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议大学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大学文化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良好校风,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学精神是大学作为独立于其他社会机构之外的组织而应有的内在价值观和使命感,其主要内涵可概括为独立、自由、求是、责任.大学精神的本质是向学生和社会传递、弘扬并揭示人道、地道、天道.大学文化则是一所大学的历史积淀,是由师生长期创造而形成的产物,包括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大学文化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的内在理想、对社会和未来的思想引领等.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大学精神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文化和古希腊文化蕴含着现代大学精神的胚芽。纽曼、洪堡、蔡元培、梅贻琦等人阐发的大学理念,影响了现代大学的精神追求。现代大学精神主体内容包括:人文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科学精神、自由精神与独立精神。我国高校的精神缺失表现在过度的行政化与功利化,学术失范与学术腐败和人才培养观念的偏误。安分随时、守中守旧、经世致用、政教不分与社会变迁是大学精神缺失的思想与社会原因。重建大学精神,应准确为大学定性定位,推进大学制度改革创新,增加经费投入,同时正确把握传统与发展、共性与个性、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培育优良校风并深化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4.
大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盲目性、低浅性、自发性和过于商品化的偏狭,过于追求功利价值和感性,忽视崇高的理想与价值,导致历史与文化责任的淡化、人文精神和价值理性的稀释,会使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出现困境。应对该困境,关键是要重新振兴大学精神。大学历来是精英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地方,大学的精英文化应当走出大学的象牙塔,吸收大众文化生动活泼的价值传播方式,尽量有效实现其价值引领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自治是大学的固有传统,章程是大学自治的“宪章”。大学在制定章程时,必须对大学的独特使命、大学内部治理体制、师生员工的主体地位、大学的对外开放办学、大学的自我监督机制及外部管理体制等内容做出科学的认知和把握。当前我国大学以制定章程为契机,全面启动内部治理结构改革,并把教授治学摆在突出的位置,有利于新时期大学的转型与发展。但大学办学自主权的真正落实以及现代大学制度的确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 ,也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否拥有先进文化 ,是否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将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要构建新世纪中国先进文化 ,必须首先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 ,以体现中华民族特质的中华文化为主体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努力学习和借鉴外国文化中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使之处于当今中国的更高境界 ,处于世界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7.
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的灵魂,大学职能是大学进步的支柱。大学精神与大学职能共同推动大学的进步,二者存在以下关系:大学精神与大学职能同时产生,共同存在大学办学之中;大学职能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大学精神是大学职能的导向;大学精神与大学职能一一对应,二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8.
大学作为一个文化组织,其存在问题本质上是文化的问题。大学章程作为大学制度文化的载体,其内容构建必须以大学文化为基本价值取向,其组织实施要发挥大学文化的凝聚和激励作用。文化视域下的大学章程建设研究需从大学文化与大学章程的关系入手,深入分析大学文化在大学章程建设中的作用,从文化视角积极探索大学章程建设从制度维度走向文化维度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谈大学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上,学界对大学理念多有论述。现代大学的本质应是传递、应用、融合和创新高深学问的高等学府,大学要具备大师和大气两个基本要素,大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对真理与知识探求、创造与不断反思的精神,大学应是学术组织而非经济组织,大学应是科学创新的主体,大学应是时代精神的追求者和体现者。  相似文献   

10.
中国大学的文化传承创新需要以大学文化的传承创新为基础,着眼于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情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无限包容开放的态度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化因素并予以融合创造,在大学的职能和使命中实现人文文化、科学文化和服务文化的传承创新,并大力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文明,为建立有机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为人类整体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优秀的大学文化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石,是全面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和前提,而大学精神则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文化修改的具体体现,校园文化建设是对大学精神的弘扬和实践,是大学精神的物质依托.本文在分析大学文化,校园文化,大学精神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应以高雅,先进,文明的校园文化为载体,大力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提升办学理念,培育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以此推动大学的发展,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人类文明的高地.  相似文献   

12.
当代大学文化结构分析及其建设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文化是由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物质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和大学媒介文化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大学文化的各构成部分尽管功能各异,但又相辅相成、紧密关联、不可分割。当代大学文化建设的主要路径是:以和谐大学的建设为目标,在精神文化层面上要继承经典的大学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注重民族、民主和创新精神的培育;在物质文化层面上要把重点放在现代化的图书馆、实验室(实践基地)和校园网的建设上;在制度文化层面上要首重学科建设和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在行为文化层面上要加强优良校风的培养;在媒介文化层面上要注重"把关人"队伍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高校党建与大学文化建设间的“双辐射”机制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党建的旨归实质就是大学育人的本质,这也是区别高校党建与另外行业党建的特质。然而,高校党建和大学本质之间的内在契合点就是大学文化,高校党建不仅为大学文化塑造了灵魂,而且也营造了其文化模式,并主导着大学文化的理念,进一步拓展大学文化的载体,将大学的三个文化进行全面构建,即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及制度文化,从而促进高校整体的发展。本文针对高校党建与大学文化建设间的"双辐射"机制,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4.
大学是一种传承和创新文化为己任的独特的文化组织,文化追求是大学的本真特质和独有性格。转型社会带来的社会文化冲击,威胁着大学的文化价值,挑战着大学的文化使命。大学要为未来负责,就应该担当起创新文化、涵养人性、砥砺品性、引领思想的使命,惟其如此,大学才能回归本真、体现价值和展现其应有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加快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条件,有利于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的进步。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6.
大学理念是关于大学本质特征、存在价值、职能任务和活动原则等的理性认识,也是人们对大学的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教育观念。本文探讨大学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而发展的不同的大学理念,从这些大学理念,可以看出大学的不同风貌与风格。  相似文献   

17.
教育理念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必须根据特定的教育对象、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确定。对于理工科大学来说,在科技、经济、文化迅猛发展的时期,树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教育理念具有很强的现实性。文章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实现理工科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现实依据,进一步阐明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以"自然-文化-人"的和谐统一互为因果的.人类文明史上一切积极进步的学说,均体现为坚持人本主义精神、以人的生存发展为出发点,以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进步为最终目的.社会场论就是旨在探究人的生存与发展、人类社会的和谐与进步的前提与动因的学说.  相似文献   

19.
大学理念与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应有的完美境界的看法或观念,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大学究竟是什么”,指对理想形态上的大学所应具备的本质、大学的价值和大学所应追求的目标等问题的认识与理解;二是“大学实际上能够干什么”,它涵盖大学应有的精神、理想的实践构架和对大学自身样式设计等问题。这两个层次的问题相互联系,构成了人们对大学理念完整而清晰的定格。 大学的理念发轫于现代大学诞生之初,伴随高等教育的发展、完善,在不同历史和不同社会情境中流动、变化、充实和发展。1852年英国红衣主教大学校长纽曼所著《大学的理念》,集中反映了那个时代关于大学教育的典型认识。纽曼认为:大学是以传授文理科知识为主的“博雅教育”,是“训练和培养人  相似文献   

20.
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当代凝聚中华民族,动员、鼓舞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伟大精神动力,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爱国主义体现在社会主义运动之中,社会主义为爱国主义提供发展方向,增添了新的内容,是当代爱国主义的主题。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爱国主义所追求的民族独立、人民民主、社会的解放与进步要靠社会主义来保证,民族的团结,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