着政府权力的自我限制和道德自律,已经合法授予政府的权力必须谨慎行使,不可滥用。二是对于社会和公民来说,它意味着政府的权力只是一个必要的工具,政府…  相似文献   

7.
"重叠共识"理念作为罗尔斯在《政治自由主义》一书中提出的三个主要理念之一,是其政治哲学体系的基础。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政府从管理型、全能型转向服务型,着力创建一个以人为本的政府。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来说,罗尔斯"重叠共识"理念也同样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网络时代的到来催生了新的政治生态,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舆情对政府公信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政府如何提高自身的政治合法性,取得公众的广泛支持,如何赢得网民的信赖,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这是互联网环境下理论研究和实践层面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政府必须抛弃官僚本位和惯性思维,加快自身改革,有效促进社会共识,提高政府的媒体素养,加强廉政建设等,以新的理念破解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数字政府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意义重大。全面开启数字政府建设新局面,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转化为广泛凝聚各方共识、共同推动数字政府建设的强大动力和坚强保障。要站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把数字政府建设放到现代化建设全局中来系统谋划,准确把握时代需求,以数字政府建设全面引领驱动数字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要完成政府职能转变和变革,必须建立法律规范体系和秩序政治规则,确立真正的法律权威和政府规制的正当性,达成普遍的政治共识,确保对基本政治价值的一致性认知、对社会政治变革基本取向的一致性认知和对基本的公共政策选择的一致性认知。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体系,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坚持依法行政。推进制度改革,完善法规,是政府职能合理定位和充分实现的基本保障。在我国,政府职能“越位”、“错位”和“缺位”的现象还存在,不仅在行政组织内部职能定位不准,中央和地方关系不顺,…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我国要成功建设法治秩序,首先必须建立浅层法治秩序。这需要政府与公民两个主体同时发挥自己的作用。对于政府而言,首先必须依法而治,其次必须制定行政法与建立专门的行政法庭,同时加强社会化过程,以增进公民对国家发展战略的认同与支持度;对于公民而言,必须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以与市民社会中的其他团体和公民形成共识与一致行动,使政府及官员自觉接受法律约束,同时公民又放弃权力至上的官本位思想,政府与公民的共同努力,才是中国得以建设法治秩序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2.
议题二政治体制改革:稳妥还是激进当前,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已达成了较为普遍的共识,但是对如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尚存较大争议。有人主张积极稳妥,有人要求激进改革;有人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也有人主张可模仿美欧之路。温家宝总理今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3.
张华 《统一论坛》2012,(5):11-12
"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特有的政治词汇,而且是必不可少的词汇。因为它涉及到台湾政治定位这一两岸关系的核心问题。鉴于长期以来"九二共识"在岛内被不同的政治势力错误解读乃至否认,从而造成人们认知上的混乱,因此,必须还原"九二共识"的真实内涵,以达到澄清事实、消除偏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孙洪波 《长白学刊》2011,(5):155-156
在民主政治的制度下,政府应当以对人民负责为基本职责,以责任为本位,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建设,明确政府的性质、权限范围和行使规则,保障政府合法地使用权力,如果政府逾越权限或构成侵权,政府应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是现代民主政治对政府的要求,即责任政府理念。根据这一理念,各级政府及其行政官员,都必须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履行各项职责,在行使权力的同时也承担相应的  相似文献   

15.
成正 《长白学刊》2010,(3):68-71
“九二共识”以及现有区域治理实践为两岸地方政府共同治理奠定了基础。在高阶政治议题尚未根本解决情况下,两岸地方政府间可以先行对区域内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以及文化教育等“面对面”事务共同治理。两岸地方政府可以协商借鉴已有的模式,以事务性为导向,在认识自身资源优劣势的基础上沟通并形成共识,加强制度建设并引导民间社会推动两岸共治。  相似文献   

16.
"九二共识"的内涵和实质在1992年海协、海基会商谈中就得以确立,事实不容否认。"九二共识"的核心是"一个中国"原则,精髓是求同存异。20多年来,"九二共识"历经考验,为两岸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同时又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和广阔的空间。中国大陆和中国共产党以此作为海峡两岸"两会"接触和商谈、两岸政党交流、两岸经贸制度性往来的政治基础,也是台湾对外交往必须遵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一、必须形成一个共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必须形成共识。我认为这个共识就是构建保障科学发展的新机制,提高资源可持续保障的能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要服从大局、服务全局,落实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走出一条国土资源管理的新路子。要认识到,发展是第一要务,资源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为真正有效的资源保护提供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6,(7)
正李克强总理的记者会谈话强调了"九二共识"的基石作用。这是因为今年形势与往年不一样,民进党即将上台,而民进党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接受"九二共识",也没有就其核心内涵做出表述。因此必须坚持"九二共识"这个政治基础不能动摇。李克强总理同时提到给台商的优惠政策不会变,还会继续推出有利于两岸经贸合作的举措。这表明大  相似文献   

19.
覃敏健 《当代广西》2006,(10):32-32
目前,我区正处于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加速时期,同时也正处于社会变迁和社会分化的加速时期。在这个关键时期,要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广西”,全区各级政府必须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积极完善强制、汲取、共识、监管、  相似文献   

20.
陈元中 《传承》2005,(6):15-16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扩大价值生产,调整价值分配,同时要注重价值导向,使民众对执政体系和执政过程形成政治共识,在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政治价值观念等政治文化层面上保持和谐状态。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建设和谐社会的政治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是人们对政治关系、政治体系、政治行为、政治发展等的共识状态基础上的一种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