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珍 《就业与保障》2023,(5):151-153
随着近些年我国立德树人理念的全面落实,对我国高校阶段的思政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仅要重视学生“德”的养成,也要提升对“智、体、美、劳”的关注,进而为高校阶段学生的全方位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文章就劳动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契合性与融合性展开研究,以期能够为同行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2.
在高职教育阶段,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而且要做好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帮助学生明确今后的就业方向。高职院校可以尝试将就业指导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既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让学生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地择业就业,为学生综合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主体在场的具身教育,能够让劳动教育释放出最大效能。但高中思政课程的知识性、思想性、意识形态性等特征,决定了劳动教育主阵地仍在课堂。高中思政课融入劳动教育,应发挥思政课程的专长,从劳动文化观、劳动价值观、高素质劳动观、劳动法治观四个维度着手,在把握劳动教育深刻内涵基础上,让劳动教育焕发光彩、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4.
加强技工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是落实职业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之举。文章以技工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为出发点,立足技工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改革,从教育体系革新、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环境更新等层面提出技工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改革创新的路径和方法,旨在从根本上促进与完善技工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建设发展,为未来高质量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提供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遗产、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具有合理的科学内核和重大理论价值的一个科学范畴。自由劳动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石,它包含劳动人、自由人、学习人三个层面的丰富内涵,对今天学习型社会以及劳动自由关系下的教育体系具有指导意义,从传统哲学和现代社会角度,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劳动教育是我国“五育”的重要部分,是促进时代新人全面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为了使大学生在就业竞争环境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提升其综合竞争优势,需要有效落实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明确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规避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明确劳动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积极意义,实现劳动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构建“五育融合”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下,劳动教育被重新提上日程。劳动教育评价被喻为开展劳动教育活动的“指挥棒”,对引导劳动教育的目标达成和实施走向、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评价具有政治价值、育人价值和工具价值等多重价值意蕴。伴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人们的行为方式、劳动形态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劳动教育评价也应在反思当下与预测未来中突破创新。在遵循“五个相统一”原则的前提下,我们将“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入劳动教育评价环节,探索劳动教育评价的优化路径,以期全面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  相似文献   

8.
许栋  高思美 《人民论坛》2021,(7):99-101
重大公共危机背景下,繁杂的网络信息带来了认知偏差,高校和家庭两大场域形成数字鸿沟,使得思政教育主体人文关怀缺失,导致思政育人效果不明显、育人功能不突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构建"一横三纵"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路径,打造多维度思政云矩阵,促使家校社会协同育人。构建多层次思政教育创新机制,对于提高思政教育质量,提升思政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求而建立的新型专业。我们必须深入研究高职劳动与社会保障的专业建设,结合我校特点,探索高职法律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发展路径,以拓展专业发展空间,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3.
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结合高职院校类型教育的定位,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路径,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三体合一”全方位劳动教育体系,实现劳动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叶帆 《就业与保障》2022,(10):70-72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是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形式,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与高校劳动教育之间存在着共性,在教育目标和价值倾向上具有内在一致性,在教育过程和形式上具有交互共通性,形成教育结果的高度统一。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融入高校劳动教育更有助于新时代高校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文章从理论紧密结合实际的角度出发,阐述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融入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厘清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探讨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融入高校劳动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应契合时代发展特点,强化学科之间的交互设计,以最大化地发挥学科育人价值。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形式之一,而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是基于当前社会发展与国家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和行动力。因此,综合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育人元素是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文章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原则、意义及对教育模式的冲击,并分析了两者融合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提出劳动分属于三个不同层次的范畴:一般劳动、交换劳动和制度性劳动。劳动价值论是关于交换劳动的理论。交换劳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继续存在,劳动价值论仍适用于存在市场的社会主义经济。研究劳动价值论要结合两个“新的实际”: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文还提出研究社会主义劳动性质的理论边界,并据此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作出自己的理论说明。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现在,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当时所面对和研究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应该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一论断是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深化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认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许多专家学者纷纷撰文  相似文献   

19.
朱蓓 《前沿》2012,(3):156-157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思政教育管理忽视了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使得高校管理机能中育人能力弱化。高校思政教育需要加强针对性,延伸扩展性,将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有机地融合起来,适应高校稳定工作的基本要求,对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深化教学管理改革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民族性是民族院校思政教育的基本特征,其民族性主要源于民族院校思政教育和民族历史、民族需要、教育的民族社会关系、民族学生主体等方面的民族理解。基于此,思政教育中的民族表达需要扎根民族历史,服务民族需要,立足民族生活,基于民族学生实际实施教育,以及发展特殊的民族教育精神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