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实践标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条基本原则,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条基本原则。以前,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虽然取得过许多成果,但并没有科学地揭示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的真谛。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过程,实现了人类历史上认  相似文献   

2.
袁吉富 《学习论坛》2008,24(7):21-23
把实践标准推向交往实践的层面,是深化检验真理的标准研究的必由之路.在社会历史认识领域,确立交往实践标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有效地解决以往研究的逻辑困境,并展现出巨大的理论对现实的指导价值.按照合作型交往实践标准的内在属性和方法论要求来验证我们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的真理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迈向更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理论界对检验实践的标准问题的争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真理是检验实践正确性的标准。真理是客观规律的主观存在方式,离开这种客观规律的主观存在方式,人类将无法把握任何客观规律。因而它也就成为人们行为是否符合客观规律的唯一的科学尺度。真理能够成为检验实践的正确性标准,理由是:①真理具有科学性。②真理具有绝对性。③真理具有客观性。有的论者指出,在真理形成过程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因为一种认识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为真理。  相似文献   

4.
物质文明是社会文明的前提和基础,是社会文明的主要标准,也是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追求的首要的价值目标。因此,作为物质文明的主要体现者的社会生产力就成了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根本尺度,也成了检验我们的工作成败得失的根本标准。然而,社会文明是多方面的。除了物质文明,还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等。因此,讨论作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检验社会实践成败得失的标准,就不能只讲生产力标准,而必须同时讲政治标准、精神文明标准。  相似文献   

5.
我们都熟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现在,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的报告中又提出生产力标准的观点,即“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样就有了两个标准,也产生了关于这两个标准的问题:为什么有了实践标准还要提出生产力标准?生产力标准与实践标准是什么关系?与实践标准相比,生产力标准有什么特殊意义?下面,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现实生活中衡量事物的标准有许多,其中生产力标准、阶级标准和实践标准与我国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关系密切。在"文化大革命"前和"文化大革命"中,阶级标准盛行神州;粉碎"四人帮"之后,1978年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轰动世界;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力标准则深入人心。本文就生产力、阶级、实践这三个标准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谈一些粗浅看法。一、生产力标准、阶级标准和实践标准的内涵(一)生产力标准是衡量人类社会发展与否的标  相似文献   

7.
二十年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实际是一次意义深远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思想解放运动。它不仅澄清了许多理论是非,重新确立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而且也深化了对真理标准的认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从实践标准到生产力标准又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发展。 一、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展开和具体化 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也不能停留在原来的层次上。它只有与社会实践的发展相一致,才能充分发挥重要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基本实践是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体现这个历史特点和要求,是社会实践向实践标准提出的  相似文献   

8.
甲:前些年在全党和全国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最近,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请您讲讲两者的关系好吗? 乙:好哇!我很愿意同你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其实,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是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与实践标准是完全一致的,并不是互不相同的两个标准。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三大提出的生产力标准,理论界进行了认真的讨论,提出了生产力标准是认识标准还是价值标准?它与“实践标准”的关系如何?以及生产力标准的内涵(着眼于生产力内部要素分别作为标准的分析)及其指向性(即生产力标准检验的对象)等问题。我认为,只有把生产力标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考察它在我国社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真理标准问题从实践标准的恢复到生产力标准的确立,再由生产力标准的确立到“三个有利于” 标准的科学概括,逐步形成了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体系,用实践标准不断检验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又推动了社会主义观的更新.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观点和概念的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针对网友否认实践标准的论点和论据,笔者作了以理服人的反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没有否认人的思辨能力在认识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抛掷硬币的试验恰恰证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能够检验重大社会决策的正确与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解放思想的利器,在教条主义根深蒂固的中国不能没有它。  相似文献   

12.
“生产力标准”,是人们对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的一种概括。如果说党的十三大报告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立论基础,并制定了现阶段的基本路线,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又是以生产力标准作为理论支柱的。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来认识生产力标准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拟对生产力标准含义的层次性和确立、坚持这一标准的意义作一简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编后感言     
在组织和编发“百年革命风云录”专栏稿件过程中,一个萦绕脑际多时的问题又一次次强烈升腾:100年来,对中国人民的革命历史及其丰功伟绩,为什么会有肯定和否定这样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而且长期对立,时起时伏,从未间断?由此引发了五,或感言──其一,这首先是一个历史观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历史观,就会肯定“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坚持唯心主义历史观,就必然会否定人民革命的历史及其丰功伟绩。其二,这同时又是一个真理标准现问题。毫无疑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标准现的常识之一。但…  相似文献   

14.
经过30年的理论探讨和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作为一个古老且常新的哲学命题在我国已深入人心.尽管如此,对这一哲学命题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5.
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40年前那场大讨论所确立的我们对待真理的最根本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形成、检验和发展的。今天我们纪念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就是要倍加珍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40年来实践结出的最大硕果,就是要在新时代新实践  相似文献   

16.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非通过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人们才认识到,在此之前,它作为一般常识,早已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以及所有的哲学教科书之中了,但它却没有或没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这就说明理论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更好地发挥效用。所以,从根本上说,20年前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实际上解决的不是对这一标准本身的认识问题,而是它存在与发挥效用的社会条件问题;不是重新树立它的“理论权威”,而是恢复它的“政治地位”。真理标准的重新确立,并不是哲学上的胜利,而是政治上的胜利。在纪念真理标准大讨论二十年的今天,我们重新探讨一下真理标准的特点及其充分发挥效用的社会条件,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真理的相对性与真理标准的绝对性 在认识和检验真理的过程中,被认识和被改造的客体是无限复杂的,一个小小的原子尚且不可穷尽,更何况处于永恒运动、变化与发展之中的物质世  相似文献   

17.
“生产力标准”与“实践标准”甲:我们最近开了几次会,讨论“生产力标准”,但大家对“生产力标准”的理解不太一样。请谈谈你的看法。乙:首先,让我们从最基本的哲学理论上弄清楚什么叫“生产力标准”。简单地说,它是指生产力作为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马克思主义原理。甲:这好懂。但是,为什么对它使用“标准”这个词呢?乙:在二十多年前开展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中,人们把实践称为认识的真理性的惟一“标准”;本来,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和当时所讲“实践标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是一个意思的不…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第一”观点。一是以“实践第一”观点为基础,突出“解放思想”,在全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二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肯定认识或理论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的前提下,特别注重实现其现实价值;三是把彻底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倡导适度的“闯”和“冒”的精神,追求“实践第一”观点和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高度统一的最佳境界;四是坚持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在高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同时,在社会历史领域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并将之升华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9.
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而检验实践的标准又是什么呢?在明确检验真理标准的基础上,弄清检验实践的标准是很有必要的。不仅有它的理论意义,更有它的现实意义。列宁说过,实践标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任何实践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所为,它本身也有个要接受检验的问题。什么是检验实践的标准呢?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探索和研究。梁勋同志在《争鸣》杂志1988年第2期,发表《检验实践的标准》一文,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但一些问题仍值得商榷。 社会主义国家的群体实践是在马列主义指导下,由具有崇高威望和握有最大实权的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经济效益和物质利益,因为这都是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是很容易作出精确量化评价的。而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益却不然,它的价值往往不易显现,也不容易立竿见影,对其进行评估也难以量化。正因为它的潜移默化性和抽象性的特点,使人们在有意无意中忽视了它的价值,从而对“思想政治工作是生产力”产生怀疑甚至持否定态度。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是生产力,这是被人类社会发展史所证明了的真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甚至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也是被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所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