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来务工子弟已经成为社会和学术界备受关注的群体。研究以上海市宝山区场北公寓内就读于两种学校的外来务工子女为例,借助小组工作、团体训练、个案工作与深度访谈、参与观察与行为观察记录和文本分析等方法,探索一种能通过改变朋辈关系和社区环境以帮助外来务工子弟成长和融入社会的模式。  相似文献   

2.
外来务工青少年犯罪心理的生成有其主体和环境两方面的原因。主体方面受错误的人生观、不健全的认知结构、较差的消极情绪控制能力、明显的个体矛盾性、法律意识淡薄、较低的犯罪感等因素的控制;环境方面受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因素的影响。全面分析这些因素,有助于了解外来务工青少年犯罪心理产生的原因和演进过程,对防范外来务工青少年犯罪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3.
上海地区是全国外来务工人口涌入规模最大和犯罪率较高的大城市之一,上海市嘉定区和青浦区是流动人口相对集中的两个区,本文以上海市嘉定区和青浦区的数据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分析当前上海及其郊区流动人口的犯罪现状及原因,并探索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余秋雨先生曾说:“生命的质量需要阅读来锻造”,可见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关系到孩子一生的成长。家庭作为孩子课外阅读的重要场所,父母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阅读具有很大影响。以外来务工子女为例,简要分析家庭教育观念对孩子阅读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八十年代初,“五好家庭”这一新生事物为促进家庭、社会的文明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五好家庭”内部出现了多层次在同一档次的格局,已不适应新形式的发展.评上的没有多大光荣感,评不上的也不感到羞耻,失去了对人们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弱化了“五好家庭”的先进性和表率作用.面对现实,胶州市妇联打破了旧的传统模式,以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为出发点,把争创“五好家庭”活动升华为创“三户”活动即遵纪守法户、五好家庭户、双文明户,走出了一条把五好家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新路子,使广大家庭产生了新的迫求.  相似文献   

6.
目前,大学生“啃老”现象屡见不鲜,已从个别家庭问题演变为社会问题.养儿防老是中国人几千年来认同的传统家庭价值观,然而时至今日,却被颠覆成了“养儿啃老”.虽然法律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但我国的养儿防老更多的是靠伦理道德来维系.因此,应从伦理道德角度来反思大学生“啃老族”形成的原因,并弘扬传统孝道精华,使大学生走出“啃老”误区.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亲子关系呈现断链或缺位状态,隔代抚养使乡村家庭遭遇育儿和养老双重压力.本文以H省D村家庭育儿观念变迁和代际合作实践为例,根据祖辈参与儿童抚育的程度和方式,把隔代抚养模式分为祖辈“较少参与型”、“适当参与型”、“较多参与型”和“完全托付型”.在祖辈“较多参与型”和“完全托付型”模式中,祖辈的生活质量受到较大影响,不利于儿童发展.政府和社会应及时提供社会保护和支持,形塑“断链后的再链接”机制,破解隔代抚养儿童社会化障碍,增强乡村家庭自我保障和抵御风险能力,为儿童成长营造健康的心理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回顾外来务工子女城市融合的社会排斥和积极发展的概念、以及发展性社会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前期研究成果,以包容性发展或新发展主义为价值取向,以青少年积极发展为理论依据,以消除偏差性消极行为、促进正向的积极行为目的,采取维持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社会政策取向,构建外来务工子女社会融合政策的理论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城乡学生的融合需要,创设一个从校内到校外和谐统一的融合环境,宁波市北仑区霞浦小学充分依托社区少先队组织机制、支持机制、活动阵地等平台,创设各种教育途径和活动,引导学生增进相互交往与理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品质,培养爱乡情怀与公民素养,这种新时期学校依托社区少先队平台开展融合教育途径与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对于接纳外来务工子女就读的城市公办学校开展融合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外来务工妇女在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的同时,其自身的合法劳动权益却难以保障。从社会排斥理论看,其原因表现为基于城乡维度的社会排斥、基于文化维度的社会排斥和基于性别维度的社会排斥三方面。这也使得外来务工妇女的劳动报酬普遍较低、特殊劳动保护落实不到位、职业安全受到侵害、社会保障水平低下。为此,应当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基层监察网络、建立适应外来务工妇女实际特点的劳动权益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卫生局从今年4月到12月在卫生系统开展了“优化管理服务,优化就医环境“的“双优“活动,这是我们全行业的一件大事.在这个重要的活动中,医务青年理应显示出自身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从479名"阳光社工"中层层推选出10名优秀社工.这些优秀社工在各自的工作中,都积累了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工作方法和经验,主要包括助人自助的理念,危机干预、资源开发、家庭感化、提升自我、帮困解难等方法和经验.全社会应该更多地理解、服务社区青少年,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创造平安、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13.
欠发达地区正经历着“从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的转型过程”.在这个过渡时期,该地区区内流动人口婚姻家庭关系的演变具有以下特征:1.流动的家庭化全家从乡村迁徙至城镇,从事务工经商活动.河南省郑州市1997年流入人口528070人,其中举家流入的约占50%以上.由于中小城市的物价、房租比较低廉,户籍管理方面相对松弛,小孩入托或入学也较为容易,故使全家外出务工经商者能够较为轻松地在当地生活.  相似文献   

14.
“十二五”时期是南宁市加快构建区域性国际城市和广西“首善之区”的关键时期,“三基地一中心”加快建设,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桂台经贸合作以及东部沿海地区经贸交流的深入推进,有利于南宁市获得更多的外来投资和产业转移,有利于南宁市增强首府城市和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由此导致了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由于自我认识存在“盲区”、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学校教育存在“困区”及社会环境存在“雷区”,引发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和行为问题。通过自我、家庭、学校和社会协调合作,能预防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和行为问题,使他们幸福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16.
[创意背景]   为广泛开展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全面推进“树魂立根“教育活动,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到上海市公用事业学校发展的各项实践活动中,校团委开展了“五月的鲜花分外红“主题月活动(6个小活动组成),积极探索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以开拓学校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作为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主力军,青年务工农民的居住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首先提出了作为有效解决城市流动人口过渡性居住的两种主要模式:“集宿区”和“城中村”,结合苏州市青年务工农民居住状况的调查研究,对“集宿区”建设与“城中村”改造两者间关系的解读,探索出一种两者融合的混合社区模式,并从开发模式和管理策略上探讨了这种混合社区模式操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步入九十年代,在新的形势、新的思潮面前,文登市葛家镇妇联针对着如何开展“五好”家庭评比活动这一社会热点,开展了调查研究工作,探索出一条“五好”家庭评比的新路.为了防止“五好”家庭评比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自88年开始,我们镇妇联从农村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将原来的评比条件,充实了具体的要求.如在第一条: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中,加上“积极完成国家粮油任务和集资、提留、义务工等:在遵纪守法一条中加上了“遵守乡规民约、服从村级规化、计划生育、赡养老人等具体条文,违其一者则不能评为“五好”家庭,使评比条件具体化.其次改变过去开大会、发选票或村干部凭印象点一点的方法,采取干部与群众代表合评的方法,如会计掌握粮油、集资等方面的情况,妇女主任掌握妇女工作、计划生育等情况,再挑几名思想进步、做事公道的村民一起逐条卡,挨户议论、评比.第三,目标明确,边评边促.  相似文献   

19.
在全党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上海市卫生系统大力推进“优化管理服务、优化就医环境“活动之际,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团委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团委在两院团委开展“合作共建“的基础上,以先进性教育和“双优“活动为契机,在两院医务青年中发起“医务青年时代精神的讨论“,讨论医务青年应该具有怎样的时代精神,在建设亚洲一流医学中心的进程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同时征集“医务青年时代精神“表述用语活动,举办“医务青年时代精神演讲会“,带动广大医务青年在“双优“活动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努力为病人提供温馨、便捷、优质服务,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青春.……  相似文献   

20.
育人先育心,为营造和谐愉快的高校文化环境,不断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泰山医学院以育心作为切入口,深入挖掘教育资源,广泛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整合多方资源,立体搭建了大学生“多措并举解心结”的育心工程,为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出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