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唐太宗戒奢尚俭王君唐太宗李世民自公元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继皇帝位之后,为了巩固其政权,实现自己封建统治的政治抱负,非常重视以史为镜,大力提倡戒奢尚俭。尤其是在其天下初定的时期,总是反复研究前朝的历史经验,注重总结历代王朝兴亡的原由。他曾诚恳地...  相似文献   

2.
唐太宗责母     
唐太宗责母唐太宗李世民是大唐的二代君主."贞观之治"的开创者。他生活俭朴,直言"纳谏",任用贤才,秉公守法,被称为一代明君。李世民执法守法.身先士卒,他经常检查执法情况,还让执法官员督察自己。有一次,他的外甥赵诚,深夜在酒店酗酒闹事.杀死了酒店主王二...  相似文献   

3.
渴望真诚     
渴望真诚董治顺翻读《魏征谏言译注》。不时被魏征那精辟辟独到的见解,心系社稷的真诚和忠诚,犯颜直谏的勇气所感染,所吸引。1300多年前,隋王朝灭亡后不长时间、李世民登上三位做了唐太宗。他在位23年,蒙魏征等一班忠良之臣辅佐,很快"康复"了隋末战乱的创伤...  相似文献   

4.
老六月雪 《党课》2011,(4):108-112
唐太宗、唐高宗等在位期间屡次开疆拓土,先后讨平了东、西突厥和吐谷浑等,使盛唐拥有了极为辽阔的版图。历经唐太宗“贞观之冶”、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及唐玄宗的“开元之治”后,国势大增,  相似文献   

5.
唐太宗纳谏     
唐太宗纳谏□李宝华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在封建帝王中,唐太宗应是最善于纳谏的一人”,实在是不错的。最显唐太宗纳谏实绩的,首数灭突厥一事。太宗刚继位,突厥即率大兵进犯,离长安只有四十里,太宗率兵隔渭水与之对阵,最终形成“便桥之盟”,给突厥...  相似文献   

6.
“鉴”     
“鉴”畅满增鉴者,镜也。古时以青铜为镜,故称青铜镜为"鉴"。唐太宗李世民言:"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人为鉴,可明得失;以古为资可知兴替"。"鉴"在现代汉语中引申为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如"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引以为鉴"中的"鉴"就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7.
《党建》2013,(4):43-43
语出自《新唐书》,为褚遂良向唐太宗的谏言。 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礼仪等第和爵禄品级像太子一样,生活也极为奢侈,大臣们不敢谏言。唐太宗由于对李泰的宠爱而对其行为也极为宽容,并说“当日尧制造漆器,舜雕刻其案板,谏言者不下十人,并且没有停止,此等小事又算什么呢?”褚遂良谏言说:“雕琢害力农,纂绣伤女工,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也……”。  相似文献   

8.
“战胜自我”廉洁自律的关键胡成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是要战胜自我。唯有战胜自我,才能做到廉洁自律。否则,就将成为一句空话。那么,各级领导干部如何在战胜自我问题上下功夫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一、"照镜",善于自找问题唐太宗李世民说:"夫以...  相似文献   

9.
胡昌方 《世纪风采》2014,(10):47-47
陈毅同志有诗曰:“有草名含羞,人岂能无耻?”古往今来,大凡清官廉吏,无不崇尚“知耻”之美德。在中国历代封建帝王中,崇尚“知耻”美德的,大概莫过于唐太宗李世民。据《大唐新语》载:一次,唐太宗李世民拟出游南山观光休闲,因害怕臣卿指责而作罢。事后,唐太宗羞愧地向爱卿魏征坦言:“当时实有此心,畏卿嗔,遂停耳。”唐太宗晚年,“羞耻尤甚”,深感有愧于民,所以临终前告诫太子:“我即位以来,做了许多错事: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宫室台榭屡有兴作,犬马鹰隼无远不致,行游四方,供顿烦劳,此皆吾之深过。”  相似文献   

10.
鹞鹰之死     
邓忠强 《学习月刊》2014,(11):54-54
唐代史官刘餗的《隋唐嘉话》,记载了一件有关唐太宗敬畏"人镜"魏征的趣闻,捧腹之余,颇觉意味深长。这事儿说的是,唐太宗曾经得到一只矫健的鹞鹰,模样生得俊逸非凡("绝俊异"),太宗如获至宝,爱不释手。有一次,他暗自把它架在手臂上嬉戏,兴致正酣之时,老远瞧见魏征来了,不禁一怔,赶紧把鹞鹰捂藏在怀里。  相似文献   

11.
贞观纳谏     
贞观盛世的出现,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与唐太宗的善于兼听、虚怀纳谏之风密不可分。重温唐太宗的贞观之治,论道他的兼听和纳谏,应广开渠道倾听百姓的呼声,相信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学习他知人善任,有容乃大的气度和胸怀。  相似文献   

12.
由李世民“钱、才观”想到的王定福《资治通鉴》载:有一天,唐朝治书侍御史权万纪向唐太宗李世民进谏:"宣,饶两个州有银矿,若大量开采,可得钱数百万缗"。而太宗却说:"我贵为天子,最需要的是能为我治理国家出主意的人,如其多得数百万缗的钱财,不如得一贤才。"...  相似文献   

13.
<正>九成宫,位于陕西省麟游县境内。隋文帝开皇年间修建了仁寿宫,后来唐太宗对仁寿宫进行了扩建,改名为九成宫。九成宫是唐朝皇帝的重要离宫,俗称小长安。当时九成宫哪里都很完美,唯独缺少水源,这让唐太宗“圣心怀之不忘”。后来,唐太宗一行到九成宫西寻找水源,发现一处土壤湿润,于是以龙杖疏导,竟喷涌出一股清泉。这股泉水“其清若镜,味甘如醴”,故名“醴泉”。  相似文献   

14.
唐太宗李世民一直被人们视为圣明之君。贞观六年,他让近400名死囚犯回家过年的故事传为美谈。正是这样一个人,也还是制造过冤假锚案,  相似文献   

15.
感慨于隋朝的国富民穷唐太宗参与领导了推翻隋朝的战争,目睹了富饶、强盛的隋王朝覆亡的整个过程。这个王朝迅速强大,又急遽衰落、顷刻崩溃,使世人为之惊愕,也使唐太宗受到剧烈震动。  相似文献   

16.
《史记》云:“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察言观色、随声附和,谓之“诺诺”;开诚布公、直言敢谏,称其“谔谔”。举凡贤明之士,无不厌弃“诺诺”而称颂“谔谔”。唐朝大臣魏征以直言敢谏而深受唐太宗李世民喜爱。一次,唐太宗玩兴大发,要到东都附近狩猎。魏征对他进谏道:“今年秋粮丰产,农民正忙于收获,要他们为皇上打猎整治道路桥梁,实在有碍农事。”唐太宗听了,不但没有发怒,而且立即取消了打猎,并对魏征大加赞赏。  相似文献   

17.
羞杀贪官     
在唐太宗时代,有长孙顺德者,人家来求他办事,他收了别人的贿赂绢绸数十匹。这事被唐太宗知道了,要求五品以上文武官员到金銮殿里“开大会”。太宗没讲别的,只是“通报”长孙顺德的受贿情况。末了,唐太宗问:“长孙顺德受贿数十匹,这说明了什么?”下面诚惶诚恐,不敢出声,唐太宗于是便提高好几个分贝,大声说: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古代社会帝制时代的政治清平的经典时代.唐太宗李世民以及以他的年号冠名的“贞观(公元627—649年)之治”名留青史,受到广泛称颂。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建立于公元七世纪的唐朝,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朝代。尤其是唐太宗在位时期,被史学家赞誉为“贞观之治”,疆域辽阔,经济繁荣,武功文治超迈前古,文物昌盛举世瞩目。贞观之治的辉煌业绩,与唐太宗的重民思想密不可分。唐太宗不愧为中华民族史上杰...  相似文献   

20.
胡昌方 《世纪风采》2008,(12):43-43
在中国历代封建帝王中,最有“羞耻”意识的莫过于唐太宗李世民。据《大唐新语》载:一次,唐太宗拟出游南山,因怕他人指责而作罢。事后,唐太宗非常羞愧地对魏征坦言:“当时实有此心,畏卿嗔,遂停耳。”这里的“畏卿嗔”,就是害怕你等生气和不满。当然,唐太宗“畏卿嗔”的事儿,绝非仅此一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是他留下的传世箴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