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六十年代牛胎生网尾线虫虫苗问世以来,用物理射线处理蠕虫的感染性幼虫制备虫苗曾风靡一时。在研究寄生虫虫苗预防人、畜寄生虫病以及制备高效、特异的寄生虫抗原用以诊断寄生虫病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一些有效的寄生虫虫苗在生产实践中收到一定的经济效益。目前用于寄生虫免疫的方法大部分承袭了细菌、病毒的免疫学方法,如采用灭活苗、弱毒苗等方法进行免疫保护,有一些则是寄生虫免疫所特有的方  相似文献   

2.
最近10年来,在免疫寄生虫学领域内取得了较大进展。有关专家很重视热带寄生虫病的研究;特别是寄生现象(即宿主与寄生虫相互关系)的研究,已上升到分子水平。现就有关问题概述如下。 (一)寄生虫的免疫学和生态学 在动物寄生虫感染的群体免疫、流行病学和防制方面向前跨出的重要一步就是一般公认寄生虫群(Population)不仅仅是寄生于动物体内的虫体,也包括该种在动物外界环境中的全部发育阶段。实际上,寄生虫种群的内寄生虫部分,和它们在外界时相比,也许是一小部分,也许仅仅是选出来的发育阶段,也许在大部分宿主中[除寄生性蠕虫方面,虫子特多的动物(Wormy animal)以外]仅仅是个别寄生虫的非常暂时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事实表明,由寄生虫引起的免疫反应与细菌、病毒引起的免疫反应相比,无论是程度和持续时间,前者均不如后者。寄生虫免疫通常表现为不完全免疫,血清中产生的免疫球蛋白与免疫保护不成比例关系。寄生虫若在某一宿主体内发育至成虫,以后则能在宿主体内长期生存下去(数年乃至十数年)。有人推测寄生虫是否具有抗逆宿主免疫反应而生存的本领,这可能是宿主和寄生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相互适应,保持对立统一,达到Sprent所谓的“适应耐受状态”。因此在免疫学上,宿主尽管能识别虫体并产生免疫反应,但  相似文献   

4.
(一)寄生虫免疫的应用 随着免疫工作的发展,已使寄生虫的免疫从实验室逐渐走向实际应用。无论是寄生虫的免疫接种还是免疫诊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多种寄生虫虫苗在预防家畜寄生虫病上正发挥越来越明见的作用,寄生虫病的免疫诊断在寄生虫病的研究过程中越来越占有重要比重。在某些国家中生产的寄生虫虫苗一度曾商品化,在生产实践中收到一定的效益,目前公开报道的寄生虫虫苗详见下表:  相似文献   

5.
从机体抗胃肠道线虫的黏膜免疫、胃肠道黏膜的抗原加工与递呈、胃肠道黏膜抵御寄生虫的效应机制等几方面论述了胃肠道线虫的免疫机理和免疫学研究的进展,旨在进一步阐明用免疫介入方法防治胃肠道线虫的理论基础,以解决胃肠道线虫治疗过程中的药物残留以及寄生虫的抗药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寄生虫不像细菌或病毒那样,通常都能诱发高度有效的免疫应答?寄生虫在致敏的宿主体内是如何得以存活的?为什么宿主对侵入的或已经存在体内的寄生虫不能产生有效的保护性免疫?对于这些问题,国内外学者以很大的兴趣开展了寄生虫与宿主相互关系的研究,而同位素技术为之提供了广泛而有效的手段。由于接触寄生虫的抗原物质而产生的免疫反应过程具有明显的规律性,而从抗原或寄生虫开始侵入宿主之后到血液中出现抗体之前是产生免疫的活跃时期,因此,如果应用同位素标记宿主细胞成份的前体等方法,就有可能查明抗体形成和免疫应答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免疫学已成为生物学和医学的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由于现代免疫学的飞速发展,新的免疫学分支不断涌现。针灸在免疫方面的研究,不仅在人体上,同时在动物机体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实验证明,针灸对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均能产生影响。更令人感兴趣的是现代免疫学理论和祖国医学理论关于抗病机理方面,有不少一致的地方。这就是探讨兽医针灸治病机理,对于沟通中西兽医理论,开拓临床新领域,提供了理论根据。本文仅就国内多年来发表的有动物针灸免疫研究资料综述如后。  相似文献   

8.
寄生虫免疫     
在大多数居民由于真核生物寄生虫(Eukaryotic parasites)的损害而严重发病和死亡的地区,防治这些侵袭病,势必成为现代生物医学最迫切的问题之一。幸而有少数更引人兴趣的生物学攻击,胜过原生动物和多细胞动物寄生虫,在被宿主免疫系统辨认出和反应出很久以后,仍保持的同其宿主共存的能力。因为它们将这种特性同作为它们生活史的正常部分,在许多完全不同的环境中间(例如,从人的血液到蚊子的肠管,和从淡水到脊椎动物的组织)移动的能力结合起来,所以真核生物寄生虫显示出不寻常水平的遗传实现型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从Sarles 1938年发现Sarles现象(系一种沉淀反应)以来,蠕虫免疫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由于多细胞寄生虫即蠕虫产生抗体的复杂性和组织培养等的困难,与其他领域相比,蠕虫免疫研究的进展是缓慢的。1960年Jarrett等首创的牛胎生网尾线虫疫苗,发展了对线虫类感染的免疫学防御,并一度商品化(Dictol),但以后的研究和现地应用进展不大。到目前为止,在蠕虫免疫研究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很少,而且尚未生产出像预防传染病那样,可供在较大范围内预防蠕虫病感染的切实有效的疫苗。  相似文献   

10.
目前 ,寄生虫病的控制仍以药物为主 ,但药物长期使用不仅费用高 ,效果不理想 ,而且容易导致抗药虫株的出现和较严重的毒副作用产生 ,特别是药物在畜产品中的残留 ,通过食物链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有的甚至可致癌。有效的药物并不能解决寄生虫反复感染的问题。因此 ,寄生虫疫苗尤其是人畜共患寄生虫疫苗的研制 ,引起了各国寄生虫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副肌球蛋白是扁形动物门寄生虫的主要抗原成分 ,是WHO提出的血吸虫疫苗候选抗原之一[1] 。大量试验证实 ,它具有很强的抗感染免疫保护力 ,是最有希望的疫苗候选抗原。1 副肌球蛋白的…  相似文献   

11.
现用的疫苗研究与生产方法,尽管在寄生虫病的防治中有成功的先例,如胎生网尾线虫(Dictyocaulus viviparous)疫苗(Jarrett等,1958;Peacock和Poynter,1980)和禽类球虫疫苗(Rose和Long,1980)。但寄生虫疫苗的研制进展仍是相当缓慢的 (一)生产寄生虫疫苗必须解决的几个方面 1.动物能否对某种寄生虫的感染产生免疫抵抗力,以及这种免疫力是否与动物的年龄等因素有联系。  相似文献   

12.
外寄生虫对人类以及动物的致病作用包括直接和间接两方面,如吸血、引起过敏、组织损伤和传播病原体等,因此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为了能够更好的防治外寄生,有必要从分子水平了解其重要的生理活动。serpin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是一种多功能分子,在生物体中广泛分布,在寄生虫-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参与吸血、消化、繁殖和免疫应答等生理过程。现就外寄生虫的serpin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结构、作用机制、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寄生虫microRNA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寄生虫microRNA(miRNA)的研究方法,包括经典遗传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高通量测序与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各种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和未来的研究趋势,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寄生虫miRNA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免疫学是近年来医学科学中发展较快的一门学科,对兽医免疫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在兽医免疫学的进展中,对血清免疫球蛋白的提纯及测定技术将有新的发展。本文就我们近年来对猪血清IgG的提纯及测定技术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5.
张林 《中国兽医科学》2000,30(11):45-45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成立以来 ,家畜寄生虫病研究室的科技人员在 5 0余年的科研工作中 ,长期深入牧区、深入畜群 ,对西北 5省区为主的全国主要牧区进行了畜禽寄生虫区系分布调查研究和寄生虫病防治 ,发现了一些新种和新记录 ,收集了大量寄生虫标本 ,进而建立了寄生虫标本室 ,并使其不断扩充和发展。目前 ,我所寄生虫标本室收藏、保存的畜禽体内外寄生虫标本有线虫、吸虫、绦虫、蜘蛛昆虫等 6门、9纲、2 1目、82科、116属、396种 ,包括新定种许氏细颈线虫、青海毛圆线虫、高寒夏伯特线虫 ,国内首次发现的舒氏似黄鼠线虫、阿尔泰同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寄生虫学和寄生虫病的研究不仅限于形态学和生物学方面,而且在免疫学方面也有长足的发展。但有关肝片吸虫病的免疫学研究,由于虫体抗原的纯化和特异性问题尚无重大突破。为此,我们采用不同处理方法分析肝片吸虫虫体抗原的氨基酸成分,为提...  相似文献   

17.
伊维菌素是驱线虫和体外寄生虫的新抗生素,属于大内环酯类药物,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在国外普遍应用于马、牛、羊、猪、犬等动物的线虫、蜱螨、虱、蝇蛆等寄生虫,驱虫效果甚好。国内也有用于牛、羊和猪寄生虫的研究报道。现将我们应用伊维菌素驱猪寄生虫的效果观察报告于后。 (一)材料与方法 1. 试验药物:伊维菌素(Ivermectin)为美国默克制药公司生产,商品名为伊弗默克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动物抗寄生虫药物在国内外的最新研制以及使用现状,并对抗寄生虫药原料药、制剂、复方药物的研发前景作了展望,概括了新型抗寄生虫药物的研究途径,提出了21世纪新药研究的热点集中在作用于细胞内的核靶和多糖靶,同时先导物的设计也将成为热点。  相似文献   

19.
早年熊大仕、赵辉元(1948、1949年)报道过成都马、骡寄生虫调查情况,继后杨年合、孔繁瑶(1965年)仅对马属动物的圆形线虫分类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明确四川省马属动物寄生虫寄生情况,以便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于1982~1985年我们与阿坝州畜牧兽医研究所、凉山州和绵阳畜牧局及有关县兽医站共同协作,对四川省马、驴、骡寄生虫作了调查。  相似文献   

20.
球虫免疫与新城疫免疫相互影响的研究黄荣生,段嘉树,张之奋,苏志飞(北京农学院102208)药物防治鸡球虫病易产生耐药性,在肉、蛋产品中出现药物残留,且费用较高,故多将注意力转向球虫疫苗的研制。我院寄生虫教研室研制的鸡球虫柔嫩早熟弱毒株虫苗,对育雏育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