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刘瑞 《思想战线》2023,49(1):165-172
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课程”工具理性与“思政”价值理性的二元对立使“育才”与“育人”呈现脱节状态,影响着“课程思政”工作目标的实现。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旨在打破“育才”与“育人”的壁垒局面,汇聚成立德树人的整体合力。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以强化政治引领,增进价值认同为根本;以落实主体责任,完善育人格局为抓手;以创新协作机制,促进协同发展为动力;以统筹各类资源,落实激励保障为依托,科学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共同体,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共同赋能、立德树人工程的圈层效应,全面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是中职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举措。基于三全育人理念,遵循“构建全方位育人渠道、打通全过程育人空间、形成全员育人合力”的实践逻辑,可通过“专业-模块-课程”“校内教学课堂-校外活动课堂-服务社会课堂”“教师-导师-名师”三链路推动课程思政建设。通过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的统一、校内课堂与校外活动的耦合、专职与兼职师资的联动为目标育人、课堂育人、协同育人赋能,深化育人方位、拓展育人课堂、充实思政资源、凝聚育人合力,落实思政育人功能,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质增效,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公安专业课程教学活动中实施课程思政是公安院校思政教育的有效手段。以《危险物品管理》课程为例,梳理、筛选、优化课程内容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凝练出系列思政主题单元,形成“警察职业素养”育人主题。以育人主题为主线,将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公安专业教育内容中,实现高校思政教育全方位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加强和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是高职院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度不强、课程思政建设深度和广度不够、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重视程度不高、教师素养与课程思政建设要求不匹配”等问题,围绕“如何深入挖掘思政元素,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建构系统科学的课程思政体系,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素养”等难点,进一步加强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推动高职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推陈出新,是我们当前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事关课程思政建设成败,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建设是当前高校人才教育的重要内容,是落实高校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必然选择。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是连接思政理论与具体行动之间的桥梁。课程思政建设首先应明确目标,然后围绕目标制定教学策略。课程思政目标可从职业层面、大学生层面和自然人层面三个方面构建,形成清晰的目标体系;实施策略包括思政元素挖掘应紧扣专业知识、精选思政素材、丰富思政教育形式、把握呈现时机、教师以身作则,期望能为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建设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高职院校合同法教学应当紧扣职业教育发展特点,通过课程内容和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形成合力,实现课程育人和思政育人双重目标。结合合同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分析课程内容特点,精心选取待融入的思政元素,巧妙设置元素融入点,以求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更好地实现培养德法兼修的实用型人才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7.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可以通过思政课程“内循环”、课程思政“外循环”、德育活动“大循环”和德育师资培训等四大要素来实现。具体来说,可以通过纵向深化思政课程、横向拓展课程思政、纵横交错德育活动和增强思政课“内动力”等四个方面,以立体化、多层次、递进式的方式,探究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课程目标、活动载体、育人功能等方面打通思政课一体化的“堵点”,优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讲话对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在“大思政课”背景下研究中职思政课教学的现实困境与创新路径,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与现实意义。社会发展形势、思政课课程性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协同育人规律都迫切要求中职思政课要在“大思政课”背景下改革创新。调查发现,中职思政课教学面临着政策执行失真、师资结构性短缺、课程资源匮乏、教育主体责任不明等方面的困境,需要从改革评价机制、加强师资建设、善用教育资源、明确主体责任等四方面予以纾解。  相似文献   

9.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全面分析普体教育的内涵与育人价值,精准把握其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对高职院校推进普体教育的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形成合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总结普体教育中的思政元素及思政育人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高职院校普体教育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渗透的具体实现路径,以更好地实现普体教育的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有关课程思政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涉及专业类的课程思政研究尚不多见.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得益彰,真正发挥协同育人效用,以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例,可着眼于师德师风、政治导向、核心价值、职业素养与创新精神等五大课程思政建设基本要素,针对行政管理专业主干课程的课程思政主要任务,通过加强...  相似文献   

11.
加强公安法学"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彰显公安院校性质,突出院校特色.构建公安法学"课程思政"育人机制符合公安院校全员育人的理念.公安法学"课程思政"也是一项全课程育人的实践探索,具有十分特殊的意义.公安法学教师要从学科知识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学科发展史中蕴含的德育资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中提炼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依靠自身的情怀与智慧言传身教,实现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2.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需要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五大模块分别融入通识教育、学科教育和实践教育三类课程,充分发挥道德引领、知识浸润、素质拓展的育人功能,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格局。通过差序化开辟思政课程建设“主战场”、打造行为世范的教师队伍“主力军”、拓展智能化时代课堂教学“主渠道”等创新路径,可持续赋能课程思政教育提质增效,与时俱进培养拥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有为青年。  相似文献   

13.
为确保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专职从事社区矫正工作,安徽探索建立社区矫正队建制。这对社区矫正人员执行刑罚权提出了更高、更专业的要求,也对司法职业院校培养社区矫正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培育社区矫正专业人才应着重把握课程思政必要性,树立课程思政教学观念;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更新课程教学设计;融入教学实施过程,完善教学评价,确保课程思政有效引领落实“三全育人”,为推进“队建制改革”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公安管理专业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公安管理专业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重要内容。公安管理专业"课程思政"是指在公安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专业知识讲授与思想政治教育及素质教育有机结合,以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其内容体系需要进行完整的设计,包括理想信念教育、专业伦理教育、专业综合素质及学习素养培育,并通过教师队伍建设、组织体系、制度建设、载体和形式创新等途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5.
许栋  高思美 《人民论坛》2021,(7):99-101
重大公共危机背景下,繁杂的网络信息带来了认知偏差,高校和家庭两大场域形成数字鸿沟,使得思政教育主体人文关怀缺失,导致思政育人效果不明显、育人功能不突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构建"一横三纵"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路径,打造多维度思政云矩阵,促使家校社会协同育人。构建多层次思政教育创新机制,对于提高思政教育质量,提升思政育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思政课”重要论述的提出体现着时代关切的意蕴,为思政课改革和质量提升指明了方向。“大思政课”要善用之,就必须在思政课教学内容协同供给机制、思政课教师协同发展机制、思政课实践教学协同平台机制、思政课教学方法协同发力机制实现创新,将思政课建设成为具有理论深度、时代温度、实践力度的“金课”。  相似文献   

17.
课程思政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新使命,是党和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以及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举措。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高校教师必须切实加强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相结合的认同意识、把握历史与时代发展相结合的创新意识、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相结合的育人意识、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目标意识,依托所属学科和专业、结合“四个伟大”实践、巧用国内外时政热点、面向知识应用及影响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在此基础上,需要通过发挥个体功能、利用平台赋能和挖掘学生潜能,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素养、优化教学管理、增强师生互动,从而构建起全员育人大格局。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数学作为高校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大学生特别是理工科类大学生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和保障。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探索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等数学教学的途径,挖掘高等数学蕴含的思政元素,提出课程思政融入高等数学教学的策略,真正起到课程育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旅游英语课程为例,从思政目标、素材挖掘、教学效果三方面梳理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围绕目标体系设计、思政内容体系、思政教学模式,确立旅游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结合具体教学案例,阐述具体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过程。从确立目标到思政元素的选择再到具体教学设计,为旅游英语课程及同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0.
高校法学课程思政建设已经成为贯彻落实“德法兼修”教育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上创新的支点。司法警察院校应当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把握办学定位,精准施教,坚持“德法兼修”培养标准,实现法学课程思政的目标。通过优化课程思政总体设计、请“专家型”警察讲授执法经验、加强与实务部门沟通、开拓第三课堂等路径,推进法学专业教学与课程思政建设的融合渗透、同向同行,承担起司法警察院校为司法行政系统培养高素质“德法兼修”法治工作队伍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