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反制裁是指一国为应对他国单边制裁在先的行为,根据国际法以及国内法实施的合法对等的经济外交手段,是为维护国家的利益、安全与发展而被动克制地采取反制措施的行为。作为涉外法治和国内法治交汇的关键领域,我国反制裁不仅在国际法上具有合法性,而且具有明确的国内法依据。我国反制裁应坚持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从立法、执法及司法角度完善反制裁实施机制,建立反单边制裁措施有效评价和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3.
<正>2021年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会议指出要坚持依法监管,抓紧制定包括涉外领域监管亟需的法律法规;强调要抓住人才培养这个关键,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关键领域,优化人才培养布局。2020年1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其核心要义是"十一个坚持",包括"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等。  相似文献   

4.
5.
关于涉外警务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信息、科技全球化的现实已使我国的涉外警务管理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挑战。如何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和国际执法能力的复合型和应用型涉外警务人才,满足国际社会治安管理和刑事侦查工作的需要,已成为公安教育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从涉外警务人才培养的必要性、规格与标准、范式等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高校涉外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院校在培养涉外型人才过程中,仅仅重视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训练,这是目前涉外型人才培养的通行模式,也是产生一系列问题的结构性弊端。构建高等院校涉外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要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意识,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建立与市场及国际接轨的专业课程,培养具有跨文化知识结构和交流合作能力的专业人才;理论教育与涉外实践相结合,重视利用各种国际性交流活动培养涉外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保驾护航,需要大量涉外警务人才。目前全国有八所公安院校开设有涉外警务专业,专门培养涉外警务人才,但涉外警务专业人才培养在目前公安联考体制下面临一些挑战,此外涉外警务专业还存在学科专业不够成熟和师资队伍短缺等问题。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效应对涉外警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需要加强涉外警务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创新涉外警务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公安专业课程设置,深化涉外警务教学方式改革。  相似文献   

8.
法治政府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强国的关键所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法治政府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必须立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从法治政府理念的培育和法治政府基本原则体系的确立入手,着力解决好法治政府的制度供给与制度创新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2023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完善涉外法学相关学科专业设置,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国际法、国别法的涉外法治紧缺人才。”海南自贸港作为未来国内国际市场的重要交汇点,  相似文献   

10.
方明 《群众》2020,(1):69-70
长三角地区地处“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是中国经济基础最好、创新能力最佳、开放程度最高、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并已跻身国际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实施这一国家战略,必须充分发挥区域法治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快制定和完善保障长三角一体化区域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法律制度,把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纳入法治轨道。区域法治是在区域的基本概念之上,由健全的内部、外部机制构成的一个综合体系,其内容和范围包括不断完善的区域法律体系,由区域立法、执法、司法、护法和守法等方面有机构成的良好的法治环境、社会环境及投资环境等。  相似文献   

11.
利用双语教学手段促进涉外警务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涉外警务专业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其与国际接轨的必然性。学生必须了解国际和国内的公安涉外管理制度以及国际法、国际关系、涉外行政法等相关的交叉学科内容。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并结合中文教材的双语教学模式就成为了探索中的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本文探讨双语教学模式与涉外警务专业课程相结合的必要性以及相关保障措施,以确保涉外警务教学模式的成功实施。  相似文献   

12.
13.
邵镭 《江苏政协》2010,(6):49-50
建设一个政治安定、法制健全、百姓安宁、社会守信的法治城市,是常熟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常熟市率先发展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14.
<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征程中法治民政是履行民政为民职责的重要根基是民政改革创新的基本遵循是民政事业科学发展的根本保障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宣示和公布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方位描绘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决定》对法治建设的强调、法治理念的提升、法治精神的彰显,既标志着中国法治建设里程碑的确立,同时也预示着一场深刻影响中国社会革  相似文献   

15.
《浙江人大》2021,(2):76-79
近日,浙江省委印发《法治浙江建设规划(2021—2025年)》,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法治浙江建设的目标、思路、举措、抓手、载体,擘画了到2035年的远景目标和宏伟蓝图,通篇贯穿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贯穿了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主题主线,贯穿了"利民为本、法治为基、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理念,是指导新时代我省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区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6.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基础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提出了加快建设法治社会的使命任务和实现路径,确立了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法治社会的行动纲领。加快建设法治社会有助于夯实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的社会基础,有助于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目标,有助于不断提高全体公民法治素养的基本要求。新时代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必须坚持党对法治社会建设的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有效实现加快建设法治社会这一目标任务,要以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防范化解机制作为加快建设法治社会的核心要义,以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作为加快建设法治社会的基本保障,以法治宣传教育作为加快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抓手,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作为加快建设法治社会的活水源泉。  相似文献   

17.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新时期警察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在掌握做好治安工作所应当具备的理论基础之上,需建立长效的见习机制,循序渐进地安排学生接触警务实战,促进实战与教学之间的融合,努力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中心城市是一定区域内的城镇体系中等级最高 的城市,是一定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 的中心。城市的发展表明,城市不仅是经济高度发 达和财富高度集中的地区,而且也是法治建设完备 健全的地区。加快中心城市法治建设是一个国家法 治建设的先期任务,国内已有一些大中城市提出了 建设法治城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不同学科之间的沟通和对话在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范畴来进行。如果没有自己的范畴或者范畴的内容模糊不清,就不能引发共识,各门学科就无法正常有效地沟通、对话与合作。这就会影响本学科的理论走向进一步成熟和深化。本文通过对涉外警务学科内容体系的反思,提出了对涉外警务范畴体系完善的建议,以期促进学科之间的对话和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20.
2021年悄然离去,2022年如期而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上,2022年将是非常值得期待和向往的一年。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角度看,“加快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将是2022年我国法治高质量全面发展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