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民主文化转型可以理解为从一种民主文化类型向另一种民主文化类型的转变过程。社会主体形态转型一方面对民主文化转型构成基本规定,并从总的趋势上作用于民主文化转型,另一方面又对民主文化转型形成一定的消极影响。中国社会主体形态转型有着自身的特征,相应地,中国民主文化转型就有着自身的表现。当前,促进中国民主文化转型,有待于克服中国社会主体形态转型对民主文化转型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民主文化指人们的民主取向、民主行为和民主效能的总和.社会交换形态转型对民主文化转型构成基本规定,并从总的趋势上作用于民主文化转型.中国社会交换形态转型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中国民主文化转型有赖于社会交换形态转型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先进文化代表了社会成员最根本利益,反映时代发展潮流,对整个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当前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以先进文化建设促进民营企业素质提高,以文化力提升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温州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蒙一丁 《长白学刊》2010,(3):137-140
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看,传统社会形态的现代转型,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互动、配合与促进。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文化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也已经和还在继续发生着伟大的历史性变迁,从而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杨征 《公安学刊》2000,(2):10-13
影响一个人社会化进程的因素主要有先天的生理条件、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等。对青少年的发展来说 ,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作用来得更多、更快、更直接、更重要。研究社会文化环境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着重从社会文化转型与青少年社会化的矛盾、亚文化环境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飞速发展,社区成员的互动模式逐步由“熟人社会”转型为“陌生人社会”。在自治、德治和法治有机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中的人情和面子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探究新时代社区文化建设路径,需按照“一核多元”的思路,重构新时代人情和面子的文化内涵和运行机理,着力营造和谐社区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7.
李学涛  董西明  李大庆 《前沿》2009,(8):152-154
我国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蕴含着我国传统养老文化的精髓。伴随着文化转型,养老模式必定发生变革。针对我国传统养老文化指导的家庭养老运行模式已经面临的诸多问题。我们主张以家庭、社区、社会为核心构建混合型社会养老模式,并提出了完善社会养老新模式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杨茜 《求索》2013,(6):255-257
中国当代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积极进行公民文化建设.是中国向民主社会、法治国家转型的必经之路。用民族文化核心价值体系来培育共享信仰.强化社会文化认同和国家政治认同,凝聚民众的爱国意志.这些都为中国的公民文化、公民社会建设提供了切实的经验参照系。  相似文献   

9.
制度变迁:文化转型的内在动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的中国社会充分展现了一幅巨大变迁的历史画卷 ,其变迁的核心内容是中国社会的文化转型。本文通过揭示“制度”与“文化”的基本内涵 ,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梳理了近代以来中国文化转型的基本面貌 ,并分析了中国文化转型的内在动因。制度变迁是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的内在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传媒的文化转型及其社会影响,并对如何净化传媒文化转型的发展环境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1.
社会新阶层的出现和形成,导致了中国当代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文化转型,并影响着现代文化格局的形成.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市民社会"的理论模式,分析社会新阶层形成的文化影响机制,研讨社会新阶层的特点及对21世纪中国先进文化现代性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人民政坛》2010,(8):38-38
廖中武在《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上载文《改革开放后我国政治文化的转型及其原因分析》认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经历着一场社会结构的转型,这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是深刻和深远的,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转型期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3.
浅论我国的文化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学者对当前我国文化已经转型和没有转型的辩论一直激战不休,不能定论.到底当前我国文化是转型了还是没有转型?本文从经济政治基础有了实质性的变化、社会生活中有新质文化要素的出现、新型文化得到国家政权的认可和支持、大众文化的转变四个方面评判得出的结论是当前我国的文化正处在转型时期.  相似文献   

14.
西方文化在我国经济转型社会中的存在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化社会学有关文化存在状态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西方文化在我国经济转型社会存在的诸多变化状态进行了描述性的分析和研究,揭示了西方文化对我国经济转型社会影响的状况、特点及原因。  相似文献   

15.
所有的改变都会因其映射于人心之中而引起更大范围的社会与文化转型,而社会与文化转型又将进一步影响人心之变的取向,带来一种整体性的社会与文化姿态的扭转。我们需要在世界性的意义上去理解这种改变——这种改变不局限于某一国或某一地域的范围之内,而是全球范围内的国与国、地域与地域,以及人群与人群之间的联动性大转型。在这一大转型之中,我们要重新理解自我和他者的关系,重新看待中心和边缘的结构性依赖,从一种动而非静的角度去审视并寻求中国在世界之中的位置,从而真正开拓出贡献世界新秩序发展、体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道路模式。  相似文献   

16.
社会认同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这不仅在于维系团结和秩序,更在于为人提供终极的价值和意义关怀。转型期的社会矛盾根源之一是由文化价值观的混乱导致的社会与文化认同的危机。杭州在探索治理创新中致力于文化价值观建设,形成了治理创新与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治理创新与文化发展推动了社会和谐,其根本机理在于回应了转型时代的文化价值观重建诉求,培育了新型价值观基础和文化认同根基,从而使社会朝着有机团结的方向迈进。  相似文献   

17.
袁聚录 《前沿》2009,(8):187-190
民主文化指人们的民主取向、民主行为和民主效能的总和。全球化对民主文化转型构成基本规定,并从总的趋势上作用于民主文化转型。全球化给中国民主文化转型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中国民主文化转型有赖于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应对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江湖社会腐蚀社会风气的淳厚,妨碍生产与生活的正常秩序,危害社会的安宁。江湖文化是一种同社会主流文化相悖的非主流文化。江湖社会和文化对社会稳定的影响是一种负面影响,激活犯罪行为,破坏社会稳定。净化江湖文化,清除江湖社会种种罪恶,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9.
作为当代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中国军事文化,既有文化的整体性,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当代中国军事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精髓,社会文化又是当代中国军事文化生长和发育的土壤,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中国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精神文明导刊》2011,(3):14-15
作为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深邃的人文内涵,是炎黄子孙共有的精神财富。然而,随着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快速转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再强烈:曾历经千年而不衰的文化积淀逐步流失,仪式感日渐淡化,节日正演变为简单的假日,或是商家吸金的噱头。在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次消逝的今天,如何善待每一个节日,让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中焕发生机,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