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江燕  谷忠新 《前沿》2012,(2):86-87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实现育人目标的有效方式。在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是资助育人工作的本质要求,是尊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特点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形式。资助育人过程中融入人文关怀,应强化服务理念,基于学生特点,为学生提供科学、合理、个性化的管理育人方式,为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搭建平台。  相似文献   

2.
学生资助工作是党和国家实施的惠民工程,也是有效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在国家新学生资助体系建设实施以来,桂林市学生资助工作扎实开展,资助政策推进落实有力到位,为教育扶贫提供重要助力。通过全面深入的调研发现,目前仍存在资助标准偏低、资助精准欠缺、资助管理工作的时代特征不显著、学生资助工作的教育性和发展性动力不足、学生资助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完善等突出问题。通过调研情况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助于探索一条适合西部落后地区学生资助工作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蔡莉 《就业与保障》2023,(5):172-174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为促进教育公平而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不只是对学生经济上的帮扶,更应是一项育人工作。在实际运行中,因客观原因,资助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资助对象识别不精准、育人力度不够、资助方式单一等。文章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精神为指引,结合高校资助工作现状,基于发展型资助视角,探讨高校资助育人的运行机制,力求在实施因困资助、保障学生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注重“三全育人”,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切实提升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加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各项国家资助政策措施的前提和基础,是高校资助工作顺利开展的保障。文章通过分析目前高校资助工作的特点,提出建设资助工作队伍的素质要求,继而分析队伍建设方面现存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措施,以发挥资助工作队伍的最大能动性,做好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  相似文献   

5.
资助育人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资助育人工作的精准化发展成为高校加强学生管理工作的必然选择。基于此,文章从提高资助育人工作实效的角度出发,采取文献分析等方法对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精准化工作进行研究,并针对其中问题提出精准认定资助对象、精准开展资助工作、强化资助育人效果、保障资助长效发展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扶困”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扶智”及“扶志”,充分提升“资助”工作与“育人”实效,构建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是新时代提升高校资助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巩固脱贫成果,应以“发展型”资助育人理念为指导,将高校资助工作与心理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手段,构建新型“资助+”模式,将资助工作的育人目标融入育人全过程,助力受助学生实现从“他助”到“资助”甚至“助人”的良性转换,进而推动高校资助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要职责,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充分发挥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目前,高校资助工作正在持续改进和完善,但仍普遍存在资助精准化程度不高、资助方式较为传统单一、忽略发展引导、缺乏跟踪培养机制等问题。因此,广大高校工作者需要积极探索新时代精准扶贫视域下学生资助育人新模式,将资助育人长效机制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下,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具有维护社会稳定、发挥高校育人功能、帮助学生解决困难等重要功能,在这一过程中,可能面临着伦理困境、能力困境、公平困境等问题。文章通过分析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要求与意义,从当前资助体系育人功能所面临的诸多困境出发,提出高校应通过对各类资助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结合资助助人向资助育人的深度转型,积极发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在学生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黄晓芳 《前沿》2012,(7):20-21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是近几年来国家、社会和高校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当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三个问题:缺乏更加合理的认定机制、缺乏健全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缺乏完善的精神资助体系,提出了"三建三抓"的构想,力争更深层次地做好学生资助工作。  相似文献   

10.
冯文静  苗春霞 《前沿》2013,(20):184-185
本文坚持“物质资助与精神育人紧密结合“的资助工作原则,建立以“意志坚定、能力提高”为核心的资助育人新模式,为受助学生搭建公平、公正、励志的精神平台,将人文关怀、精神鼓励、信念教育和感恩教育渗透到资助工作中去,最终使受助大学生成长为具有独立个性和完善人格,自立、自强、自尊,拥有较强应变力和环境适应能力,有意识促进自我和谐发展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资助育人的改革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政府以"人力资本"的理念对高等教育大加资助,"成本分担"提倡增加个人教育成本的分担。我国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奖、贷、助、补、减的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它对于进一步深化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但仍然存在资助理念不统一、法律保障不健全、资助文化不浓厚、资助资源缺乏,资助内涵不深入等问题。借鉴国外高等教育成功资助的理论和模式,我国高等教育资助育人应进行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水燕  孙娜 《就业与保障》2023,(2):157-159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坚持育人导向和问题导向,做好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构建以“十大育人”体系为基础的育人新格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针对“十大育人”体系中的“资助育人”体系,文章结合实际的学生资助工作经验,从精准化资助、全周期资助、个性化资助三个方面,阐述了资助育人的任务目标、组织架构、工作内容及成效。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是国家为了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完成学业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有清晰的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并有实施机制保障其顺利实施。我国现行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存在不相容的情况。我们应建立以助学贷款为主体的资助政策体系,并建立健全其实施机制,以使该体系能有效发挥其整体功能,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推动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庄丽 《就业与保障》2023,(8):166-168
高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和多种机制来做好学生资助对象的认定工作,摸清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实现精准资助,并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学生资助工作的全过程。文章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研究了开展资助工作的方式方法,并结合“互联网+”背景,形成了“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精准资助育人“微资助”体系,为高校精准资助育人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资助育人与实践育人均是高职院校实施育人职能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育人深度的有效途径。探索资助育人与实践育人有效融合的路径,有助于高职院校推动学生由“资助”向“自助”的转变,是“扶智”与“扶志”的有效结合,对培养新时代劳动者、国家建设者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结合广西10余所高职院校资助育人与实践育人融合路径的相关经验,对资助工作的育人职能展开研究,并结合当前资助育人与实践育人融合路径构建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探索拓展融合路径,以期更好地发挥资助育人与实践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包括奖、贷、助、勤、补、减等多种形式的资助措施.大学生资助体系不仅是助困,也是培肓人才的重要途径.高校要不断挖掘资助体系的育人功能,不断探索资助体系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受资助的同时,获得学习、心理、技能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有效促进教育公平,实现人才强国战略.  相似文献   

17.
18.
"全员育人"是现代高等教育理念的核心。大学生资助育人是将全员育人理念贯穿其中的隐形教育方式,由于高校行政化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影响,"资助育人"在不同程度上没有得到重视。只有高校资助管理者充分重视"全员育人"的理念,才能实现"资助育人"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19.
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党和国家对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大,受资助的学生数逐年增多,如何做好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使真正困难的学生能及时得到资助,顺利完成学业。建立健全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对学生的精神贫困问题予以更多关注,但是当前资助育人功效不明显、育人实践断档、受助主体敏感、情感接受排斥等问题已成为影响精神贫困问题遏制的典型表现。为此,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必须坚守物质帮助和精神建设相互协调:以物质帮助为前提,树立人文关怀;以立德树人为遵循,厚植诚信担当;把以人为本作为解决贫困学生精神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彰显资助育人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