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明华 《前沿》2003,3(10):41-46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创新。这种理论创新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邓小平第一次从本质这一哲学层面揭示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二是邓小平从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三是邓小平把解放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恢复了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的价值秩序。四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 ,从动态中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五是在共同富裕问题上 ,邓小平突破了搞平均主义导致共同贫穷的传统观念。六是邓小平没有从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如公有制、按劳分配 )规定社会主义本质 ,从而为后人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提供了广阔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2.
单晓铭 《理论月刊》2004,(11):44-46
邓小平揭示的社会主义本质熏是一个从实际出发创新了的、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率先实践的社会主义本质。因为是这样的社会主义本质,所以对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表征有所扬弃。  相似文献   

3.
骆昭平 《桂海论丛》2002,18(4):8-10
"三个代表"思想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与时俱进新发展,是中国人民在新世纪继续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深化和拓展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开辟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学说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其深刻的理论内涵超越了以往理论上的社会主义要素论、社会主义特征论,超越了以往社会主义实践中的社会主义模式论,超越了以往理论和实践中对待社会主义的"左"、右两种错误,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认识的理论创新,因而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如何理解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入手,澄清了认识上的某些误区,明确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含义,对于学习邓小平理论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这是邓小平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杰出贡献 ,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一般学说。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与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根本一致的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本质是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过程中首先必须弄清楚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的本质用“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五句话予以科学概括 ,这是一个有机整体。文章认为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这一论述有三个方面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正确地处理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 ;二、科学地处理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三、妥善地处理了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麻海山  丁丽娟 《前沿》2006,(6):9-10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传统特征社会主义的扬弃,它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关系体系。本质是本质之间的关系,本质是全面的、具体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逻辑学的观点出发 ,以“本质”概念为立论依据 ,具体分析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 ,指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权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五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不仅后三者能将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区分开来 ,而且前二者亦有这种区分功能 ,与时下将前二者视为各社会形态的共同本质的观点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以极大的理论勇气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目的是要解决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之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大理论突破在于: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出发,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1.
张培炎 《桂海论丛》2002,18(2):18-21
"试验"作为方法论的范畴而确立,"试验"作为邓小平方法论的基本范畴的确立,以"试验"范畴为基础的邓小平方法论科学体系的创立,是邓小平对改革开放基本方法的科学总结和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新发展,坚持试验方法对于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首先是一种价值取向,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其它地区、其它人的发展,是邓小平实现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基本路径设计。  相似文献   

13.
孟钟捷 《青年论坛》2003,3(1):16-17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 ,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元问题的一次成功探索。本文从该理论的历史继承性、历史批判性与历史创造性出发 ,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4.
庄敏 《岭南学刊》2002,(1):16-19
人民主体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支点 ,也是邓小平历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认真研究这一思想 ,对于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的主体从历史本体论的角度 ,社会存在就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存在 ,主要指物质生产方式的存在 ,而决定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正是物质生产方式 ,特别是生产力。这里需要论证的是邓小平在什么意义上把人民群众看作是社会存在的主体 ,而这种主体的作用又是怎样表现的。把人民群众看作是社会存在的主体 ,按邓小平的思想 ,是由以下两个基本方面来体现的。第一 ,人民群众是解放生产力的主…  相似文献   

15.
有什么样的社会主义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邓小平的特色社会主义观是在对社会主义实践进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社会主义观创新了认识社会主义的视野和方法,指导中国走出了一条特色社会主义之路,而且赋予了科学社会主义观以崭新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观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是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第三次重大理论创新的杰出代表.他重新恢复并完整系统地提出党在新时期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哲学基础;他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命题,开辟了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的新的历史时代;他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课题,把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起来,奠定了新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从中国和世界局势的实际出发,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对人权问题的若干关系,即人权的普遍形式与特殊内容的关系、人权建设与法制建设的关系、发展人权与发展生产力的关系、维护人权与捍卫国权的关系给予了睿智的阐述,阐明了我们党在人权问题上的根本立场和观点。  相似文献   

18.
萧玉娜 《岭南学刊》2005,2(1):22-25
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以适度分权的制度创新,改革高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是邓小平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思想的重要内容。新问题和新实践推动全党对邓小平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思想认识上的新觉醒和实践上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管用"的理论价值观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的理论价值观一脉相承。邓小平"管用"的理论价值观的实践特色: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使党的思想路线获得了完整的科学理论形态;强调全党要解放思想;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实践判断标准;严格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办事。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用"问题的几点思考:走群众路线,勇于自我批评;坚持实践的检验作用;反对任何教条主义;谨防实用主义的误区。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对宗教问题思考的理论出发点是国家意识形态,操作层面是以国家现代化建设为指归而建构的统一战线理念,一切围绕国家及国家利益展开。邓小平对我国宗教存在的客观现实性在做出科学正确判断后,以爱国这一中华民族的共同点为基础,实事求是地提出了可操作性强的宗教政策:首先,对于宗教,不能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其次,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第三,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第四,独立自主的自办教会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