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各种国际机构、地区组织和地方政府正在逐步取代国家成为国际社会的基本行为主体和构成单位的大趋势下,现阶段东亚地区也正面临从中央集权向地方分权的重大调整。或许更适合冷战时期世界经济受政治势力影响甚至分割的情景的东亚中央政府主导经济的模式已经日趋僵化;东亚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所获得的发展,降低了依靠中央政府调动一切资源以发展经济的必要性;民间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外国跨国公司的进入,强化了地方政府的地位。实行地方分权,在东亚有利于国内和地区内的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矫正在东亚现代化模式中存在的诸如地区经济差别增大等偏差,有利于缩小社会与民众对政府的需求与政府满足这些需求的能力之间不断增长的差距。  相似文献   

2.
国家与社会关系分离程度较低,国家的相对自主程度在某种程度上超越社会的限度或制约,统治也就成为政府管理的基本实现形式。政府的失效与市场的失败出现,治理理论应运而生。从取向而言,政府治理所依赖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体现在:国家存在于社会;国家受制于社会;国家统一于社会。政府管理方式由统治方式向治理方式转变必须以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变化为基础:从两者合一到两者分离的转变;从两者的分离到两者的合作。  相似文献   

3.
基于国家组织活动含义的公共行政已历经几千年的发展 ,其核心理念一度从统治转变为管理 ,最近三十年 ,又有从管理转变为治理的趋势。本文试对公共行政核心理念的变迁进行梳理 ,找出其变迁的动因 ,刻画三种核心理念指导下的公共行政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行政论坛》2015,(4):22-26
环境管理体制改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对我国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主要是针对体制中表现出的各种问题,但很多问题的本质和一些尚未表现出的问题则是因一种"时间存续"的联系所引起的。也就是说,分析我国当前环境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必须以我国相关体制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为基点。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分析,当前环境管理体制改革应以集权管理为基本原则、以分权管理为具体手段,使环境管理部门从立法、财政、行政上增加权威性,从纵向与横向的行政职能划分与调整上完善自主性,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与地方权限调整的基本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央与地方管理权限的划分将呈现出如下基本趋势:一、由东重西轻的梯度分权向地方均权过渡;二、纵向分权与横向分权有机结合;三、经济权力下放与政治权力下放协调统一;四、加强对下放到地方的权力的监督和制约  相似文献   

6.
张岩 《学理论》2011,(20):59-60
法国的教育行政管理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发展历程,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体制。高度的中央集权制,教育事业是国家的事业,因而国家应直接干预教育,这构成了法国教育行政的指导原则。这种集权型教育行政体制的形成与确立,是宗教势力与资产阶级斗争的产物,是法国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综合影响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春秋战国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由领主制向地主制过渡的时期,新旧阶级之间,各阶层之间的斗争复杂而又激烈。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法家以其独特的视角针对社会变革中的各种问题,提出自己鲜明的见解,涌现出了一批代表人物,其中商鞅作为先秦法家晚期的代表,其思想和主张对秦朝政治统治产生了其他派别的思想家无法企及的巨大作用,一直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彰显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显露着不足。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从1997年至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试点的启动阶段、试点的规范化阶段、全面推广阶段。笔者从制度自身的规范化、管理对象的特殊性、政府职能部门合作、监督管理、行业规范等五个方面分析了该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从古希腊雅典的城邦民主实践到近代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奠定现代主流民主观的基础,但卡尔·波普尔作为犹太人的特殊经历和作为科学哲学家的批判理性的思维方式使他敏锐地发现这一民主观隐含的问题和陷阱。波普尔从民主的统治权观念在理论与道德上的困境、实践上的恶果和逻辑上的悖论等方面展开对民主统治权理论的反思和批判,并在重新审视政治学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民主的控制权理论,波普尔从批判理性主义和证伪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政府行为的经验事实、大众判断原则和消极权力原则等方面系统论证民主控制理论的合理性与实践可行性。波普尔对民主的研究突破道德与政治意识形态、主权性质与人格特征等表层,而深入到治权与制度结构的内部,从而超越民主统治权理论,并将民主推向控制权理论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以全球化与行政改革、西方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治道变革为背景,在分析全球化对中国传统行政权力的挑战的基础 上,提出并分析了集中和分化是中国行政改革的现实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西方国家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几种模式及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如何妥善地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要课题。西方国家的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联系十分广泛和密切的基础上,同时又以垄断资本和福利国家经济为其深刻的经济基础。西方国家中央与地方关系有联邦分权模式、单一集权模式、单一分权模式三种典型形式。每种模式都是其社会历史、民族精神、文化传统及其社会政治经济综合作用的产物,都有各自的特点。对此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我国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在当代发达工业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此,法兰克福学派作出了自己的判断:科学技术进步导致人遭受奴役、科学技术发展麻痹了批判意识从而遏制了社会发生质变、科学技术异化为政治统治的工具。法兰克福学派以科学技术为基点透视和分析当代发达工业社会有其合理的因素,其目的在于确立人本主义的合法地位,但在客观上却起到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由于当代中国政府管理身处于全球化与政府治理的改革与转型等世界性潮流或趋势之中,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问题更加复杂,仅仅从统治模式来理解政府执行力是不足的,因而研究视角需要拓展。从统治与治理的比较视角看问题,则可能深化对政府执行力的瑚解和寻找执行力建设更多途径。  相似文献   

14.
王宁 《理论探索》2005,(3):79-81
国库集中支付与会计集中核算在制度设计上“同”大于“异”,在实践效果上又具有天然的互补性。两者相互融合的可行性很高,且有充分的必要性。在并不改变核算单位的资金性质、资金使用权和财务管理权以及财务机构的前提下推进二者的自然融合,可以降低改革的成本,提高财政控制力,并对促进财经监督和预算外资金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行政执法领域普遍存在的多头执法、多层执法、重复执法、权责脱节等问题和执法违法现象,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在《行政处罚法》的授权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各地首先在城市管理领域展开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这一做法对原有的分散执法体制形成了冲击,并导致了以综合为基本特征的新型执法体制的出现。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及由此而产生的综合执法,对我国行政执法体制乃至整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中国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该文以城市管理为例,展示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缘起、制度形态、积极效应与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6.
国库集中支付的内涵及在现实工作中的意义.本文对国库集中支付体系做初步的探究,分析了取得的成效,提出了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国税总局32字方针的大背景下,宁夏国家税务局立足本区实际,探索税务数据省级集中下信息化建设。税收信息大集中是走向信息化发展成熟阶段的开始,也是走向税收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大集中”贯穿着业务再造、机构重组和信息化建设三大主题。“大集中”并不是税收信息化的完结,而是税收信息化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环节,是新一轮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序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按照民主集中制真实的要求来开展党内民主,并在通过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必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由此可见,只有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党内民主才能得到保证。要充分有效地发展党内民主,就应科学地认识民主集中制,尤其是正确认识和把握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9.
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成就的促成因素时,不可忽略经济社会管理领域中事权的纵向分权。现有文献在对中国纵向分权之于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评价上存在对立,对立双方论者的方法论却是一致的:基于蒂布特模型的联邦主义。蒂布特模型构建了一个地方政府充分竞争并导致最优的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机制,本质上是美国式纵向分权的联邦主义的理论表达。蒂布特模型以事务性质进行纵向分权,它不符合中国以重要性程度作为基本依据的纵向分权,后者的原则表述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中国纵向分权的成功,从实践层面来看,是因为它能够有效地应对动态、非常态以及跨区域事务治理的挑战。而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它符合人类事务多级所有这一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多级所有应当成为我们理解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性理论。  相似文献   

20.
在袁世凯统治时期,熊希龄曾入主内阁,在地方制度上提出采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实行中央集权的施政纲领,对袁世凯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17年至1926年,他改变立场,极力主张联邦制,20年代还汲汲于实际活动.熊希龄思想的变化具有复杂的背景和深刻的根源,典型地反映了立宪党人的政治见解和政治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