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实现大学生个体和职业机会有效结合的综合素养的集中反映,良好的社会兼职活动是在校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目前,在校大学生社会兼职存在兼职与学习之间“度”的把握欠缺、兼职的盲目性、缺乏统一管理和指导以及社会管理的不规范性和学生的法制意识薄弱等问题。因此,学校与学生均要通过各种途径与努力,才能通过社会兼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因多种因素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大。高职院校教学需要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重视职业型、复合型、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育,努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文章以语言专业学生为例,主要分析了高职语言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缺失的原因以及提升策略,以期进一步改进和优化高职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效果,不断推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业生就业情况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一所大学知名度和社会认可程度的象征。高校应努力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分析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探索提升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乔金环 《就业与保障》2023,(12):145-147
我国高职旅游专业开设时间较早,在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方面已相对成熟和完善,但在实践教学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行业需要之间存在差距,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存在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旅游人才供需脱节与错位的现象发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立足于创新高职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完善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王春雨 《群众》2013,(10):78-78
地方综合性高校毕业生处于高校就业的“夹心层”,上有名校毕业生强势挤压,下受大批专科学校毕业生冲击,就业形势严峻。如何提升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笔者认为,应注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6.
董润芸  刘蕙明 《前沿》2014,(17):135-136
研究生是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希望,研究生的就业质量直接影响社会对培养单位的评价。本文运用SWOT方法,针对于当前地方高校研究生的现状,通过对研究生自身的优、劣势和存在的内在机遇与外在挑战对其就业竞争力的影响进行逐一分析,并对提升地方高校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出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难题的解决关键在于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通过调查问卷总结大学生需具备哪些核心竞争力,并详细论述了如何构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体系,因为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体系是提升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与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胡珊 《传承》2010,(18):92-93
在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就业走向市场化的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的就业率已成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不仅如此,近年来国家对高职院校学生还提出了优质就业、自主创业和可持续发展等涉及就业质量的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整体就业质量。从分析影响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基础上,阐述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浅谈如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就业走向市场化的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的就业率已成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不仅如此,近年来国家时高职院校学生还提出了优质就业、自主创业和可持续发展等涉及就业质量的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整体就业质量.从分析影响高职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基础上,阐述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干部人事月报》2010,(6):48-48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近期的调查显示,63.2%的用人单位会选择西部计划志愿者,仅2.5%的用人单位选择应届高校毕业生,另有34.3%的用人单位表示“不好说”。  相似文献   

11.
荣超 《就业与保障》2022,(2):169-171
高职教育的宗旨是为新时代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教育既要培养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技术性人才,还要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具备一定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文章从职业规划意识培养、知识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培养等多角度进行分析,在教学中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兼顾专业课程与就业环境的互动支撑,构建操作性强且符合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2.
邹娴 《就业与保障》2023,(8):139-141
深化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对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促进学生充分就业。英语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和应用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仍存在教学内容职业性不显、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校企合作模式尚未畅通、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等现实困境,严重阻碍了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创新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深化英语专业校企合作、提升英语专业就业指导水平、健全英语教学评价机制等建议,以期为实现高职院校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科研能力——研究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人文社科专业人才培养要按照国家和教育部以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宗旨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进行综合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高等院校让人文社科专业学生多掌握一些创新能力和实验(实践)动手能力,在今后的就业中就会多一个筹码和资本。提供培养本学科先进技术应用能力的条件,培育能掌握先进技术的实验技术力量,使实验室始终保持技术上的现代性,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应用文科实验室自身发展的能力和培养研究生人才较强的实验(实践)动手能力。  相似文献   

14.
邹霞 《人民论坛》2010,(8):278-279
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毕业生个体的就业竞争力不足。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主体单位,必须充分认识学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紧跟就业市场化的步伐,加强高校体制改革、调整教学重点,针对就业市场的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黄路明 《人民论坛》2010,(10):172-173
根据后金融危机时期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硕士研究生人才需求的特点,以SWOT分析方法分析西部地区硕士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高校、硕士研究生三方要形成合力,共同提高西部地区研究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经济水平日益提高的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学校、社会、家庭关注的焦点。面对就业新形势,如何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其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使其能够顺利进入适合的企业岗位,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问题。因此,学校、教师要全面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围绕学生未来发展需求、社会市场人才需求制定研究策略,以此提高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基于此,文章对高职毕业生核心竞争力、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结合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必要性和发展现状,提出了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7.
企业社会责任是学术界和企业家争议的热点问题之一。传媒企业作为社会的重要一员和特殊企业,其经营特点决定了它应比一般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其历史和现实中的地位也决定了它应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做出表率。本文基于社会责任视角对我国传媒竞争力的提升进行了研究,分别构建了社会责任和传媒竞争力的测度指标和评价指标体系,从而更有针对性的加强对我国传媒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8.
制约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经济原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柯 《前沿》2010,(12):85-89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直接根源在于经济发展问题。金融危机冲击所形成的经济发展困难,放大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长期累积的负面影响。其症结是结构性过剩,突出表现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社会体制分割造成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分割所形成的结构性供求矛盾,表现为高等教育的"供"与劳动力市场的"求"之间的错位和脱位。短期的措施和政策可以短期内扩大就业,但不可能解决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因此,只有推进高等教育转型与改革,才能适应人才培养市场化需求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9.
面对当前我国出现的大学生严峻就业形势,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已成为各高校必须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高校学生存在着专业技能性和就业针对性较强的特点,从这一实际出发,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应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职业规划、提供信息服务以及自我素质提高等方面的引导.使学生树立勇于面对严峻形势的意识,注重平时学习中的知识积累、能力提高和人格完善。  相似文献   

20.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新的世纪,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由于教育的缺失,造成大学生主导价值观迷失的状况,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的价值体系、个人化的价值取向以及功利化的价值判断标准。对此,应积极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寻求科学合理的价值观教育模式,重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