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化领域融合发展是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始于出版业交流,图书馆出版作为图书馆提供的一种有组织出版服务,兼具出版业和图书馆服务特点,是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阵地。闽台两地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五缘关系与政策优势,先行先试,创设闽台图书馆出版合作试验区,以两岸共享的传统文化为基础,以闽台特色文献互补为切入点,从政策层面、行业层面、图书馆层面、资源层面,层层细化,探索闽台图书馆出版融合发展新路,为进一步促进两岸文化领域融合发展提供可行性范例与经验。  相似文献   

2.
郭荣茂 《台声》2023,(23):51-5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今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指出,福建在对台工作全局中具有独特地位和作用。闽台同根同源,宗亲文化交流是现阶段大陆联系台湾基层民众的一条重要纽带,深受两岸同胞的欢迎。两岸交流的内容多种多样,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促进闽台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灿 《人民政坛》2021,(1):36-37
闽台职业教育合作,内容涵盖了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各领域,有助于推进两岸同胞互学互鉴、融合发展.今年是《福建省促进闽台职业教育合作条例》颁布实施5周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论述和对福建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党中央对台工作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深化闽台交流融合,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  相似文献   

4.
在深化两岸融合发展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福建省积极探索闽台融合发展、乡村振兴之路。这一实践强化了闽台认同。语言景观作为乡村官方宣导和民间发声的主要媒介,是建构闽台认同的重要工具。基于事件空间理论,以大陆首座闽台生态文化村青礁村为研究案例,综合建筑学、人类学及语言学的研究视角,从宏微观层面梳理青礁村宗族文化语言景观、民间信仰语言景观和乡建乡创语言景观的变化情况,剖析青礁村语言景观建构闽台认同的路径和机制,可以发现青礁村语言景观已建构起多维度、多层次、不断递进的闽台历史认同、闽台文化认同和闽台理想认同。  相似文献   

5.
卢金福 《台声》2024,(3):32-35
<正>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的出台,以及《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的实施意见》的发布,福建作为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磁吸效应持续显现,新年伊始,全省各地不少对台产业融合项目陆续开工或抓紧建设,推动闽台优势产业集聚发展。  相似文献   

6.
服务贸易是当前国际贸易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2013年6月21日,两岸两会签署《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有助于加速两岸服务业合作步伐。比较闽台两地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分析闽台服务贸易合作的基础条件,推动《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实施,对台湾地区经济的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丹丹 《前沿》2012,(17):130-132
高等学校是女性高层次人才较为密集的领域.促进她们的成长与发展不仅是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而且关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本文以高校高层次女性为研究对象,详细阐述高层次女性的职业整体状况,深入剖析影响高层次女性职业发展的因素,进而提出推动高层次女性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建立两岸(福建)农村建设合作示范区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大陆“三农”建设与两岸关系发展新形势以及进一步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福建有必要,也有条件在包含农村、农业、农民在内的农村建设这一更大的领域,进行合作模式的创新尝试—建立两岸农村建设合作示范区,通过施行更加开放的政策和措施,在两岸的农民组织交流合作、两岸农业经营管理模式以及乡村治理等方面先行先试,将两岸农村建设合作示范区建设成融合两岸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连接点和大陆农村建没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双方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融合。  相似文献   

9.
《两岸关系》2021,(4):47-49
正3月24日至27日,由福建省青年建筑师协会主办的"古厝话古今·共筑两岸情"首届闽台青年(福州)古厝文化传承研习营在福州举行。两岸青年在同吃同住同学中分享在闽学习、生活的故事,共同探析闽台古厝文化,助力古厝保护,为让古厝文化在传承中创新,让历史文化遗产"活起来"贡献两岸学子的青春力量。搭建交流平台,拓展两岸青年深度融合新形式本次活动通过研学+景区、研学+建筑、研学+两岸青创等方式,深入福州三坊七巷及嵩口古镇研习闽台古厝文化,  相似文献   

10.
姚春玲 《政协天地》2008,(12):43-43
海峡两岸首次以地缘关系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闽台地缘关系研讨会11月3日在福州举行,两岸专家学者100多人围绕"台闽地缘关系对两岸发展的促进作用"、"台湾政要祖籍地和宗族渊源关系"、"两岸姓氏宗亲血缘地缘关系"、"闽南族群迁台历史"等闽台地缘关系方面问题深入研讨,并展望两岸如何在全球金  相似文献   

11.
闽台两岸青年共同接受了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熏陶,共同经历着互联网等高科技成果的影响,在网络使用心态和情况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和可相互借鉴之处。因此,以博客在青年群体中的广泛使用为背景,比较闽台两岸青年的博客使用情况,探讨和分析两岸青年博客使用情况异同的原因和博客对两岸青年的影响,为全面认识两岸青年的社会心态和思想走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设计者选用"红砖厝"作为建筑表征,并将之融合到博物馆建筑的整体和局部设计的一系列构思当中。"红砖厝"作为两岸文化认同的核心,成为参观者在展陈中体验闽台文化一家亲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13.
《政策瞭望》2010,(3):52-52
今年,福建省将先行先试,深化拓展闽台人才交流合作,着力构建两岸人才交流合作新平台。一是积极引进台湾人才智力。尽快出台引进台湾地区高层次人才来闽工作的政策,建立台湾人才引进快速通道,  相似文献   

14.
两岸交流     
《台声》2006,(10):8-9
蒋孝严签售《蒋家门外的孩子》介绍认祖归宗过程;两岸女性苏州论创业;闽台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成立 连战先生题词祝贺;两岸大学生在陕西黄帝陵寻根 祭拜轩辕始祖;大陆简体字图书赴台参加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力求以融合发展逐步实现两岸政治、经济和社会互信,最终达到两岸同胞心灵契合,夯实两岸和平统一基础。两岸企业融合无疑是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第一步。上海作为台胞居住密集区以及台商投资聚集地,促进两岸企业融合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发挥着重要的带头作用。因此,深入探讨沪台企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基于融合发展理念优化路径,对于推动沪台经济领域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出生于台湾南投,成长在闽南漳州,闽台两岸的生活经历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人生轨迹,也注定了我与闽台研究结下不解之缘。1980年从平和县篆乡村重回漳州后,我在漳州市进修学院任编写员,后到漳州市方志办任副主任。编书修志工作,在旁人眼中是清苦而冷门,但我却在这份清苦中独善其身,关注社会、注重思考,数年间参与编写了《汉语大词典》、《漳州市志》等。  相似文献   

17.
《两岸关系》2021,(4):20-21
正福建省台港澳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中央对台决策部署以及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着力克服严峻复杂的两岸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发挥福建对台工作的独特优势,全面推进各领域惠台政策措施落实落细见成效,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闽台各领域融合进一步深化,加快推进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建设。一、推动惠台政策落实落细第一,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5,(4)
<正>日前,福建通过了《福建省促进快递行业发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提出将通过开辟闽台快件通关绿色通道、扩大两岸快件运输直航范围、支持快递企业服务闽台交往等多种方式鼓励发展闽台快递服务合作。《办法》从政策支持鼓励、基础设施建设、快递企业发展等方面对深化闽台快递合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包括福建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发展闽台快递服务合作,支持快递企业服务闽台电子商务、金融、保险、旅游等经贸和  相似文献   

19.
<正>3月18日,以"食安先行,共建共赢"为主题的第一届闽台食品安全高峰论坛暨产业对接会在马尾区举行。论坛由福州市马尾区人民政府和福建省冷冻食品协会共同主办,马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台湾福建总商会、中华海峡两岸交流协会等单位协办。此次论坛在马尾举办缘于马尾在食品领域的产业优势,马尾区将依托产业优势打造两岸食品产业合作典范,成为相关台企登陆"第一家园"。当天,举行了食品安全高峰论坛、两岸食品人才对接会、银企合作对接会、检测培训服务对接会、闽台海洋食品产业对接合作及海峡食品展销节,吸引了闽台相  相似文献   

20.
胡石青 《两岸关系》2008,(10):33-34
自祖国大陆制订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计划,闽台金融合作就不断被两岸热心人士所关注,并且提出了各种有益的设想,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付诸行动。现在台湾地区新领导人提出有利于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政策主张,为闽台金融合作进入实质的操作阶段提供了实现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