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受新冠疫情影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巨大的压力。文章通过分析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概括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角度,分别探析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路径和体系构建,旨在促进大学生就业、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对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辅导员必须积极创新和探索就业指导方式,充分理解党和国家的就业指导思想,从而有效提升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方针,是高校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措施。文章对“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按照中央“六保六稳”政策以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笔者针对国内近年来出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就业难”与就业指导过程中的德育缺失有一定的联系。重视就业指导与德育教育相结合,能有效促进“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方针。文章结合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行探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力求高校能够更好地做好就业指导与德育协同育人工作。  相似文献   

4.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高校学生的就业工作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及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这也对高校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实现高校就业工作质量提升机制,应包括全员联动构建高质量就业队伍机制、全过程教育促进就业精准指导机制、全方位就业实践平台搭建科学分析机制,只有充分应用好这些机制,才能有效助力大学生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树立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度也不断加强,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是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创新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刘永 《就业与保障》2023,(8):169-171
“三全育人”与大学生就业教育中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育人内容与环节等方面都存在互融互通。以两者的互融互通为基础,以当前大学生就业教育存在的大学生就业观念不理智、高校就业教育工作不完善、政府引导就业教育不充分、企业招聘观念不合理等情况为问题导向,以构建“三全育人”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教育体系为基本路径,可以有效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升大学生就业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工作作为影响学生自身发展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要充分发挥各方力量,统筹规划各方要素。文章在“三全育人”视域背景下,明确目前高职院校就业课程配置、就业服务保障及毕业生就业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就业指导路径,这对提高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及精准就业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畅 《就业与保障》2023,(12):115-117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数量庞大,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如何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直是学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文章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弘远书院2022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就业状况及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现状,探究“三全育人”理念下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路径,旨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全面、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促进其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9.
廉琼 《就业与保障》2022,(10):184-186
随着“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的不断发展,作为一体化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育人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已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改革的重要方向。文章在分析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和高校就业工作特点的基础上,运用“三全育人”理念,以某高校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为例,探析如何在二级学院构建力量多元化、育人全程化、服务精准化的就业育人工作体系,畅通一体化育人体系“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作为职业院校辅导员,如何针对当前的就业创业现状提出解决策略,是职业院校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着重研究在“三全育人”格局下,通过分析就业现状,结合辅导员的作用发挥,形成多方联动、阶段培养、全程指导的育人机制,以帮助大学生形成合理的职业路径,并全面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蔡紫峰 《就业与保障》2023,(12):172-174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因此,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端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构建以育人为核心的互助式多员协同、以授课为核心的“双课堂”培养模式及以制度为基础的校内外共建体系三方面提出了解决路径,形成长效的育人机制,以期为高校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其主观能动性,可以真正夯实学生的就业路,更能帮助学生发展成为复合型人才,为企业发展和行业革新贡献力量。文章从高职教育优化意义入手,了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利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契机,创新传统教育结构,提升人才负荷能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新时期对高校思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上海市高校在深入推进“三全育人”过程中,积极探索“同场域、同频率、同成长”的“新三同”工作法,倡导辅导员要积极融入学生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场域,与学生同频共振,创新思政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文章结合上海市高校倡导的辅导员“新三同”工作法,探讨辅导员在推进高校“三全育人”过程中所承担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从而更有效地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4.
水燕  孙娜 《就业与保障》2023,(2):157-159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坚持育人导向和问题导向,做好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构建以“十大育人”体系为基础的育人新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针对“十大育人”体系中的“资助育人”体系,文章结合实际的学生资助工作经验,从精准化资助、全周期资助、个性化资助三个方面,阐述了资助育人的任务目标、组织架构、工作内容及成效。  相似文献   

15.
“三全育人”理念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应遵循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和建立联动融通的育人机制的基本要求,强化“三个认知”、树立“三个目标”、融入“三项教育”,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系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凝聚育人合力,建立专业职业生涯教育队伍、开辟育人空间,拓宽职业生涯教育场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实施,促进大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务工作者的主要工作是为学生学习全过程提供学业服务,并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当前“三全育人”的教学背景下,教务工作者需要与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助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落实。文章通过定位高校教务工作者在“三全育人”视域下的工作内容,分析教务工作者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探索“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教务工作者的服务育人机制,争取更好地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7.
何俊 《就业与保障》2022,(10):157-159
文章从高职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育人内涵切入,通过实践与研究来探索当前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发展面临的困境,提出在“党史+”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实践路径上,高职院校要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高度,并通过德技并修的育人机制,找到党史学习教育与“三全育人”两者之间的共性。具体可以通过“党史+课程”“党史+实践”“党史+文化”“党史+网络”的协同整合发展育人新模式,引导大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伟大建党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更强烈地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从而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相似文献   

18.
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十大育人体系之一,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心理育人是指通过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的方式来培育人的成长。具体地说,是教育者从教育对象的身心实际出发,遵循人的心理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通过多种方式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对象进行积极心理引导、缓解心理困惑、开发心理潜能、提升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全,以实现培育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9.
志愿服务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要活动方式,也是大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形式。文章以桂林医学院口腔医学院为例,结合志愿服务的时代特征和实践育人价值,从“三全育人”理念出发,探讨了构建全员参与、全过程贯穿、全方位实施的志愿服务路径,为推动医学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陈曦  何伟 《人民论坛》2022,(3):102-103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闽江学院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应用型高校,积极探索实践“第二课堂”协同育人体系,在“一二课堂”衔接与协同、产业发展与学生培养的联系加强、量化落实“三全育人”理念等方面提出了新思路,有力推进应用型人才的探索培养,力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