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浒故事因《水浒》的广泛流传而深深扎根于民众的心里 ,《水浒》一书也因妇孺皆知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而成为读者案头珍玩的文本。风风雨雨几百年 ,以《水浒》为蓝本试图改编成其他文本者 ,大有人在。然而 ,大多因难传达原作神韵或随意曲解而多被人诟病。现在 ,郭太豪先生历时四年改编成长篇叙事诗的《水浒》(中国戏剧出版社2 0 0 1年 7月出版 )又与大家见面了 ,其结果又将如何呢 ?我想 ,这是喜欢《水浒》的人非常关注的一件事。一严格遵循原作的故事情节 ,这是叙事诗《水浒》最成功的一点。大凡改编者都喜欢按照自己的思维和审美标准对原…  相似文献   

2.
欧阳健同志《鲁迅是怎样评论〈水浒〉的?》一文(以下未注明出处的,均引自此文),主要论点是:“鲁迅关于《水浒》所写的是‘侠之流’的‘强盗’,《水浒》供市井细民‘娱心’,‘为市井细民写心’的论述,是鲁迅论述《水浒》的精粹所在,又是被掩盖、被歪曲得最严重的部分。”笔者认为,所谓《水浒》“强盗”说、“娱心”说、“写心”说(作者还说鲁迅认为后两说是《水浒》的创作动机)都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3.
继《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之后,光明日报出版社推出了辛可的新作《逼下梁山》。这是一部从厚黑学、性恶论、权力政治学角度冷酷剖析水浒文化、振聋发聩的力作。整部作品以诙谐的语言,夸张的桥段,戏讽的文风,犀利的笔触,天马行空的想象,冷酷的叙述,既给读者带来趣味十足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又具有强烈的文化启示意味。  相似文献   

4.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这一指示。深刻地揭示了《水浒》宣扬投降主义的反动实质。《水浒》成书于大规模农民起义余波未息的元末明初。作者在这一时期  相似文献   

5.
伟大领袖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的这一英明指示,给我们驱散了过去《水浒》评论中的层层迷雾,科学地揭示了《水浒》宣扬投降主义的反动实质和宋江一类投降派的丑恶面目。  相似文献   

6.
《水浒》是一部歌颂农民革命的文学杰作,但对妇女问题描写却有失笔之处,这些思想观点是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相通的。《水浒》英雄绝大多数是不堪官府、豪强的压迫被逼上梁山,但有四个人却是因为杀掉了三个“坏女人”:武松(杀潘金莲),宋江(杀阎婆惜),杨雄、石秀(杀潘巧云)。 潘金莲是《水浒》中主要妇女形象之一,经过《金瓶梅》的演化,成为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7.
毛主席最近指示我们:“《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这一指示,彻底揭露了《水浒》的反动本质,深刻教育了广大革命人民,同时也使我们清楚地看出了过去评价《水浒》的种种谬误论点。在那些谬误论点中,有一种以为宋江投降是由于“历史局限  相似文献   

8.
“四人帮”在篡党夺权的过程中,借着“学习鲁迅对《水浒》的论述”的幌子,导演了一场“评《水浒》”的闹剧。他们先在《红旗》杂志上用大字刊印了从“《流氓的变迁》中撷取出来的一段鲁迅语录,接着,又连篇累牍地抛出大批呼叫鲁迅评《水浒》评得好”的文章,摆出一副唯独他们才悟得鲁迅论说精髓的架势,实际上把鲁迅糟踏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 “四人帮”垮台以后,林志浩同志发表了。《还鲁迅评〈水浒〉的本来面目》的文章,不仅揭露了“四人帮”的反动政治阴谋,而且还尖锐地批判了“四人帮”歪曲鲁迅、颠倒是非  相似文献   

9.
《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名著,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十分巨大。最早把《史记》与某部小说联系起来的是明代的李开先。他拿来与《史记》相提并论的第一部小说,就是《水浒》。李氏在《词谑》一书中说:“崔后渠、熊南沙、唐荆川、王遵岩、陈后岗谓:《水浒传》委屈详尽,血脉贯通;《史记》而下,便是此书。”此后,明人袁宏道、天都外臣、李贽、叶昼,清人金圣叹、樵余等又相继发表了相同的意见,对我们研究《水浒》与《史记》之间的继承关系,颇多启发。本文拟就《史记》对《水浒》在艺术方面的影响,谈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毛主席最近指出:“《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宋江投降了,就去打方腊。”一针见血地指明了这部反面教材的要害,深刻揭露了它宣扬投降主义路线的本质。《水浒》百般美化宋江,十分憎恨方腊。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因为方腊不投降,不仅反贪官,更要  相似文献   

11.
近几个月来,随着阶级斗争形势的发展,评论《水浒》的现实意义愈来愈清楚了。中央两报一刊元旦社论号召我们,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阶级斗争为纲,“继续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开展对《水浒》的评论”。当前,继续对《水浒》所宣扬的投降主义展开批判,揭露古代投降派篡夺政权、改变路线、镇压革命的丑恶嘴脸,对于我们识别和战胜现代投降派,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成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毛主席的这一重要指示,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拨开了多年来笼罩在《水浒》评论,研究工作中的层层迷雾。  相似文献   

13.
一部《水浒》,用很多笔墨渲染宋江的功罪观,先先后后共百余处。剖析宋江的功罪观,可以帮助我们加深理解。“《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  相似文献   

14.
看《水浒》,谈《水浒》扈三娘的教训舒芜早自人说《水浒》里面,刻意写了潘金莲、潘巧云两个“淫妇”的“该杀”,淋漓尽致、津津有味地写了武松、杨雄两位“好汉”对“淫妇”的虐杀,书中杀人之事多的是,都没有这两件这样将虐杀细节写得笔歌墨舞,洋洋得意,于此可见其...  相似文献   

15.
社会广角     
《政策》1998,(4)
毛泽东读了70年的《水浒》。他欣赏《水浒》,也谈到很多梁山人物。 他谈到梁山第一任领导人王伦,“白衣秀士王伦不准人家革命,结果把自己的命革掉了”;也谈到第二任领导人绰号托塔天王的晁盖,晁盖是好的,可是却被摒在一百零八人之外,让他早死了。 《水浒》的主角,是梁山第三任领导人宋江。毛泽东在40年代初期,曾对身边的同志说:《水浒》中的三打祝家庄,为什么要打三次?我看宋江这人有头脑,办事谨慎,前两次是试探,后一次才是真打。我们干革命.就得学宋江,要谨慎。 毛泽东也谈及其他梁山好汉。他说,“拼命三郎  相似文献   

16.
郑振铎在一九五四年版的《水浒全传》序中,说施耐庵原本中“宋江等受‘招安’以后,只有‘征方腊’一件事”,“他们并不曾去‘征辽’,更不曾去‘平田虎、王庆’。原本这样的情节,是和《宣和遗事》里面水浒故事的节要相符合的。”这一分析是很有道理的。现在我想补充一点,一百二十回本《水浒全传》中,加进征辽故事的作者与加进平田虎、王庆故事的作者,显然是两个人。前一作者对《水  相似文献   

17.
《春秋》2012,(2):2
水浒遗址好汉故里108好汉聚义之地水泊粱山位于山东省西南部粱山县境内,是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故事的真实发生地。虽经近千年风雨沧桑,水浒遗迹仍在,好汉足迹犹存。疏  相似文献   

18.
大约没有一部书像《水浒》那样,曾被充分“时政”;大约没有一部书像《水浒》那样,亦被彻底“民间”。如今著名杂文家黄波出了本《说破英雄惊杀人》,大约更没有一位作者像他那样,对这部名著中的人与事,进行如此彻底的解构与重建、解剖与恢复。  相似文献   

19.
正《水浒传》是中国古代的经典名著,被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金圣叹评为"第五才子书",评价它可以比肩《史记》;胡适先生更是评价说《水浒传》是中国文学的正宗。《水浒传》的文学价值与蕴含的社会学研究价值是我们永恒的财富,是值得我们自豪的文化自信因子。作为《水浒传》资深读者,看到吴向京先生的《水平:悟水浒中的领导力》顿感耳目一新,读来真是一种享受。作者解读水浒故事的深刻令人惊叹,其中对《水浒传》  相似文献   

20.
<正>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而我却偏偏是少年就读了水浒,而不知愁滋味的少年读水浒,留下的还真不仅仅是好汉们的义薄云天。毛泽东他老人家青年时代的行囊中,始终有水浒和三国在,长征时有同志说他:你就靠三国水浒孙子兵法打仗?毛主席反诘道:你读过吗?我觉得这句话也应该是对全中国人民说的,什么洋玩意儿都没有土生土长的东西好使。毛主席在他的《矛盾论》中用三打祝家庄来阐述唯物辩证法,说得真是精妙绝伦:"《水浒传》上宋江三打祝家庄,两次都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后来改变方法,从调查情形入手,于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