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学荣黑社会性质有组织犯罪案是公安部挂牌督办并在全国首批重奖的12起打黑大案之一。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公安局经过一年多的专案侦查,彻底摧毁了这个由“十三太保”演变而成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依法拘捕以杨学荣、罗宗华为首的涉黑集团成员14人,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5起,缴获自制枪支14支、子弹180发、黑火药3公斤,铁砂2.5公斤、长短砍刀18把、轿车1辆,解救被引诱卖淫妇女5名。2002年8月6日,怀化市中级法院以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故意杀人等10种罪名对全案14名被告人重新作出一审判决。首犯杨学荣、罗宗华被分别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骨干成员秦应航等被分别判处无期和有期徒刑;犯有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民警吴建国被判有期徒刑五年。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6月10日,山西省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对清徐县牛俊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该案31名被告人共实施违法犯罪事实45起,涉及10项罪名。被告人牛俊刚犯组织和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非法持有枪支和弹药罪、非法买卖枪支罪、非法拘禁罪、赌博罪,数罪并罚,被决定执行有期徒刑二十年,并处罚金40万元。  相似文献   

3.
目前,有组织犯罪和有组织犯罪集团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其犯罪网络和影响已经超越了国界。在我国,象国外那种职业性和典型的黑社会犯罪组织还没有形成规模,但黑社会性质的犯罪也大量出现。为遏制此类犯罪的产生、发展,刑法及时增设了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相似文献   

4.
韩欣 《法制与社会》2014,(12):168-169
保护伞的形成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发展、壮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黑社会性质组织通过拉拢腐蚀、暴力逼取、官黑交易、自己组织等方式获得保护伞。透析保护伞的形成方式,对于认识和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行为特征”是构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必备要件之一,对此《刑法》第294条第5款第3项的规定是“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多次进行违法活动,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立足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本质,结合《刑法》第26条关于犯罪集团的规定,笔者认为.司法机关在认定是否具备该特征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6.
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剖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7.
有组织犯罪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最为严重的犯罪活动之一。1985年联合国第七届预防犯罪和罪犯待遇大会上,将有组织犯罪、恐怖犯罪和毒品犯罪列为当今人类社会的“三大灾难”。然而,对于什么是有组织犯罪,各国由于各自国情、犯罪状况、法律规定等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理解,迄今为止,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这一概念还未形成一个确切、统一的定义。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参照第22届国际亚裔有组织犯罪研讨会中国代表团的发言,有组织犯罪的概念是:有组织犯罪是指以谋取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以暴力、威胁、贿赂等为手段,通过垄断获取巨额利润,为长期犯罪而形成组织,严重危害社会的一种犯罪形式。有组织犯罪包括萌芽阶段的团伙犯  相似文献   

8.
何荣功 《中国审判》2012,(10):56-57
我国历来强调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从严打击、"打早打小",但从刑法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特征的规定看,还是体现了对黑社会性质组织成立范围从严把握的基本立场。"刑法是刑事政策不可逾越的藩篱",司法实践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必须严格依法进行。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的规定,成立黑社会性质组织必须同时具备"组织特征"、"经济特征"、"行为特征"和"非法控制特征"。上述四个特征中,"组织特征"和"行为特征"在一般犯罪集团(包括"恶势力")中也表现得比较明显,所以,"经  相似文献   

9.
解读“黑社会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心捷 《政法学刊》2009,26(6):34-40
现阶段,港澳台地区都专门制订了单行反黑刑事法律,对惩治黑社会犯罪作出了具体性规定。目前,“黑社会组织”一词在我国大陆地区还不是刑法名词,立法机关尚未对其进行原则性规定和有权解释。对于黑社会组织的认知,不应人为拔高;对于黑社会组织的理解,不应自我僵化。精确解读“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恶势力”,将有助于科学界定“黑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0.
所谓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是指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为非作恶,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违法犯罪组织。一般来讲,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具有以下组织特征: 一是有3人以上的犯罪组织成员; 二是有较为明确的组织宗旨以及稳定、严密的组织结构和内部分工,首要分子一般在幕后策划、指挥;  相似文献   

11.
12.
黄翀 《法制与社会》2011,(18):180-180
重庆打黑案的爆发,使得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滋生发展,腐蚀党政司法干部,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腐蚀干扰基层政权组织。《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座谈会纪要》称不再要求黑社会性质组织的“保护伞”属性,没有“保护伞”也可以构成。那么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是否需要“保护伞”呢,本文正是对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3.
黑社会性质组织以暴力、威胁或其它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高级形态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与经济组织的关系更加密切,它们大都隐藏在一般经济组织之中。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骨干分子同时又是经济组织的首脑。在使用暴力方面,黑社会性质组织使用暴力的次数不再像以前那样频繁,但是目标更明确、针对性更强、手段更残忍。在新的形势下,要想有效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就要准确把握其新的特征,在经济方面寻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修订后的《刑法》第294条的文字表述可以看出,立法机关是严格区分黑社会性质组织和黑社会组织的。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包括4个方面,即组织结构特征、经济实力特征、行为特征以及危害性特征。黑社会性质组织不是典型的黑社会,而是介于一般的犯罪集团与典型的黑社会之间的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特殊犯罪集团。从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发展演变轨迹看.普通犯罪集团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朝着黑社会性质组织方向发展,黑社会性质组织大多是由普通犯罪集团发展而来的。但是.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普通的犯罪集团有着明显的区别。对于符合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所规定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的4个特征的恶势力,应当认定为黑社会性质组织:对于不符合黑社会性质组织的4个特征的恶势力,应当依法认定为普通的犯罪集团或者按一般共同犯罪处理一而不能上升为黑社会性质组织.  相似文献   

15.
透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孕育、建立过程而滋生、蔓延的社会必然现象,是各种社会消极因素混浊积淀的产物,也是消极因素与积极因素此消彼长、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社会反映。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生产关系逐步调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震荡中寻求稳谐的改革深化时期,我们同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斗争将是一个漫长而严酷的历史过程。透析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恶势力犯罪团伙的成因,是确保夺取“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全胜的重要思想保证。长期高居不下的刑事犯罪势头和社会高危主体的日渐增多,为黑社会性质组织和恶势力犯罪团伙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极为广泛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已成为中国境内各种犯罪活动中社会危害性极大的一种恶性犯罪.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生活秩序,且呈愈演愈烈之势。根据我国新《刑法典》第294条第1款的规定.我国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为非作歹.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的犯罪组织。我国的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除具有团伙犯罪的职业化、智能化、暴力化和现代化等特点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只有了解和掌握这些特殊性,才能探究我国黑社会性质…  相似文献   

17.
旧中国上海黑社会,是中国黑社会的典型。苏智良,陈同菲合著的《近代上海黑社会研究》一书,最近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对“黑社会”这  相似文献   

18.
司法实务中对于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法律特征的差异化解读,直接关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圈的大小.司法机关对于《刑法修正案(八)》所确定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特征存在着诸多不同解读,并由此陷入了定性不统一的司法尴尬,解决这一司法困境的出路,或许可以尝试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四个基本特征进行升华解释,廓清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本质内涵.对于实践中黑社会性质组织法律特征不明显的案件,应在明确黑社会性质组织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法律规定和犯罪组织的“公开性”程度,严格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与一般团伙性犯罪的性质差异.  相似文献   

19.
分析以李义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在过去5年中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可以发现,这一涉黑组织的演变过程带有明显的渝东地区的地域色彩和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性。在社会转型期,当地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发生了相对弱化,社会分层却在加剧,这是李义团伙能够逐步发展成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深层社会原因。临江镇传统产业一度出现的无序竞争局面又为李义团伙向经济领域渗透提供了契机。当地长期盛行的“袍哥”文化也对李义团伙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把握住这些特点可以有的放矢地从社会、经济、文化等层面在当地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遏制涉黑犯罪的发生和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修订后的刑法新设立的罪种,但由于我国有关犯罪组织称谓的多样性,以及相关特征的混乱性,给实践中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随意性。2002年4月28日,第9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通过了对《刑法》第294条第1款的解释,这是继2000年1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对黑社会性质组织作出解释后,对“黑社会性质组织”有次进行的界定。而司法机关要想在实践操作中真正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以刑法和立法解释为依托,明确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法律性质和法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