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日海南》2009,(8):16-17
包括小额信贷在内的农村金融在海南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然而长期以来,农民贷款难、担保难、抵押难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瓶颈"。2007年,琼中县围绕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在海南省农信联社大力支持下,以"特色产业+小额信贷+政府扶持"的模式开展农村小额贷款试点;获得成功后,2008年着手建立以全县农户信用信息档案为主要内容的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系统。2009年5月12日,海南省委副书记于迅同志就此作出批示:"琼中县‘加强农户信用信息管理’的做法很值得总结。农户信用体系健全了,生产所需小额资金的信贷渠道就解决了,农业就会有大的发展。"并要求应尽快在全省推广,解决海南农业发展中资金不足的瓶颈问题,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期间,农发行海南省分行全面实施"资产立行"发展战略,加大支农力度,信贷支农迈上了新台阶,特别是2010年累放各类支农贷款55亿元。"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农发行海南省分行将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金融优势,进一步加大对海南农业农村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积极支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一、进一步加大信贷支农力度,突出支持四个重点领域。一是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围绕海南农村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以新农村建设贷款为主打产品,  相似文献   

3.
省情月报     
《今日海南》2008,(1):4-4
像抓大项目那样抓干部培训——首批23名海南干部,赴美攻EMPA;2008年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2008年海南经济工作要认真解决四个突出问题;推动小额信贷 切实服务“三农”——中国(海南)农村小额信贷国际论坛在海口召开;昌江循环经济工业区列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建省办经济特区20周年庆典活动徽标正式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4.
今年春节前,海南省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支持农民致富的故事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我们用十天时间作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5.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贷款难问题,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要使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动力、信贷中面临的违约风险以及信贷资金创造的收益是否会大于信贷投资成本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小额信贷业务发展迅速,在消除贫困,解决中小企业、农民和低收人群创业融资问题中起了显著的作用。但在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障碍与困境也使得小额信贷商业化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相关的讨论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当前学术界关于中国小额信贷商业化的研究,主要围绕着中国小额信贷商业化的涵义、经营模式、商业化发展障碍以及商业化发展对策等主要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整理、归纳评析这些研究并作以展望,可以为小额信贷提供商业化发展思路和相关问题进一步研究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要“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今年的农村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推动妇女小额信贷扶贫工作提供了有利的契机。结合今年妇女发展工作重点,本期就妇联开展小额信贷工作做一简要回顾。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跃迁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小额信贷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显不足。应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机遇及国家对农村小额信贷支持力度的逐步加大等有利条件,实现农村小额信贷的跃迁式发展,以加快消除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的协同发展。本文认为,我国实现农村小额信贷的跃迁式发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蒋海燕 《人民论坛》2013,(12):124-125
农村小额信贷是专门为农村低收入人群提供的金融服务,在帮助农户解决生产性投资和改善生活水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从现阶段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状况来看,在资金供给、利率水平、贷款风险、借贷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小额信贷效率对农民家庭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民俊  李娟 《求索》2011,(10):49-50
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盈利效率和市场效率现状与农民收入增长及其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小额信贷对增加农民家庭收入有显著正效应,其途径主要通过增加对家庭经营非农投入来实现,使用贷款次数增加将强化正效应,同时小额信贷对家庭收入的影响与收入来源有关,与决定收入的其他要素相互依赖。  相似文献   

11.
海南是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三农”)为主体的经济特区,全省上下应将“三农”放在议事日程的重要地位。近年来,中央和海南省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解决海南的贫困问题,但扶贫的实践表明,在实施扶贫过程中存在着扶贫方式不当、扶贫效率不高、扶贫效果不佳的问题,为此需要对原有的扶贫管理体制进行根本改革,以杜绝扶贫腐败,防止扶贫资金的流失,以达到“不能把贫困带入21世纪”的政治目标。  相似文献   

12.
王华 《新东方》2008,(11):42-44
小额信贷是指对低收入的人群和微型企业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包括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的小额贷款、存款、汇款、小额保险及其他方面的金融服务。小额信贷在世界各地实行的模式多种多样,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孟加拉的“格莱明乡村银行”、国际社会资助基金会的“村银行”、印度尼西亚的人民银行小额信贷部、玻利维亚的阳光银行、孟加拉社会进步协会等。  相似文献   

13.
何雁 《今日海南》2009,(3):12-14
2009年2月24日,海南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在海口召开。会议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五届四次全会精神,总结2008年农业、农村工作,部署今年农业、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省委、省政府确定今年我省农民增收目标为7.5%。实现这个目标虽然具有相当难度,但并非高不可攀。会议就此提出了一系列应对之策,并号召全省上下要增强信心,迎难而上,抓住重点,全力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相似文献   

14.
“利率悖论”的困扰、发育不成熟的农村金融市场和政府过于严厉、僵化的监管政策是我国小额信贷机构乃至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的主要症结。借鉴格莱蒙小额信贷模式,尊重实践,创造、运营中国特色的小额信贷模式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农业大国,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农村稳、国家稳,农村富、国家富。全省现在还有95.8万多绝对贫困人口,375万人口在温饱线上徘徊,贫困人中绝大部分是妇女和儿童。消除贫困是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共同需求,是全党全社会的重要责任,也是妇联组织义不容辞的工作任务。九十年代后期,省妇联拓展了工作思路,把支持妇女参与发展的资金来源,从单纯、少量的财政拨款,发展到银行小额信贷。过去妇联做扶贫工作,做宣传和组织发动工作,绝大部分只是一张嘴、两条腿。1997年以…  相似文献   

16.
正我省是典型的农业大省,2013年农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达到24.04%,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倍;我省又是农业人口大省,农村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64%(约560万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其中农业问题又是解决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与稳定的重要途径和关键。因此,海南热带农业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海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结合海南农业发展实际,笔者重点围绕海南  相似文献   

17.
海南省作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试点省,各级政府与部门需立足于本地特色农业资源,根据本区域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优缺点,参考分层次管理思想,系统推进全省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以此带动海南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促进海南农村实现绿富美,更好地落实生态立省战略,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16年2月19日,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在海口召开,省委书记罗保铭、省长刘赐贵作出重要批示。  相似文献   

18.
吴小曼 《新东方》2009,(5):24-27
海南1999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制订了《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文明生态村就是生态省的一个重要细胞。2000年9月,海南省立足本省实际,结合贯彻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精神,围绕加快农村发展,正式启动了以“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2002年4月,海南省第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力争经过五到八年的努力,使全省半数以上的自然村建成文明生态村,实现我省农村面貌历史性的新变化。”2006年1月,海南省人大三届四次全会通过的海南省“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10年,全省50%的自然村要建成文明生态村。时至今日,全省文明生态村建设从无到有,从点到面,已经在琼州大地星火燎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文明生态村”从一个全新的概念转变为在全国具有强烈影响的“农村品牌”。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湖北蕲春县张榜镇的调查发现,张榜镇农业经济的没落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农事资金的短缺。从小额信贷的角度看,农户的资金需求是强烈的,欠缺的是合理低成本的资金供给机制。本文力图从资金供给层面着手,给出解决农村资金瓶颈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如林 《创造》2001,(9):15-15
2000年,全国乡镇企业已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50%,占全国出口交货值的40%,农村富余劳动力的50%在乡镇企业从业,农民纯收入的345%来自乡镇企业;用5%——6%的信贷规模,创造了50%的工业增加值。云南省乡镇企业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3325%,增加值占GDP的146%,实现税金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208%占财政总收入的856%,农民纯收入中有1/3来自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1/4。乡镇企业已成为我省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