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扬州市的刑事犯罪情报工作自江苏省公安厅1983年8月部署实施刑事犯罪情报资料工作方案开始(公安部1984年下发《关于刑事犯罪情报资料工作暂行规定》),至今已走过20年。80年代,手工管理刑事犯罪案件资料、人员资料;90年代,手工管理与计算机管理情报资料相结合;90年代末进入21世纪,全市已发展成刑事案件资料数据化、刑事犯罪信息网络化。在省公安厅及各级领导的关心、重视、指导下,通过广大情报人员长期的不懈努力,刑事犯罪情报信息工作已在实战中发挥出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指纹自动识别系统能否在侦查过程中充分发挥出高科技特有的优势和作用 ,关键在于科学的管理和成功的应用。本单位使用“系统”取得初步成效。1 建立大规模指纹数据库(1)扩大违法犯罪嫌疑人指纹卡收集范围 ,建立高质量的指纹数据库。指纹采集工作是整个工作的基础和首要环节 ,涉及到所有公安部门 ,必须切实将十指指纹的采集作为一项日常重要的工作来抓。深圳市公安局先后于 1995~ 1998年下发了《开展刑事犯罪信息工作的实施办法》、《深圳市公安局CCIC系统管理纲要》、《关于全市捺印指纹、现场手印统一管理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刑…  相似文献   

3.
《刑事犯罪情报信息管理系统》是深圳市思越信息系统有限公司的《刑侦综合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以完成刑事犯罪情报信息的全面采集、加工、分析、综合整理和管理工作,使之在信息的多层次、大范围和安全高效共享中发挥中心优势和最大效用,使犯罪信息的综合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从而避免信息的多头录入、重复管理、警力资源的浪费现象。《刑事犯罪情报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在网络管理环境下、以案件、人员、物品信息为主要依据实现案、人、物、线索、资源等信息的多层管理、多用户共享。从实际使用意义上看是将小情报变成大情报、变静态信息管理为动态信息  相似文献   

4.
肖洪祥 《刑事技术》2002,(Z1):29-30
20 0 2年 4至 6月 ,湖北省公安机关在全省范围开展大规模指纹采集工作 ,共捺印指纹 370万份。通过指纹采集 ,丰富了人员信息资料 ,锻炼了广大民警的信息采集技术 ,增强了情报信息观念 ,对改进侦查模式提高破案效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科学决策 ,全警动手随着科教兴警步伐加大 ,省、市州的指纹系统网络逐步完善 ,但由于人员指纹信息残缺不全 ,系统库容量难上规模 ,使用效果不明显。全省公安机关被传唤、盘查、留置、拘留等人员不下百万 ,但按规范采集人员指纹资料不足 30 % ,近些年的劳改释放、解除劳教 (少管 )人员也有一批过去未被采集 ;…  相似文献   

5.
10年前,公安部作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刑事犯罪资料工作的战略部署,下发了《关于刑事犯罪情报资料工作暂行规定》等文件,从而确立了刑事犯罪资料工作在刑事侦察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根据公安部的指示精神,湖北省于1986年逐步开展了这项业务,经过10年的发展,取得以下成绩:设置了专门工作机构湖北省公安厅设立刑事犯罪资料科,人员编制为10人;全省12个地市和5个省直管市县级单位中,已有武汉、黄石等8个地市在刑顶处及支队内设资料科(或称队、室),45个县、市、区刑警大队设立资料中队,其余单位都固定了专人。  相似文献   

6.
思越公司从1997年6月开始跟踪、设计、开发(刑侦综合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违法犯罪情报信息系统》(随着系统功能的增加,考虑将原有《刑事犯罪情报信息系统》改名为《违法犯罪情报信息系统》)至今,先后走访了多家刑警总队、支队、大队等单位,接触了多种用户需求,对刑侦部门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实际工作需要和实施的可能性有了进一步认识,使我们对系统的开发方向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并已经作为我们系统的新特点出现在用户面前。目前用户需求刑侦部门信息化工作主要是以刑事犯罪情报信息管理、使用的信息化工作为基础,把涉及到的多种业务管理信息、业务数据“存起来,用起来”。这个要求看似简单,其中的内容却是非常丰富,甚至是无止尽的,并将随着业务工作的  相似文献   

7.
根据目前违法犯罪人员资料的管理和应用现状,针对我市流动人口日益增多,各类刑事案件呈上升趋势这一新特点,武汉市公安局于1998年10月选购了目前在国内外具有先进水平的北大方正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正式将现代化管理手段纳入刑事犯罪情报资料工作中。该系统克服了传统人工管理指纹资料的缺陷,即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准确性较差等弊病,增强了指纹查破案件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将我市的情报资料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至1999年1月份,设立在武汉市公安局九处十二大队情报资料中心的全市指纹全自动识别系统已完成硬件环境建设和软件调试安装,并于1999年1月18日正式开始录入指纹数据。截止4月26日,本系统已录入指纹卡片共计73 553份,并对其中的13 343份卡片进行了人工干预和修补,以进一步提高指纹质量,提高系统查破案件的能力。为了现实斗争的需要,本着“边建库边破案”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A河南省的刑事犯罪情报资料工作,经过10年的不断探索和艰苦创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初步形成了规模,步入了轨道,取得了长足发展。——情报资料建设初步形成了系统规模 10年来,全省共收集人员资料1411717套,案件资料82491份,同时还收建了被盗抢机动车、在逃人员、线索、通缉通报等一批其他资料。由建设初期单一的人员资料逐步发展为多种情报资料。目前,全省已建成了以人员资料为基础,以案件资料为龙头,被盗抢机动车和在逃人员及其他多种资料并存的刑事犯罪情报资料信息系统。——情报资料逐步纳入了科学化、现代化管理的轨道目前,全省运用微机管理情报资料已趋于普及化,已有116个县级公安机关实行了微机管理,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74%。共拥有微机170台,输入人员资料788310份。在应用软件开发上,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安阳市公安局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制开发的可将文字、照片同屏显示,具有网络功能的系统软件,已通过鉴定,并在全市实现了区域性联网。郑州市公安局与信息工程学院联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自2003年3月10日开始建立全市手机串号查询系统,总队在《刑事案件信息系统》中设立数据库,建立手机串号查询窗口。手机串号查询系统是公安信息网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立手机串号查询系统,可以进一步促进刑侦基础工作建设,丰富刑事犯罪情报资料内容,拓宽犯罪情报信息搜集范围,充分发挥公安网络功能为侦查破案服务,提高打击刑事犯罪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侦查破案提供有力保障。手机串号是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亦是手机的机身号码俗称手机的“电子窗号”,串号固化在手机芯片中,是手机的“身份证号”。每部GSM手机对应一组IMEI号码,每部CDMA手机对应一组ESN号码。手机串号  相似文献   

10.
新《刑诉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应当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由此可见,国家法律是公安机关刑事侦察部门的行动准绳。刑事特情、刑事犯罪情报资料和刑事技术直接关系到侦察破案,对发现、揭露和控制犯罪,甄别犯罪嫌疑起着关键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修改后的《刑诉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刑事诉讼工作的重大改革,也是我国法制建设与国际法制运行接轨的重大举措。这就要求各级刑事侦察部门从思想观念上要有脱胎换骨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银川市城区公安分局刑事犯罪情报资料工作经过几年来的艰苦努力,已经形成了一个渠道畅通的情报资料搜集和管理体系。现在,情报资料工作已经步入主动为侦察破案服务阶段。运用多种形式,强化情报意识建立情报资料的目的在于应用,光收集不应用体现不了建立情报资料的目的。只有很好地应用于现实斗争,发挥其作用,才能促进情报资料工作的深入发展。为此,分局十分注意对基层各部门领导的培训、教育,提高他们对使用情报资料工作的认识。分局还采用多种措施加强情报资料工作,例如对利用情报资料直接和间接破案的一律给予办案民警、检索检验人员重奖:凡填写认真,描述准确,建卡质量高,在侦察破案中  相似文献   

12.
2001年初,江苏省公安厅党委在全省刑事犯罪信息工作实现系统化、规范化、网络化的基础上,做出了建立刑事犯罪分析系统的决定,即各级公安机关由刑侦部门牵头,治安、经侦、禁毒、交巡警等参与,确定专门机构和人员开展对刑事犯罪活动规律特点的分析研究,提出预防、控制和打击刑事犯罪的对策,并以《每日刑事犯罪信息》、《刑事犯罪情况通报》和每季召开一次全省刑事犯罪情况通报电视电话会议等形式,通报全省刑事犯罪情况,检查工作中存在的薄弱坏节和问题,研究部署侦防工作对策。目前,这项工作已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展开,并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实践表明,这是争取斗争主动权的重大措施,是促进刑侦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情报数量的制约情报的数量反映情报资料搜集的覆盖面和对犯罪信息的网罗能力。目前在情报工作中仍然存在着情报收集数量不足的现象。就人员情报资料而言,相当一部分地区人员情报资料没有按规定的范围进行收集,对重点人口、劳改释放、劳教解除人员,受治安处罚人员,尤其对刑事犯罪嫌疑人员收集管理上有很大漏洞。如据某市不完全统计,刑嫌人员8085人,而情报收集到的人员不到3000人,刑嫌人员情报收集的覆盖面仅为37%,这意味着63%的刑嫌人员没有被情报网罗上来。情报质量的制约情报的质量是情报资料工作的生命线,质量合格是情报资料应用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所谓质量合格,一是指收集的情报要真实、客观、可靠;二是指情报加工整理后要准确、规范、合理。情报数量和质量相比,数量  相似文献   

14.
杨华 《刑事技术》2001,(Z1):27-28
1 CAFIS系统工作目前的主要问题1.1 指纹资料的来源 目前,我市CAFIS系统的资料来源仅限于人犯的集中关押部门,因此,那些有违法行为、又够不上处理的大量违法人员的指纹未能进行采集。长期以来资料收集范围的局限,直接造成了档案老化,严重影响了CAFIS系统的作用发挥。1.2 基层部门的情报意识 一是对利用CAFIS系统破案的意识较为淡薄。据统计我市每年发生各类刑事案件约6万余件,自CAFIS系统建成后至今,基层技术部门送建的现场指  相似文献   

15.
指纹系统的远程联网运行,给我市的刑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标志着我市指纹资料的管理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以下介绍笔者一年多以来运用CAFISNT系统进行远程网上检索比对工作的情况。1 指纹资料的广泛收集和及时建库是远程检索破策的前提 样本指纹的采集工作是整个指纹网络系统的基础和前提。由于这项工作涉及到全局许多部门,覆盖面广,工作琐碎,基层单位重视不够,因此指纹卡捺印质量不是很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先进的指纹系统,如果缺乏有效的指纹数据,也形同摆设;所以必须把相应的奖惩措施与指纹捺印采集的质与量联系起来,从制度上严把质量关,使指纹采集这一日常基础工作为大家所重视。  相似文献   

16.
黄晨 《政法学刊》2004,21(6):75-76
指纹档案是情报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侦破各类犯罪案件的有效侦查手段。然而,在外来人口数量猛增,犯罪人数逐年增多,犯罪率居高不下的形势下,只建立违法犯罪人员的指纹档案,已适应不了新形势下的外来人口犯罪的控制和打击,而我国短期内还不能建立全民指纹档案,因此,有必要建立外来人口指纹档案。而且,现代科学技术也为外来人口指纹的采集、建库、识别等各个管理环节,提供了物质、技术方面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活体指纹样本指印的收取是建立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基础,它直接关系着指纹建库的数量与质量,影响着现场指纹查询比对的准确性。1 活体指纹样本指印收取的方法1.1 收取范围 目前,我国指印的收取只限于犯罪分子和违法人员,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捺印的范围包括: 被依法拘留、逮捕、判刑的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刑事犯罪分子;被拘传、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的犯罪分子;被劳动教养、少年管教及戒毒的人员;抓获有现行犯罪行为而免于刑事处分的人,以及因造谣惑众、煽动闹事、盗窃、诈骗、抢夺他人财物、私刻公章、伪造印信、证  相似文献   

18.
《经侦情报基础信息系统》是深圳市思越信息系统有限公司开发完成的《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破案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用以完成经侦情报工作涉及案件、人员、线索等信息的全面采集、分析、查询、综合整理和管理工作,使之在信息的多层次、大范围和安全高效共享中发挥中心优势和最大效用,使情报信息的综合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利用,从而避免信息的多头录入、重复管理、警力资源的浪费现象。《经侦情报基础信息系统》是借助新技术,在计算机网络管理环境下,通过在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分级建立系统数据库、规范、系统地储存经济犯罪侦查部门在受理、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刑事犯罪可以采取以事立案和以人立案两种侦查方式。从公安部门侦查普通刑事犯罪的实践来看,这一规定符合新形势下打击犯罪的实际,是切实可行的。但是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多年一贯遵循以人立案的侦查方式,而运用以事立案开展侦查的实践则经验不足。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和渎职侵权检察厅下发了《关于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以犯罪事实立案的暂行规定》,规范了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的以事立案工作,推动了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工作的健康深入发展。本文拟就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部门中以事立案的有关问题略陈浅见。  相似文献   

20.
杨南 《刑事技术》2002,(Z1):54-54
作为刑侦主要基础工作之一的指纹工作从采集、整理、建档 ,到检索、使用都面临着科学化 ,规范化 ,制度化的高效有序发展问题 ,因此 ,指纹基础工作如何加强自身的建设 ,跟上刑事技术发展的步伐 ,顺应计算机指纹自动识别技术的需要 ,满足刑侦工作的实际 ,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认真探讨解决的课题。1 影响指纹基础工作的因素1 1 从多头管理到缺乏管理指纹的采集捺印工作涉及多个部门 ,多个警种 ,一些工作相互交叉 ,即使有管理与监督部门 ,行政和业务也难以统一。1 2 捺卡人员杂乱 ,素质参差不齐捺卡人员从指管员、侦查员、看守员、治安警到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