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悦 《就业与保障》2023,(7):130-132
在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学生的就业压力逐步提升,为此,国家针对性地颁布了创新创业发展战略,旨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能力,培育出具备“双创”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为社会发展及国家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基于此,文章立足“思创融合”的视角,以吉林省应用型高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吉林省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着力点,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可行性路径,进而在课堂教学渠道价值充分彰显、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阵地作用有效发挥、互联网平台宣传效能最大化展现的基础上,通过平台模式构建思创协同育人效果评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和有效性提升。  相似文献   

2.
创新创业能力不仅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拓展和延伸,而且是应对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然而,国内高校“双创”教育仍存在学科体系薄弱、专业师资匮乏、配套资金欠缺等问题。为此,文章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视角,提出完善“双创”课程体系、构建专兼结合师资队伍、加强校企合作等措施,有助于探索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视野的“双创”教育新模式,对高校开展“双创”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积极构建“双创”教育体系,对落实高校育人目标、培养社会适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双创”教育体系的构建过程复杂,需要做好师资、课程等方面的建设工作,一些高校在这些方面存在认知不清、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难以保证“双创”教育体系在高校教育中的有效落实,因此,需要基于高校育人现状,围绕“双创”教育体系做好课程体系构建、就业帮扶体系构建等措施。同时,教师在创新创业实践中还应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并利用学校资源和名师影响等为学生筹集创业资金,帮助学生降低创业风险,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实现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4.
吴谦 《就业与保障》2023,(8):121-123
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为高校辅导员工作指明发展方向的同时,也对高校辅导员的育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应积极肩负起培养学生就业创业能力这一重任。基于此,文章分析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培养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优势,并提出高校辅导员在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策略,供教育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丽影  易石宏 《求索》2007,(11):111-113
从“双重嵌入”理论视角看,加强高校创业教育不仅要求大学生们积累就业资本,而且要求他们学会创业,通过创业教育实现就业资本积累。通过对不同阶段大学生就业数据资料比较分析和部分高校大学生创业状况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就业制度的转型、就业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和大学生创业所形成的能力对就业选择的作用在不断加大,大学生创业的过程实质上是就业资本的积累过程。大学生创业与就业问题同时需要政府、社会与高校协同来解决。  相似文献   

6.
李慧 《就业与保障》2023,(2):139-141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实施,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工作全面开展。作为“双创”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高校在厚植创新创业文化的基础上不断深入推进“思创融合”建设工作,这不仅是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的根本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如何牢抓“创新创业教育+思政引领”开展育人实践,是当下高校人才培养应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挖掘“双创”实践思政教育元素的特点及存在形式,探析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中思政元素融合策略,形成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政教育功能,为实现实践育人提质增效,最终达到高校协同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当前,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以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主的双创竞赛已然成为支撑我国青年学生创新素养培育最为重要的赛事载体之一。但是,在实践中,双创竞赛是否促进了我国青年学生的创新动机?回答这一问题,需检视参赛学生的内部动机与竞赛所提供的外部动机的整合状况。对此,本研究以自我决定理论为框架,以华南地区、华东地区以及京津冀地区高校的双创竞赛参赛学生及指导教师作为样本框,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获取文本数据。从“类别、契合性、情感-评价、话语”四个维度,对双创竞赛情境下青年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潘燕 《就业与保障》2023,(7):175-177
在国家大力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承担着为本区域乡村建设培养和输送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如何使其培养的人才与乡村人才缺口相契合、助力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当下城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文章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从区域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开发与整合、“专创融合”新农人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双创”师资队伍建设、校政企协同育人共同体构筑等方面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区域乡村建设输送高质量“双创”型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下,大学生创业教育受到高度重视。高校共青团在大学生创业中大有作为,但也存在着资源匮乏、扶持力度低、优势发挥不足、后期服务弱等问题。高校共青团可以搭建“三个保障体系”、“三个服务平台”、“三个研习基地”来服务大学生创业。  相似文献   

10.
兰亚明 《群众》2011,(8):68-69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策略,此后随着“就业促进法”、“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意见”、“核发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的通知”等文件的相继出台,加强创业教育、创业扶持,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在我国高校发展迅速,形成人才培养领域的一股新的热潮。  相似文献   

11.
孙慧  袁珊 《青年探索》2023,(4):45-54
大学生就业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议题,除外部就业环境外,个体就业心态和职业选择是影响就业与否及就业质量的关键。基于对广州高校大学生的实证研究,本文揭示了大学生的就业心态与职业选择的个体化特征,主要表现为高校大学生择业时普遍存在焦虑心理;“先就业后择业”为第一选择,关注择业过程中的心理感受;薪酬待遇仍是择业首选条件,同时也注重个人发展空间;一线城市成为多数大学生就业首选,具有发展潜力的内地中小城市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增大;体制内单位最受青睐;“佛系”“躺平”未成为主流,拒绝“躺平”、合理“内卷”成为大学生职场工作理性选择;创业方面,以满足个人兴趣为导向的创业动机凸显。针对大学生个体化的就业心态和职业选择,本文从加强思想引领,养成健康择业心理;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全过程的就业创业教育;因势利导,积极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措并举,提升大学生就业综合能力等维度提出促进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应充分利用先进理念和技术设备,推动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许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情况较为突出,高校应加快对就业创业队伍的建设工作。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如何建设好就业创业师资队伍工作,从传统的粗放型发展为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并提高教师队伍的互联网应用能力,使他们树立良好的就业创业意识思想,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重要支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阮飞  嵇新浩 《前沿》2014,(9):164-165
经济困难大学生因其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弱势,在就业竞争中不免再度成为弱势群体。若单纯通过“等、靠、要”的方式依赖政府和学校解决就业问题过于狭隘,自主创业则成为高校帮困助困的一条新思路,也是提高困难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挖掘困难生自身优秀的创业心理品质,以创业园作为实战平台,辅以制度保障、导师引领,积极夯实学生的综合素质,扶持家庭经济困难生成功创业具有重要的励志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杨丹  谭敏 《重庆行政》2017,(6):89-92
在双创如火如荼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器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有效推进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我们有必要考查发达国家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管理方面的具体做法,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而少走弯路.  相似文献   

15.
高飞 《青年论坛》2008,(3):42-44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趋严峻,面对沉重的就业压力,转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创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获得成功是每个青年人所期望的,更是大学生所期望的,不少大学生也尝试从“成功学”中获得成功。虽然部分大学生对“成功学”有认识上的误区,但是“成功学”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并不矛盾,“成功学”可以促进大学生自我成才目标的实现。高校可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与创业、素质拓展计划中应用“成功学”理论。  相似文献   

17.
刘誉泽 《半月谈》2004,(14):4-66
走过7月,走过毕业季,很多人发出了“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的感慨。然而,在北京的高校采访时,记者发现,创业在这里却越来越热,大学生们正以“创业”试水、“营销”热身,从容面对就业压力。在新一轮的校园创业热潮中,闪动的不仅有大学生们自强的身影、奋斗的激情,更有他们责任的萌动和理性的沉思。  相似文献   

18.
《劳动保障世界》2009,(2):14-15
2009年中国内地高校的毕业生数量将达到610万,这几乎相当于瑞士一个国家的就业人口。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剧增带来了就业的恐慌,在疏导、分流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呼声中,大学生自主创业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就业方式,但多数学生创业是因为现实压力,没有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尽管如此,目前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都大力开发创业指导课程,培养大学生们的创业意识,让他们在创业前就能接受系统的创业训练和有效的引导。  相似文献   

19.
李莉 《就业与保障》2023,(12):139-141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村创新创业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大学生返乡创业是促进农村就业带动农村经济的有效措施,并已成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渠道。为了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保障措施,但大学生创业形势仍然面临一些困难,这既与农村发展的现实情况有关,也与我国普遍的就业观念有关。因此,要提高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积极性,还需要政府及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以实际行动优化大学生返乡创业环境,提高大学生返乡创业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20.
曾骊 《青年探索》2013,(6):62-68
网店是依托网络技术进行的新型商务活动,是消费和创业的新途径,也是全球经济竞争的新课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摆在我国就业的首要位置,大学生创业状况还不适应扩大就业的需求。通过对浙江省42所高校的调研,探析大学生网店创业现状,认为鼓励大学生网店创业,应将培养创业就业能力作为职业生涯准备的一个最优予以考量,最后提出“大学生网店创业生态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