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E.R. Muller U. Rosenthal B. Krop A.G.W. Rosenthal 《European Journal on Criminal Policy and Research》2000,8(2):125-139
The Minister of the Interior and Kingdom Relations commissioned the Crisis Research Center (COT)/University of Leiden to provide a profile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organisation of Euro 2000 by compiling two audits. The first audit took place in February 2000. The authors report in this article on the results of this audit. It comprises of a content audit (enforcement; arrests and prosecution supervision, transportation and stay; hospitality) and a process audit (preparation, organisation, information,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after-phase). The audit framework offers both the researchers and the organisations involved a workable checklist for analysing and implementing the preparations for Euro 2000. In practice, it gives the researchers and the officials the idea that they have considered all the conceivable aspects of organising large-scale events. 相似文献
2.
交通运输系统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法制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法制化的实质即是建立和健全动员社会力量协作参与,征调一切可用的人、财、物,以有效应对公共安全危机的法律框架体系。从交通运输系统现有法律框架的角度看,普遍存在着实体上权、责、利划分的不平衡,程序上过度任意性的问题,其后果是在非常态社会秩序下,政府权力的超常行使必然对应公民、企业等社会个体权利的过分压抑。未来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法制化的进程应该从权力的分配、权力行使的程序规范与及权力运行的监督等方面入手,构建权力控制机制和权利救济途径明确的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3.
科学判断、准确把握城镇治安工作的发展方向,历来是做好城镇治安工作的前提。根据文献调研和实地调查,文章总结归纳了我国城镇治安工作当前总的发展方向和一些具体的发展方向,介绍了全国各地在抓城镇治安工作中产生的一些独特做法和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我国国际私法关于“公共秩序”立法的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秩序"是国际私法上一项必不可少的制度,但它的内涵和外延却具有相当大的弹性和模糊性,这一特性既可以说是它天生的缺陷,更可以说是它的生命力之所在.就当前采用这一制度的各国立法司法实践与国际立法的重要走势及对这种走势的科学分析来看,中国目前的立法将"公共秩序"表述为"社会公共利益"是不准确的,有关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存在种种不当,须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5.
法律适用之得当与否是涉外商事仲裁的关键问题,其不仅直接约束裁决结果,也影响当事人的切身利益,甚至关系到良好仲裁环境的创造。但由于仲裁的不公开性,目前关于我国涉外仲裁法律适用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实证分析极度匮乏。本文拟从实践的角度,通过案例归纳与分析,探究我国涉外仲裁法律适用的两个前沿问题,以期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6.
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全新的政府模式,公共服务型政府具有丰富的内涵。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只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不断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纽约公约》第5条第2款的规定为各国法院适用公共秩序拒绝适用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提供了依据,然而公共秩序存在着多种解释,自公约实施以来,参加公约的亚洲各国法院提出了各种主张并在实践中有了各种做法,本文对中国、新加坡、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分析,对各国法院的做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警察”,“公安”与“治安”概念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警察\"与\"公安\"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警察\"概念,既可以作名词用,又可以作动词用,指国家或政府中负责社会治安行政管理和刑事执法职能的专门机构、人员力量及其职务行为或实践活动过程.\"公安\"概念是一个状态名词,指\"公共安全\"或\"公共安宁\",表示社会秩序安宁的状态.\"公安\"概念如果不加\"人员\"、\"队伍\"、\"机关\"、\"工作\"等主语词,就很难说是指\"警察\".从现代社会治安实践与理论发展的趋势和要求看,我们必须在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上使用\"治安\"概念.我们在使用\"警察\"、\"公安\"与\"治安\"概念时,必须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正确处理好科学规范与使用习惯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的社会转型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社会矛盾经特定诱因激活,就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政府应在群体性事件爆发之前做好矛盾的发现与化解、诱因的消除工作。公安机关要有效地预防群体性事件,就必须夯实基层基础,做好人员、经费、装备、信息和工作预案等五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0.
11.
公共秩序从传统的政治、社会以及道德领域走向经济领域,于此,公共秩序具有保护性公共秩序与指导性公共秩序的区分。公共秩序在法律调整以及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协调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法国司法实践已经改变了违反公共秩序概念的法律行为绝对无效的做法。我国民事立法需要以公序良俗的概念来取代传统的公共利益概念。在民事司法中,尽量避免适用公共利益对私人的法律行为进行判断,更不能一概地以此来判断法律行为为绝对无效。 相似文献
12.
在建立"大教育、大培训"工作格局和工作体系思想的背景下,以教育培训中教官队伍建设、科研与教育培训的关系、培训与实践的关系以及提高自我学习能力等方面为切入点,针对当前公安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推进教育培训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在探讨电子货币定义与法律性质后,重点研究电子货币法律关系、终结性、权利异议、伪造电子货币中的问题、赎回义务等私法问题,及立法宗旨、发行商资格、监管和反洗钱等公法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船舶留置权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船舶留置权的涵义 ;保留船舶所有权买卖与船舶留置权 ;船舶留置权的受偿序位 ;法院可扣押留置中的船舶等方面探讨了船舶留置权的几个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人们对我国现有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思考。制度的缺失和执法的不力成为导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两大因素。本文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为切入点,分析了现行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不足,提出了相关完善建议,以期对我国食品安全法律规制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教育产业化是当前我国高教改革的重要举措,它使高校环境发生了诸多变化,给高校治安保卫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应对新的挑战,就必须更新观念,围绕市场化实施与新环境相适应的安全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论公序良俗的判断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官在判断公序良俗的过程中,应当尽量抛弃其主观好恶等个人因素。在判断标准的选择上,法官应考虑当事人所属的民族与地域,适当借鉴经验主义标准与唯心主义标准,顾及普通人的感受与专家的评判。在进行判断时,法官既要重视普通人中间的流行意见,又要防止多数人的暴政。 相似文献
19.
20.
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是公民个人或组织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行为,其目的是实现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达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合理化。随着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主体意识、利益意识和自主意识逐渐形成,公民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政府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还会就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公民在公共决策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凸现。因此,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已成为政府和公民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必要性,分析了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旨在为公民参与公共决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