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灯下读史,两则故事,耐人寻味,发人深思。明朝刘月卿的《贤奕编》中言:猩猩好酒,猎人便以美酒为诱饵捕捉之。猩猩们再见到酒,便大骂猎人不仁,但终究抵挡不住酒香的诱惑,见到酒便按捺不住,边喝边骂猎人,终于忘记了警惕、防范,喝得酩酊大醉,被猎人一个个捆起来,“无一得免焉,其后来亦然”。动物界的“天才”猩猩分明是“眼里识得破,肚里忍不过”。猩猩毕竟是兽类,那么人呢?《醒世恒言》载,官吏薛某于昏昏梦中化为鲤鱼,跃入湖中,恰遇渔夫垂钓,明知饵在钩上,吞之必出大祸,但犹豫再三,终于耐不住饵香扑鼻,张口咬钩被钓,…  相似文献   

2.
沈栖 《前线》2020,(4):42-42
闲书不闲。近读明朝刘元卿的《贤奕编》,有一则寓言耐人寻味。其中如是说:猩猩好酒,猎人便在山下路边摆上美酒,以为诱饵。下山的猩猩们见酒,起先是骂猎人不仁,但终究抵挡不住美酒的诱惑,先是小杯,后又端大碗,越喝越馋,最后忘记了警惕和防范,一个个喝得酩酊大醉,猎人便将其捆缚,“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  相似文献   

3.
战胜诱惑     
《唐文粹·猩猩铭·序》中有则这样的寓言,一群猩猩特别嗜好喝酒,喜欢穿木履学走人路。猎人掌握了猩猩这个习性,就在树林里摆上米酒和木屐,“恭候”猩猩。猩猩始见,大骂曰:“诱我也”。思之再三,相谓曰“盍少尝之?慎毋多饮矣!”可一试其味,面对米酒和木履的诱惑谁都欲罢不能,喝得酩酊大醉。其结果是“相蹈籍而就絷,无一得免焉”。我们常哀叹猩猩战胜不了诱惑而自投罗网。其实,人生在世何尝不也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功名利禄,金钱美女,“小可一粟一毫,大可金银珠宝”。一般来说,人都能看得清诱惑,但也有吗?纵观古今,在诱…  相似文献   

4.
清廉本色     
《奋斗》2019,(19)
正明代文学家刘元卿在《贤奕编·警喻》中讲了这样一则寓言,"猩猩,兽之好酒者也。"猎人设下陷阱,猩猩聪慧,一看就知道是引诱自己的,但最后还是"大爵而忘其醉",被活捉了,"贪为之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尚廉治贪始终是国家的追求和百姓的企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  相似文献   

5.
态度效应     
正心理学家和动物学家曾在一间墙壁上镶嵌着许多镜子的房子里,用两只猩猩做了一个有趣的对比实验。首先,他们将一只性情温顺的猩猩放在了这个房子里。猩猩在房子里高兴地看到,镜子里面有许多"同伴",对自己的到来都报以友善的态度。于是,它很快地  相似文献   

6.
傻瓜     
某人去动物园看猩猩,首先向猩猩敬礼,猩猩便模仿其敬礼,某人又向猩猩作揖,猩猩便也模仿其作揖。某人大喜,又向猩猩扒眼皮,不料猩猩并未模  相似文献   

7.
说酒文化     
节到了,饮酒之风又将兴盛起来。节日饮酒,多为家人、亲朋相聚,推盏换杯,觥筹交错,开怀畅饮,酣畅淋漓。酒过三巡,个个耳热面赤,知心的话儿溢于言表,灼人的亲情尽在杯中。这也许是我们的民族离不开酒的缘由。酒加入人类生活行列已有近万年的历史。酒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渗透到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丰富的酒文化。纵观我国六千年的酒历史,酒波微兴,胜过狂涛巨澜。国兴则酒畅,时盛则酒醇;国败则酒滞,国衰则酒敝,酒里荡漾着家与国之兴替,杯中流转着时运之代嬗,可见酒文化里浓缩着中华民族浩繁的兴衰历史。殷商后期,政治…  相似文献   

8.
《学习导报》2011,(23):45-45
酒,天地间之尤物,上至宫廷,下至市井,高贵者,卑贱者,都爱之。中国也成为举世公认的酒故乡,酒自诞生的那天起,就以其独特的方式浸润着整个社会,从最初的对天地鬼神、祖宗社稷的祭祀,到如今的政治、经济、文学艺术、日常生活无不活跃着酒的影子。酒的历史,与文字一样源远流长,甚至于更久远。  相似文献   

9.
海明 《当代工人》2011,(16):8-9
油里掺酒 政府的公款吃喝、公车消费和公费出国,到底花了公民多少纳税钱,大数字倒是有,据说是9000多万,但具体花费细目,别说是普通人,连相关部门都说不清。政府花钱并懵懂着,公民被花了钱,也懵懂着。  相似文献   

10.
《当代党员》2009,(6):15-15
“经济的旺区,文化的沙漠。”这是10年前,人们对深圳的评价。 那时的深圳,到处充斥着脚手架,劣质录音机里反复播放着《九月九的酒》,夜幕降临,满大街都是喝多了酒四处游荡的单身汉。那时到深圳,不做生意讲文化,是件十分可笑的事……  相似文献   

11.
胡耀邦同志一生很少写诗。而在其留世的屈指可数的诗词里,有一着破口“骂娘”的“粗口诗”,意味深长。 据耀邦同志的长子胡德平回忆:1988年8月,胡耀邦在烟台休息期间,根据李白的咏酒名篇《月下独酌》(其二),即兴作了一酋《饮酒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相似文献   

12.
拒绝诱惑     
<唐国史补>中有一则寓言:一群猩猩特别嗜好饮酒,喜爱穿木屐模仿人走路.猎人掌握了猩猩这一习性,便在林间放置了美酒和木屐.猩猩见了,骂道:"诱我也."先是不予理睬,继而谨慎试探,最后还是抵御不住诱惑,穿上了木屐,喝得酩酊大醉,成了猎人的俘虏.  相似文献   

13.
坐的特权     
梁发芾 《廉政瞭望》2010,(13):68-68
鲁迅在《孔乙己》中说,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买一碗酒,靠柜外站着,热热地喝了休息;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着喝。穿着长衫,自认为属于有权利坐下喝酒阶层的读书人孔乙己,却也只有和做工的一样,站着喝。这正是孔乙己没落的尴尬之处。  相似文献   

14.
张玲玉 《当代贵州》2011,(24):28-29
正如每一种有品有味的酒,总会有一段生动美妙的故事,匀酒也不例外。在1978年的《新观察》第四期上,刊登着这样一篇文章:《匀酒:天下第一酒——著名学者、作家吴世茫品匀酒》。吴世茫在文中这样写到:  相似文献   

15.
1999年,沉寂多时的匀酒出人意料地迅速崛起,它以全新的包装,醇美的口味、强劲一的营销,重塑“贵州名酒”形象(匀酒早在1963年即获“贵州名酒”称号)。如今,在都匀市,人们宴请宾客、朋友聚会,无不摆上装璜高雅、品质优良的系列匀酒。匀城人说:“匀酒是黔南人民的骄傲。喝着匀酒,我们又找回了当年的那份情感!”去年间月,省政府授予35”、43”改玖匀酒“贵州省名牌产品”称号。在我省品牌云集的白酒行业,获此殊荣者屈指可数。在新年伊始召开的都匀市全委扩大会议上,关注匀酒振兴、支持都匀酒厂发展,成了会议的热门话题之一。一…  相似文献   

16.
力果 《党建文汇》2002,(2):19-19
俄罗斯的当家酒是大名鼎鼎的伏特加。在俄罗斯人口中,中国酒除了二锅头还能凑合,别的酒他们都嫌不过瘾。由于烈酒的酒精度高,酒精中毒是常事,因此在俄罗斯,隔三差五就有关于酒鬼闹事的报道。在一篇酒鬼独白的小说里,主人公对酒进行了声泪俱下的控诉,诅咒酒是天下最害人的东西,这回他是下了死决心,非得把酒戒掉不可.而且已经初见成效了。可是在酒鬼“同志”的撺掇和激励下,  相似文献   

17.
邢世嘉 《学习导报》2012,(18):59-59
欧洲人对酒的讲究如同中国人对美食的讲究,绝不可大而化之。威士忌、白兰地、伏特加、金酒、娇酒,都各有各的喝法,从不马虎。比如威土忌,由于酿造过程是将麦芽用火烘烤,继而发酵而成,在口感上的特点是浓烈的烟熏味和强烈的酒精味,喝多了容易上火。所以我们会看到欧洲人在饮用这种酒时,都要在酒杯里加冰块,一边晃动一边喝。晃荡是为了促使冰块的溶解,晃荡也是为了荡出一种情趣:冰块在悠悠晃动中撞击杯壁会发出非常美妙的声响,如果在同一个酒吧人人都享用威士忌的话,你就会感受到整个空间都回响着威士忌的交Ⅱ向乐。  相似文献   

18.
彝族三道酒     
《党建》2003,(3)
彝族对人诚恳,待客热情,每有客至,必以酒待客,“三道酒”是彝族接待贵客的礼节。第一道酒为栏门酒,即在门口迎接客人,彝家人吹响长号、唢呐,弹起月琴,载歌载舞,欢唱“迎客调”,客人一下马,就由盛装的彝家姑娘捧上一杯美酒,如果酒杯内放有木叶,则表明要客人当场回唱一首酒歌。第二道酒为祝福酒,即在酒宴上向远方尊贵的客人敬上双杯美酒,同时还要献上祝酒歌。酒歌有现成的曲调,声调热烈高亢,唱词内容有传统词,也有即兴发挥的创作,根据客人的身份唱一些祝赞、吉利的话语。敬酒唱一些祝赞、吉利的话语。敬酒歌可一人独唱,也…  相似文献   

19.
话说"诱惑"     
有则寓言:一群猩猩嗜好饮酒,喜欢穿木屐学人走路.猎人掌握了这一习性,便在林间置酒和木屐,诱其上钩.猩猩见之,先是不理睬,继而慎试之,最终还是挡不住那酒香和木屐的诱惑,喝得酩酊大醉,穿上木屐学人走路,结果钻入圈套,成为猎人的战利品.  相似文献   

20.
王春 《廉政瞭望》2010,(2):10-12
“接待酒”、“招商酒”“‘勾兑’酒”……在“公”的名义下,官员奔波于各类酒场而乐此不疲。“革命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一首民谣流传至今,官员酒后狂言雷行不时见诸媒体,变异的官场酒文化在腐蚀着执政党的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